中國環境史研究芻議(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面已卓然有成,而他們關於中國環境史的著作也都值得參考,在此就不一一介紹。
    要特別一提的是,著名的環境史學家約翰.麥克尼爾(John R. McNeill)雖然沒有出席1993年的討論會,卻為論文集寫了一篇論文,由世界的角度透視中國環境史。麥克尼爾認為中國特殊之處大多數是於它的地理稟賦和國家的彈性。中國的水系做為整合廣大而豐饒的土地之設計,世界上沒有一個內陸水系可與之匹敵。藉著這個水系,自宋代以來的中國政府在大部分的時間都能控制巨大而多樣的生態地帶,整備一系列有用的自然資源。此外,中國也可能是世界上對於傳染病最有經驗的國家。中國的農業景觀是高度人為的景觀,非常依賴人口和政治的穩定,並且非常容易因疏失而破壞。在每次破壞之後,大致都可以及時修復,因而顯示出強烈的循環。此外,麥克尼爾從信仰的力量、森林的命運、水的操縱與生態的持久性等四方面,來說明中國與世界上其他社會相似之處。他認為其他地方環境史學者所採用的研究途徑可能有助於研究中國的問題。他指出八個尚待探討的問題:(1)火在生態變化上所扮演的角色,(2)水生環境的變化,(3)生物入侵對環境的影響,(4)邊疆地區的轉變,(5)戰爭和政治暴力所導致的環境變遷,(6)出口貿易對環境的影響,(7)歷史上空氣污染的情形,(8)人口與環境的關係。[9] 
    我曾在2002年11月14-16日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舉辦了一次環境史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發表的文有21篇,其中6篇關於中國大陸,15篇關於臺灣。這21篇論文分屬於九個主題:(1)水文環境的變化,(2)工業發展與環境,(3)環境變遷之回顧,(4)圖像資料之運用,(5)土地利用與環境變遷,(6)族群與環境,(7)疾病與環境,(8)災害與重建,(9)生態研究與政策。論文發表人和評論文來自不同的領域,包括歷史學、地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地球科學、大氣科學、地質學、公共衛生、及環境政策。如同1993年的討論會那樣,出席這次研討會的人相當投入於不同領域間的對話。與第一次研討會不同的是,出席第二次研討會的人不只限於論文撰稿人和評論人,而是開放給來自各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而他們也相當踴躍地參與討論。不過,這次研討會的論文並未結集出版,而是由論文發表者自行投稿到不同的期刊。 




[1] 伊懋可,〈導論〉,收入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頁17-21。Mark Elvin, “Introduction,” in Mark Elvin and Liu Ts’ui-jung (eds.), Sediments of Time: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4-18. 
[2] Bao Maoho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China,”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10 (2004), pp. 475-499. 
[3] 鈔曉鴻,《生態環境與明清社會經濟》(合肥:黃山書社,2004),頁1-54。
[4] Mark Elvin,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An Agenda of Ideas," Asian Studies Review, 14.2 (1990), pp. 39-53.
[5] Mark Elvin,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Unsustainable Growth: China’s Environment from Archaic Times to the Present,” East Asian History, 6 (December 1993), pp. 7-46.  
[6] Mark Elvin, The Retreat of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564 pages.  
[7] Robert B. Mark, 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83 pages.   
[8] Robert B. Marks,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 A Global and Ecological Narrativ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2). 173 pages.    
[9] 約翰.麥克尼爾,〈由世界透視中國環境史〉,收入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頁39-66。J. R. McNeill, “China’s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World Perspective, “ in Mark Elvin and Liu Ts’ui-jung (eds.), Sediments of Time, pp. 31-49. 

四、尚待深入研究的課題
 
對於有興趣從事環境史研究的歷史學者,我想建議就以下課題再做更深入的研究:   
1.     人口與環境:人口是造成環境變化的重要力量之一。移民、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變化都可能導致人口的變化。人口因素與環境之間如何互動? 在理論方面可參考包雪如(Ester Boserup)的著作。[1] 近年由葛劍雄主編,復旦大學出版了《中國人口史》六卷,其中第五卷的卷末提到了研究中國人口與自然環境的關係。[2] 的確,人口變遷與環境變遷的互動還需要多做更深入研究。
2.     土地利用與環境變遷:土地利用的習慣與型態、農作制度及森林砍伐反映了一個社會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在1994年出版的《中國土地利用》一書,總結了中國地理學界在1980年代對中國土地利用的研究成果,極具參考價值。[3] 本書第二篇第三章對於土利用的歷史與動態變化做了回顧,不過,更詳細的區域與地方個案研究將可有助於瞭解環境變遷的問題。近年雷爾登-安德森(James Reardon-Anderson)研究清代在滿洲與內蒙的土地利用;趙岡研究林政、墾殖政策、圍湖造田等問題,鈔曉鴻研究漢中府及陝西南部的環境與社會變遷,趙珍研究清代西北地區的生態變遷,都值得參考。[4]     
3.     水環境的變化:用水與人類日常生活及生產活動有密切的關係。水利灌溉一
直是中國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飲水設施之修建與維護也開始有一些研究出現。[5] 人們如何投入與用水有關的建設,如水庫與水壩,以及這些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如何,都值得更深入的探討,也可以做比較研究。此外,水體(河川、湖泊、地下水)的變化,也是重要的問題。
4.     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氣候變化會影響農業生產,也會影響某些疾病的發生。關於氣候變化,中國大陸學者已做了不少研究。[6] 關於臺灣山區過去五百年的氣候變化也有人利用樹木年輪來探討。[7] 氣候研究大多不是僅憑歷史學的訓練所能為之,如何把氣候學者的發現運用到歷史研究上,則是歷史學者需要考量的,歐洲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可供參考。[8]                    
5.     工業發展與環境變遷:工業生產過程的排放物(廢氣、廢水、重金屬等)對環境造成前有未有的沖擊,工業發展也引入一些前所未知而對環境可能有害的新物質,如氟氯化碳(chlorofluorocarbons)。工業技術也不斷創新,朝向發展減少原料投入(dematerialization)及減少排放二氧化碳(decarbonization)的技術。最早工業化的英國至少已有兩本相關的著作可供參考,而且已有中國學者為文介紹。[9] 此外,麥克尼爾有關二十世紀世界環境史的研究也值得借鏡。[10] 中國大陸的環境污染已引起不少外國學者的注意,而中國工業化所引起的環境變遷,也需要就個別的工業和工業整體做更多的研究。[11]
6.     疾病與環境:透過病媒傳染的疾病(vector-borne diseases)與透過水媒傳染的疾病(water-borne diseases)對環境變化的反應非常敏感。[12] 對於過去發生在中國的疾病與環境的關係還需要做更有系統的研究,以期有助於瞭解現在的情況。此外,由於職場環境污染所引起的疾病,也需要做有系統的研究。
7.     性別、族群與環境: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係是否會因性別或族群不同而有不同? 國外已有數位學者針對性別與環境提出研究,值得參考。[13] 至於族群與環境的問題,也許考古學家的看法可供借鏡。[14]  
8.     利用資源的態度與決策:人類對於他們生活於其間的環境抱持何種態度? 他們如何做出利用資源的公共決策? 如何從歷史的視野來檢討當代的環境運動與環境政治? 段義夫曾以歐洲和中國比較研究環境態度與行為的落差。[15] 我曾就中國史上山林川澤的觀念做過初步的探討。[16] 但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相關的風俗習慣、價值、法津、政治、制度及組織。對於當代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