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拙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针对有的学者说郭简完全没有性善论的内涵和郭简主情、孟子排情等论而发[1],梳理郭简与《孟子》的联系与区别,重点阐发郭简中的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内容。前文虽涉及到情气、情性与心志等关系,然限于篇幅,未能充分展开。本文系前文之姊妹篇,重点讨论郭简之身心关系或“心——气——形”关系之论。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公布之后,关于战国诸子百家之身心关系的讨论,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研读过庞朴、李学勤、裘锡圭、杜维明、魏启鹏、池田知久、杨儒宾、黄俊杰诸教授的有关论著?[2],获益匪浅。在这些成果的启发下和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郭简的身心观。
关于“性——情(欲)——气——形(体、身)——心(志)——神(精)”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郭简诸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较为集中的是《性自命出》和《五行》,因此我们先解读这两篇,然后再说其他。
一看到“心术”,我们很自然联想到学术界聚讼不已的《管子》四篇中的“心术”。在那里,“心术”指“心”体认“道”的方法和途径。按《礼记·乐记》和《汉书·礼乐志》:“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心术”自是心与物、心与身交互作用的途辙、状态和方法,也是养心、用心的过程和方略。而中国思想没有心物、身心之绝对二分,因此讨论“心术”不能不涉及到心思、心志、形、气、容色、行为、习性、物事等等。现在让我们先看《性自命出》的“心术”。从目前整理的文本来看,该篇开始讲性之所从出,性、命、天、道、情、气之关系,性、习、情、礼、心、物之关系,内、外、出、入之关系等,强调好恶之情性以外在物事为投射对象,而心志为其机关,为其主导。第9—12简:“凡性,或动之,或逢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逢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3]这就是说,对于人之禀性来说,感应、激荡它的是外在物事,因应、顺从它的是欢快愉悦之事,变易、更改它的是有目的性的后天人为[4],磨砺、锤炼它的是“义”德之行;客观情势、位势是表现、展示它的舞台,习行、训练是养育、培植它的土壤,大道则是帮助、增进人之性的法宝。该篇指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这是说,人道(或心道、心术)源于喜怒哀等自然生命的情气、真实。但道必然要高于情气、情实。该篇第14、15简:“道者,群物之道。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5]“道”统领种种色色的现象、事物。“道”即天地万物万事之总相、总过程、总法则,它并不在外。“道”与人对“道”的把握和体认密切相关,也就与“心”认识、体悟“道”的方法、途径及养心、用心的方法相关。因此,“凡道,心术为主。”这就是说,“心术”对于参赞道和体悟道来说,至关重要!这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性的建立,涉及到心与身、心与物的关系。第41、42简再次重申:“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可道也。”[6]“道”有四方面的内容,如天、地、人、鬼神等(按《尊德义》指人道、马道、水道、土道),除人事之道可以言说之外,其他三道只能因势利导而已。
可见“心术”是理解道、弘大道的不二法门。对于人事之道而言,“心术”就更为重要了。《性自命出》关于“心术”的主要内容有:
一、以心志导情气
从第1、2简看,性、情、心都是“气”。在本篇中,“无定志”之“心”,属于血气的范畴,有知觉反应;而“有志”之心,带有意志力,具有“心之官则思”的性质。性、情与“喜怒哀悲之气”的关联,大体言之,性是“未发”状态,情是“已发”状态。喜怒哀悲之气涵于体内,未曾作用时是“性”;此气感物而动,表现于外则是“情”。简1、2:“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7]血气之“心”感物而动,随波逐流,依靠“习”(即后天习行、训练)才能有所定。意志之“心”则不然,有指导定向的作用:“金石之有声,□□□□□□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凡心有志也,无与不□□□□□独行,犹口之不可独言也。”[8]
