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唐代的“钱帛兼行”(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三 唐代行用绢帛的原因?
?
从自然属性上讲,布帛谷物充当货币均不如铜钱。这一点,古人知之甚审。《宋书·孔琳之传》载:

“〔东晋安帝元兴中,〕桓玄时议欲废钱用谷帛。琳之议曰:……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既无毁败之费,又省运置之苦;此钱所以嗣功龟贝、历代不废者也。谷帛为宝,本充衣食。今分以为货,则致损甚多;又劳毁于商贩之手,耗充于割截之用;此之为弊,著于自曩。……”《魏书·食货志》云:“〔北魏孝明帝〕熙平初,尚书令任城王澄上言:……布帛不可尺寸而裂,五谷则有负担之难。钱之为用,贯镪相属,不假斗斛之器,不劳秤尺之平;济世之宜,谓为深允。……”?

唐代的宰相张九龄也说:

“……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杪勺而均,乃为钱以通贸易。……”?〔48〕

应该说,对于这些道理,市场比他们知道得更清楚。其所以长期兼用布帛等物,而不专行铜钱,自然有其不得不然的原因。?

论者多谓:“魏晋南北朝之使用布帛谷物是由于战争、分裂割据、落后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毫无疑义,这些因素及其影响是不能否认的,但难于以之通读唐代的货币史。大家知道,唐代在安史之乱以前的百数十年间,阶级矛盾缓和,封建秩序稳定,社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战争割据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都排除了,而绢帛的行用却“比两晋南北朝,只有过之无不及”〔49〕。这是什么缘故呢?到了唐代后期,这些因素又闯进了历史,然而货币流通不惟没有回复到魏晋南北朝的状况,而绢帛却反而日益遭受铜钱的排挤。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 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尽管唐代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社会分工仍不够发展,商品种类仍很有限;在许多场合,交换仍可以直接使用绢帛作为流通手段,而不必借助于铜钱。?

现在就让我们依据当时商品交换状况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先从农村谈起。前引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说:“臣今通计:所在百姓,贫多富少。除城郭外,有见钱籴盐者十无二三,多用杂物及米谷博易。盐商利归于己,无物不取;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用此取济,两得利便。……? “臣以为乡村远处,或三家五家,山谷居住。不可令人吏将盐、家至户到。……比来,商人或自负担斗石,往与百姓博易;所冀平价之上,利得三钱两钱。……”又,韦处厚关于山南兴元一带的描述,还有下面一段话:“……兴元巡管,不用见钱。山谷贫人,随土交易。布帛既少,食物随时。市盐者或一斤麻、或一两丝、或腊或漆、或鱼或鸡。琐细丛杂,皆因所便。……”

从这两人的话里可以看到几点:(1)农民的交换,虽然也同城市小生产者的交换一样,很细碎,但却不是那么频繁。他们甚至买了食盐到收获时才“填还”。(2)买卖的机会很稀疏。农民不时遇到一二商贩进入农村,既得向他购买,同时也只能向他售卖。反过来,商贩为了回货,在向农民售卖的同时,也必须买。双方既同时同地互为买主或卖主,那么要铜钱作何用呢?假若农民向商贩卖得铜钱,不旋踵又要用那铜钱向那商贩购买,岂不是多此一举吗?从商贩这一方来看,情形也完全一样。因此,(3)“不用见钱”的意思就不难理解。在这样的场合,只需要铜钱作为价值尺度在观念上存在;实在不必把它当作流通手段,让它真正地出现。
农村中常见的还有房屋、田地、牲畜,以至人身的买卖和借贷的支付。这些经济活动多是由于卖者借者缺乏布帛菽粟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为饥寒所迫、不得不接受当地剥削者的兼并而出现的。(商贩由于流动,较少参加这种剥削。)农村剥削者(当然主要是地主)的经济也是自然性质,其所有的剥削手段也是布帛菽粟。假若农民向他卖得或借得铜钱,仍不能不用那铜钱又向他去购买。这当然也是不必要的。因此,这种买卖借贷同样可以直截了当地使用生产物。上文曾指出:《敦煌资料》(第一辑)所辑敦煌契约文书近百件,竟无一例使用铜钱,就是这个道理。兹迻录几件于此。?

