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三藏的家世与汉化——慕容三藏墓志铭考释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隋书》卷65有慕容三藏的传记(以下省称《隋传》或本传),他是燕人,这是传统文献记载中属于鲜卑人的明显特征。慕容原本是指具体的人,据《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引鱼豢《魏书》记载:鲜卑大人檀石槐不受汉桓帝诏令,自“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后转化为部落之名称[1]。慕容三藏的姓氏当据此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三藏的墓志铭也存留至今,且保存完好,铭题为《隋故金紫光禄大夫淮南郡太守河内公慕容府君墓志铭并序》(以下省称《墓志铭》或墓志)[2]。墓志铭文较《隋书》三藏本传多出不少。按《隋传》本传正文记561字(不包括传主题目和标点符号),而墓志铭则多至1100字(亦不含标点符号和墓志铭题头),其中有42字漫漶不清。唐人李延寿纂修的《北史》卷53也有三藏的传记(省称《北史传》),但只有233字,不及《隋传》之半。《北史》是对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和隋朝的整体记述,不能象《隋书》那样只记载一个王朝,所以具体的事件、人物详细的程度不如《隋书》,这也是自然的。由于李延寿也参加了《隋书》纪传的撰写,《北史》的史料价值也相当珍贵。现就三者(尤其是前二者)比勘校正,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论证。
 
                                     一
 
    《隋传》只说三藏是燕人,而《墓志铭》则称:“其先昌黎棘城人也。前燕文明皇帝之第四子太原王恪之七代孙也。”按前燕系鲜卑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在攻破高句丽、夫余和鲜卑宇文部之后,又进攻后赵,占领幽州、河北等地,于357年迁都邺城(今河北磁县南)。慕容暐继立,其叔父慕容恪辅政,前燕政治稳定。据《晋书》卷111《载记·慕容恪传》记云:“皝将终,谓儁曰:‘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济,汝其委之。’及儁嗣位,弥加亲任。累战有大功,封太原王,拜侍中、假节、大都督、录尚书。儁寝疾,引恪与慕容评属以后事。及暐之世,总摄朝权。”《慕容恪传》里说他是皝的第四子,这与墓志一样。可见,墓志里涉及的慕容恪事迹,于文献有征。墓志显非虚言。这些情况在《隋传》均无记载,且将昌黎棘城简略为“燕人”,隐藏了大量的信息。据文献记载和今人研究,慕容部最早活动于右北平(今河北平泉)至上谷(今河北怀来)之间,后向东北迁徙至辽西,以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为中心,此后随之力量的强盛,又南下河北与中原。墓志所说的三藏之先人(即慕容恪等)籍贯为棘城,即是他们迁居该地的证明。
    从《隋传》和墓志对三藏先人记载的情况可以看出,前者关于他的先人不再被提及而仅有“燕人”一说,原因可能限于全书的体例,特别是三藏官职与地位的考量,不能过多地涉及;而后者属于私家碑铭,其记载的内容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3]。所以墓志的撰者将三藏先祖的事情也胪列其中,铭记先祖的鲜卑贵族特征,再联系三藏所娶的夫人叱李氏和虞氏,可以看出他至少还保留鲜卑或北方民族的某些特质。不过,《隋传》的简化除有体例的考虑之外,似乎对三藏的民族成分并不注意,是否说明这个家族已经脱离了鲜卑的习性,而多已混同汉人,墓志如此记载,也至多反映其后人的情感罢了[4]。
《隋传》对三藏的先人只具体讲到了他的父亲,即慕容宗,仕任齐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据墓志可知,三藏的曾祖慕容郁,被封为北魏昌黎郡公、岐州刺史;祖慕容远,并州大中正,袭爵昌黎公,恒州刺史。慕容郁和慕容远,旧史无专传,但《北史》卷53有《慕容绍宗传》,且较详细。除郁、远之外,还提及郁之父慕容腾,云“归魏,遂居代”,说明他脱离了慕容集团而转归北魏,东迁至代地,慕容郁和慕容远因此而在北魏做官。《北史·慕容绍宗传》所记郁、远的官职不如墓志多,但没有差别。这也证实墓志记载不虚。
三藏的父亲慕容绍宗,《北史》卷53有传。绍宗承袭祖、父而任职于北魏,封索卢侯,任北魏后期权臣尔朱兆的长史[5],兆失败后转投北齐高氏。先后掌管府库、图籍诸事,任青州刺史、御史中丞、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东南道行台(为击讨侯景而设)、南道行台(为抗击西魏王思政设)等职,东魏武定六年(548),东魏派太尉高岳、慕容绍宗等与西魏王思政交战于长社,围西魏军于该城,绍宗与部下视察时所乘船被风刮向敌城,自度不免,溺水而亡,赠太尉[6]。绍宗之长子士肃,以谋反被杀,三藏是士肃之弟。但是他是第几个弟弟,以及绍宗有几个儿子,这些在旧史和墓志中都没有说明。
 