这一段文字,前六字缺,论者补为:“弗击不鸣,凡人”[9]。后五字缺,李零补为:“可。人之不可”;廖名春补为“可。心之不可”[10]。 “心弗取不出”之“心”字,赵建伟认为是衍字。[11]但从上下文看,未必是衍字。这里讲的是“心取”,与前文所说的“物取”,在形式上一样,在性质上则有别。整句话是说:金石之声,不敲则不响;人虽有与身俱来的好善恶不仁之性,心不导向则实现不出来。心有意志,有指向性,对于身之活动,不可能不参与。没有心志的参与和指向,身不能行,口不能言。身能行、能言,是与心志整合的结果。“心有志也,无与不可”,是本篇关于身心关系的一种说法,凸显了意志之心对人之行、言的主导作用。当然,另一方面,离开了身形,心亦不能实现其指向。如廖名春所补,心之不可独行。
本篇第42—44简谈“用心”、“用智”、“用情”、“用身”、“用力”所应注重的方面。 “凡用心之躁者,思为甚。用智之疾者,患为甚。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用身之弁者,悦为甚。用力之尽者,利为甚。”在这里,作者其实区分了意志之心和思虑之心。前者以“用心”标举,后者以“用智”涵括。我试作译文如下:运用德性之心,最不安、最躁动的莫过于价值抉择了;使用思虑之智,最有力度的,表现在面对祸患的考量;情感的表达,莫过于听诵哀乐;身体的急变,莫过于趋向怡悦;力气的耗尽,莫过于谋取私利。“目之好色,耳之乐声,月或舀之气也,人不难为之死。”[12]“月或舀”即“郁陶”,指心初悦(或忧)而未畅的状态。[13]耳目声色的追求,人之身体内的郁陶之气,常常驱使人为之赴死(如俗语中的“人为财死”)。这一段讲的是,面对声色、利欲、悲痛、欢乐,郁陶状态的情气发用,引起人们患得患失,心智不安。心智不安是形身与心灵互动所致。心灵不安而要求其所安,因此,下一段即讲要有“柬柬之心”和“恒怡之志”,从形身和心灵两面,求其心定身安。(关于“柬柬之心”和“恒怡之志”,详下。)本篇提出“反己修身”的原则。第56—57简:“闻道反己,修身者也……修身近至仁。”[14]听闻人间道义,反求之于自己,反求之于心,以心志导情气,端正自己的形身,庶几接近于仁德。
二、以礼乐之教养性培气
《性自命出》不单单讲以心志导情气,因为作者深知情气可以迷惑心志,造成一体两面之不安,身心的躁动。因而,该篇“心术”之最重要者,是修身与修心的双彰,以此求得心定身安。这正是孔子“修己安人”之道的落实。在这里,作者首先强调的是“教”。第14—18简:“《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训之,体其义而即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15]?按,“逆训”即迎顺,“即度”即“节度”。这里强调《诗》、《书》、《礼》、《乐》四教的重要性,尤其是礼乐之教。心术之道是从哪里来的呢?来源于人文教化、文化传统。在该篇作者看来,圣人制礼作乐以调节人间秩序、伦序等级,礼乐是圣人有意为端正人们的行为举止而制定的。这就要节制人们情气的发用,使之合宜,理顺人们的情感、情绪,然后加以教化,使道德慢慢地内在化,即“生德于中”。这里的重心是以礼乐来调节情气,养性培情,修身修心。
《性自命出》发挥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公布之后,关于战国诸子百家之身心关系的讨论,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研读过庞朴、李学勤、裘锡圭、杜维明、魏启鹏、池田知久、杨儒宾、黄俊杰诸教授的有关论著?[2],获益匪浅。在这些成果的启发下和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郭简的身心观。
关于“性——情(欲)——气——形(体、身)——心(志)——神(精)”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郭简诸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较为集中的是《性自命出》和《五行》,因此我们先解读这两篇,然后再说其他。
一看到“心术”,我们很自然联想到学术界聚讼不已的《管子》四篇中的“心术”。在那里,“心术”指“心”体认“道”的方法和途径。按《礼记·乐记》和《汉书·礼乐志》:“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心术”自是心与物、心与身交互作用的途辙、状态和方法,也是养心、用心的过程和方略。而中国思想没有心物、身心之绝对二分,因此讨论“心术”不能不涉及到心思、心志、形、气、容色、行为、习性、物事等等。现在让我们先看《性自命出》的“心术”。从目前整理的文本来看,该篇开始讲性之所从出,性、命、天、道、情、气之关系,性、习、情、礼、心、物之关系,内、外、出、入之关系等,强调好恶之情性以外在物事为投射对象,而心志为其机关,为其主导。第9—12简:“凡性,或动之,或逢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逢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3]这就是说,对于人之禀性来说,感应、激荡它的是外在物事,因应、顺从它的是欢快愉悦之事,变易、更改它的是有目的性的后天人为[4],磨砺、锤炼它的是“义”德之行;客观情势、位势是表现、展示它的舞台,习行、训练是养育、培植它的土壤,大道则是帮助、增进人之性的法宝。该篇指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这是说,人道(或心道、心术)源于喜怒哀等自然生命的情气、真实。但道必然要高于情气、情实。