1. 唐乾宁四年张全义卖宅舍契(斯3877):

“永宁坊巷东壁上舍内东房子壹口并屋木,……从乾宁四年丁巳岁正月二十九日,平康乡百姓张全义为阙少粮用,遂将上件祖父舍兼屋木出卖与洪润乡百姓令狐信通兄弟,都断作价值伍拾硕,内斛斗干货各半。……”?

2. 丙子年阿吴卖儿契(斯3877):

“赤心乡百姓王再盈妻阿吴,为缘夫主早亡,男女碎小,无人救急,济供衣食,债负深圹。今将福生儿庆德,柒岁,时丙子年正月廿五日,立契出卖与洪润乡百姓令狐信通,断作时价干湿共叁拾石。当日交相分付讫,一无玄〔悬〕欠。……”

3. 甲子年氾怀通兄弟贷生绢契(伯3565):

“甲子年三月一日立契,当巷氾怀通兄弟等,家内欠少匹白,遂于李法律面上贷白生绢壹匹,长叁丈捌尺,幅阔贰尺半寸。其绢贷后,到秋还利麦粟肆石,比至来年二月末填还本绢。……”

4.辛巳年康不子借生绢契(伯633):

“辛巳年二月十三立契,慈惠乡百姓康不子,为缘家内欠少布帛,遂于莫高乡百姓索骨子面上,借黄生丝绢壹〔匹〕。长三丈七尺五寸。……”

其他的卖契借约率类似。在这里,使用布帛谷物就足以应付交换或支付的需要了。?

但是,据前引齐抗所说“农人”“用布帛处多,用钱处少”的话看来,在农村的交换中,更多用的是绢。(按:唐人习语常“布帛”连称,而实际所指多为帛。如上录康不子借生绢契,上言布帛,下面借的却是绢,即其一例。唐代文献中,用布之例绝少见〔50〕。)唐代律令以绢计赃、平功庸的规定,自然同样适用于乡村,也可旁证这一点。具体使用的事例如《云仙杂记》卷四所载:

“开成中,物价至微。村落买鱼肉者,俗人买以胡绢半尺。……”
从这种把绢帛“裂为匹尺,以济有无”的现象看来,绢帛在农村里具有流通手段的作用是显然的。

为什么绢帛会具有流通手段的作用呢?在买卖鱼肉这种细碎交换的场合,为什么不使用比绢帛更易于分割的铜钱或谷物呢?这是因为:(1)绢帛是农村的生产物之一,便于取给应用;(2)它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当人们不用它进行交换的时候,可以直接消费它;(3)它在农村以外的市场上,有着更为发展的货币职能,人们握有了它,可以进行任何种交换。就前两点而言,它和谷物相类而和铜钱不同;就后一点而言,它和谷物不同而和铜钱相类。可以说,它兼具二者之长而无二者之短,因而人们便更多地使用它。

但应指出:上面三点中的最后一点是决定性的。因为唐代的农村,虽然自然经济仍很顽固,但比之以前,已与外界有较多的经济联系。在外界(主要是城市)的要求和影响下,绢帛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是很自然的事情。试再检《敦煌资料》(第一辑)中的借约便可看到:凡举债人不离本乡的,多是缺甚借甚;若一离本乡,如“入奏充使”、“往西州充使”、“往伊州充使”,则一律借的是绢。为什么这样呢?很明显,不惟是绢帛轻便易赍,而且是它在城市或其他乡村中具有货币职能,可以作为川资之用〔51〕。??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城市里环绕着绢帛而进行的交换。

唐代城市里的商品很不少,商业贸易很发达。从唐人对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成都……的描述看来,商品种类的繁多盖难以枚举。但是,就大宗商品而言,在茶业大盛之前,执商品界牛耳的实惟绢帛而已。最足以说明这一点的是,尽管长安市上的商品极众,但那里的最大的商人和最富有的官僚所主要追求囤积的却是绢帛。例如高宗时能够交通帝王的大贾邹凤炽,

“尝谒见高宗,请市终南山中树,估绢一匹。自云:山树虽尽,臣绢未竭。”〔52〕

又如玄宗誉之为“天下之富”的王元宝,对玄宗自夸其富豪道:

“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尽。”〔53〕

又如以聚敛著称的杨国忠,

“既居要地,中外饷遗辐凑,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