                                二
 
以下是关于三藏本人的情况。
《隋传》记载,三藏任职之初是北齐的太尉府参军事,寻迁备身都督;武平初,袭爵燕郡公。根据墓志,三藏在释褐太尉府参军事之前,就被北齐擢为孝昭帝挽郎,时年十七岁,因他于大业九年(613)卒,68岁,所以17岁那年即北齐武成帝河清元年(562)。按挽郎是指送葬队伍成员的一个部分。《通典》卷86《礼四十六·凶礼八》大唐元陵之制:“挽郎二百人,皆服白布深衣,白布介帻,助之挽两边,各一绋。挽歌二部,各六十四人,八人为列,执翣。……代哭百五十人,衣帻与挽歌同。”[7]《辞源》说挽郎是牵引灵柩唱挽歌的少年[8],从《通典》的上述记载看,挽郎、挽歌与代哭同为送葬者队伍,挽郎是灵柩两边的行走者,挽歌才是《辞源》所说的唱挽歌少年,代哭则专门问死者哭泣的。这三者各有所司,是不同的组成部分。三藏是作为孝昭帝的挽郎身份出现的。根据《宋书》卷15《礼志二》记云:“(东晋)成帝咸康七年(341),杜后崩。……有司又奏依旧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为挽郎。”可知成为挽郎的是由六品以下官员子弟所组成。三藏之父绍宗的职务除去临时设置的东南道行台和南道行台之外[9],最后的职务分别是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爵燕郡公。北齐的州刺史分为上中下九等,三等上州刺史为第三品,三等中州刺史是从三品,三等下州刺史为四品。绍宗所任徐州刺史虽然不清楚具体在哪个级别,但徐州自来就属于重镇,《隋书》卷31《地理志下》彭城郡条说:“旧置徐州,后齐置东南道行台,后周立总管府。”设置东南道行台始于北魏[10],隋沿承北周于此亦置总管府,可见其级别应该属于上上州之列[11],即三品官。又据《隋书》卷27《百官志中》北齐“尚书仆射,置二,左居右上。……为从二品”。同品中还包括散郡公,燕郡公即属此列。这样,绍宗的职衔在北齐是属于二品、三品的高官。三藏是以二品子弟的身份参加孝昭帝下葬仪式的,远比《宋书》上文记载者高,因三藏参加的是皇帝灵柩,且时代不同,可见,能够参与北齐皇帝下葬仪式者,其级别是相当高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本节开头计算的三藏年龄武成帝河清元年(562)时是17岁。可是这一年已经是武成帝即位的第二年了,孝昭帝卒于皇建二年(561)十一月。同月,孝昭帝异母弟高湛即位,改元为大宁,润十二月将孝昭帝葬于邺城。东魏定都邺城,权臣高欢盘踞太原遥控邺城,自此形成(事实上的)二都体制[12]。孝昭帝卒于晋阳,葬在邺城。三藏正是在大宁元年润十二月参加葬礼的。所以墓志说他17岁葬礼是指561年,而不是上文推测的562年。这样,三藏卒年的实际岁数是67岁。68岁是指虚岁,墓志铭的年龄都是虚岁,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习惯的。
再看下文。《隋传》说:武平初年(570)“败周师于孝水,又破陈师于寿阳,转武卫将军。又败周师于河阳,授武卫大将军。又转右卫将军,别封范阳县公,食邑千户。周师入邺也,齐后主失守东遁,委三藏等留守邺宫。齐之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犹率麾下抗拒周师。及齐平,武帝引见,恩礼甚厚,诏曰:‘三藏父子诚节著闻,宜加荣秩。’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北史传》略同)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