该篇第14、15简:“道者,群物之道。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5]“道”统领种种色色的现象、事物。“道”即天地万物万事之总相、总过程、总法则,它并不在外。“道”与人对“道”的把握和体认密切相关,也就与“心”认识、体悟“道”的方法、途径及养心、用心的方法相关。因此,“凡道,心术为主。”这就是说,“心术”对于参赞道和体悟道来说,至关重要!这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性的建立,涉及到心与身、心与物的关系。第41、42简再次重申:“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可道也。”[6]“道”有四方面的内容,如天、地、人、鬼神等(按《尊德义》指人道、马道、水道、土道),除人事之道可以言说之外,其他三道只能因势利导而已。
可见“心术”是理解道、弘大道的不二法门。对于人事之道而言,“心术”就更为重要了。《性自命出》关于“心术”的主要内容有:
一、以心志导情气
从第1、2简看,性、情、心都是“气”。在本篇中,“无定志”之“心”,属于血气的范畴,有知觉反应;而“有志”之心,带有意志力,具有“心之官则思”的性质。性、情与“喜怒哀悲之气”的关联,大体言之,性是“未发”状态,情是“已发”状态。喜怒哀悲之气涵于体内,未曾作用时是“性”;此气感物而动,表现于外则是“情”。简1、2:“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7]血气之“心”感物而动,随波逐流,依靠“习”(即后天习行、训练)才能有所定。意志之“心”则不然,有指导定向的作用:“金石之有声,□□□□□□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凡心有志也,无与不□□□□□独行,犹口之不可独言也。”[8]
这一段文字,前六字缺,论者补为:“弗击不鸣,凡人”[9]。后五字缺,李零补为:“可。人之不可”;廖名春补为“可。心之不可”[10]。 “心弗取不出”之“心”字,赵建伟认为是衍字。[11]但从上下文看,未必是衍字。这里讲的是“心取”,与前文所说的“物取”,在形式上一样,在性质上则有别。整句话是说:金石之声,不敲则不响;人虽有与身俱来的好善恶不仁之性,心不导向则实现不出来。心有意志,有指向性,对于身之活动,不可能不参与。没有心志的参与和指向,身不能行,口不能言。身能行、能言,是与心志整合的结果。“心有志也,无与不可”,是本篇关于身心关系的一种说法,凸显了意志之心对人之行、言的主导作用。当然,另一方面,离开了身形,心亦不能实现其指向。如廖名春所补,心之不可独行。
本篇第42—44简谈“用心”、“用智”、“用情”、“用身”、“用力”所应注重的方面。 “凡用心之躁者,思为甚。用智之疾者,患为甚。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用身之弁者,悦为甚。用力之尽者,利为甚。”在这里,作者其实区分了意志之心和思虑之心。前者以“用心”标举,后者以“用智”涵括。我试作译文如下:运用德性之心,最不安、最躁动的莫过于价值抉择了;使用思虑之智,最有力度的,表现在面对祸患的考量;情感的表达,莫过于听诵哀乐;身体的急变,莫过于趋向怡悦;力气的耗尽,莫过于谋取私利。“目之好色,耳之乐声,月或舀之气也,人不难为之死。”[12]“月或舀”即“郁陶”,指心初悦(或忧)而未畅的状态。[13]耳目声色的追求,人之身体内的郁陶之气,常常驱使人为之赴死(如俗语中的“人为财死”)。这一段讲的是,面对声色、利欲、悲痛、欢乐,郁陶状态的情气发用,引起人们患得患失,心智不安。心智不安是形身与心灵互动所致。心灵不安而要求其所安,因此,下一段即讲要有“柬柬之心”和“恒怡之志”,从形身和心灵两面,求其心定身安。(关于“柬柬之心”和“恒怡之志”,详下。)本篇提出“反己修身”的原则。第56—57简:“闻道反己,修身者也……修身近至仁。”[14]听闻人间道义,反求之于自己,反求之于心,以心志导情气,端正自己的形身,庶几接近于仁德。
二、以礼乐之教养性培气
《性自命出》不单单讲以心志导情气,因为作者深知情气可以迷惑心志,造成一体两面之不安,身心的躁动。因而,该篇“心术”之最重要者,是修身与修心的双彰,以此求得心定身安。这正是孔子“修己安人”之道的落实。在这里,作者首先强调的是“教”。第14—18简:“《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训之,体其义而即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15]?按,“逆训”即迎顺,“即度”即“节度”。这里强调《诗》、《书》、《礼》、《乐》四教的重要性,尤其是礼乐之教。心术之道是从哪里来的呢?来源于人文教化、文化传统。在该篇作者看来,圣人制礼作乐以调节人间秩序、伦序等级,礼乐是圣人有意为端正人们的行为举止而制定的。这就要节制人们情气的发用,使之合宜,理顺人们的情感、情绪,然后加以教化,使道德慢慢地内在化,即“生德于中”。这里的重心是以礼乐来调节情气,养性培情,修身修心。
《性自命出》发挥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
上一篇:《雍正王朝》是历史正剧吗?
下一篇:风雨古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