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经济初探(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一年之中很少上大城市,大量的交流、交易活动集中在市镇上。
————————
①  道光《璜泾志稿》卷七。
②  乾隆《奉贤县志》卷二。
③  《蒲溪小志》1961年上海文管委编。
 
第二,市镇是商品的生产基地,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镇上出现。市民运动、雇佣工人的罢工运动也随之而来。很多市镇拥有各种手工业生产,并以市镇为中心,形成一个连同附近农村的手工业生产基地。王江泾,居民“多织绸,收缟紵之利”。①濮院镇,乾隆时“日出万绸”,“镇人以机为田,以梭为耒”。②由于手工业分工的发达,镇上的手工业者,按行业分布于不同的地段,如苏州唯亭镇,织夏布毛毯的集中在镇东霖雨桥附近,纺生纱的聚于蔡顾巷。市镇成了商品生产基地,势必集中着大量的手工业生产者。乌青镇有各种手工业者,苏州的檀丘市,“凡铜铁木圬乐艺诸工皆备”。③
————————
①  嘉庆《嘉兴府志》卷四。
②  民国《濮院志》卷一。
③  乾隆《震泽县志》卷四。
 
    大量资料说明,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若干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的生产关系首先在“不需要很高技艺”的行业中出现。①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既已成为附近农村工商业的中心,随着市镇工商业的发展,它成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点之一。因此,我认为,市镇应该成为我们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发生不可忽视的地区。震泽,在“明熙、宣间,邑民始渐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②乌青镇,万历时有“中人之家,贷钱开油饼坊”,开始雇佣工人。③嘉兴石门镇的记载更明确,万历时该镇已有20家大油坊,以榨油生利,全镇油工有800人,油工雇本镇人已经不够了,于是“辄募旁邑人为佣”,光绪《嘉兴府志》载“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油荳亦主要靠“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处贩油荳来此”,④靠本地原料远不能满足了。很明显,这不是与农业结合的一般性市场的榨油业了。盛泽镇施复夫妇从小商品生产者上升为拥有织机三四十张,资本数千金的作坊主,更为大家熟知。从盛泽镇每年七月十四日夜间,“佣织少年与拽花儿集于夜船,汇夹岸,放桌赌唱山歌,此唱彼和,达旦乃止”⑤的盛况看,雇佣工人不是少数了。道光《元和唯亭志》卷3记:“织作,在唯亭蔡顾巷,比户习织,工匠各有专头,计日受值,匠或无主,黎明林立以候,相呼名曰‘唤找’”。这里,工匠“计日受值”,一般都有固定的雇主,又存在劳动力的市场,工匠人身也是自由的。
————————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第62页。
    ②  乾隆《震泽县志》卷二五。
    ③  乾隆《乌青镇志》卷一二。
    ④  道光《石门县志》卷二四。康熙《嘉兴府志》卷一五,光绪《嘉兴府志》卷一四。
⑤  同治《盛湖志》卷三。
 
一些大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在镇上开设了字号,清人顾公燮于《消夏闲记摘抄》卷中中说:“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洙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这种布号,同牙行的职能是有区别的,它有自己的资本,开始使染坊、踹坊、商贾从属于自己。到清初,更有“里中(枫泾)多布局,局中所雇染匠、厨匠皆江宁人”。①布局则干脆直接经营棉花的加工业了。杭州的塘栖镇,万历时,“徽、杭大贾,视为利之渊薮,开典顿米,贸丝开车者骈臻辐辏”。②这不是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绝好例子吗!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棉织业的分工发展在一些镇上进行,染踹从棉加工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经营的行业,并从“踹坊工价钱串,请照苏州之例,每银壹两给钱捌百贰拾文”,“按布匠的长短、大小、阔狭定价”。③得知,踹匠工资用货币发放,且实行计件工资制。
市镇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能不造成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多数人破产,沦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另一方面是少数人逐渐成为社会财富的占有者,从而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市民运动在镇上兴起。在私有制下,由于残酷的剥削、激烈的竞争,迅速造成两极分化,小部分人通过各种手段,发财致富,震泽镇的“居民以农桑为业”,“近于蚕时,贫者贷钱于富户,至蚕毕每千钱偿息百钱,谓之加一钱”。④从蚕到丝,最多不过个把月,而利息率高达10%,可见高利贷剥削之重。常熟
————————
①  《枫泾小志》卷十。
②  光绪《唐栖镇志》卷一八。
③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条46。
④  道光《震泽镇志》卷二。
 
唐市,明嘉靖时,居民三四百家,拥资二十余万的有数十家。康熙时,平望镇有翁桂芳、翁芝芳、翁兰芳三兄弟,芝芳“业贾辄至数千金,桂芳、兰芳亦至数十百金”。①而大量居民维持温饱还成问题,这样,市民的阶级划分日趋明确,一遇自然灾害,广大贫民生活更苦,往往同“乡民”一起,矛头对准“富户”。苏州府周庄镇,1804年爆发了贫民向“富家”抢米的运动。吴江的庉村,崇祯十三年,因大水遭饥荒,于是“饥民所在作乱,而吾镇亦哗然,群起逼令殷户减价开粜”。②也有联合起来,反对官府贪赃枉法、不法之徒横行街道的。周庄,“镇西囤园盛姓,多财好勇,康熙壬申(1692年),谋占邻人房屋,诬陷系狱,贿通邑令,扬言将置之死地,邻母惧,遂缢死,令来镇检验,盛复夤缘贿属,令欲枉法,镇人不平,群起哗然,争掷以瓦砾,令遁去。”又有王胜者,“膂力过人,无赖棍徒也。康熙辛丑(1721年)三月二十日,奸事败露,镇人群起殴之,毙于清院庵,并焚其尸”。③唐市在“明季甲申(1644年)后,时多调卫兵船过市,必姿索诈而后去,居民苦之,一日船舶墅河,公行肆掠,里人徐昌夫素有胆略,遂故众缚解,当道遣官押遂”。④这些资料说明了市民的队伍正在壮大,已经成为一支反封建的重要力量。
————————
①  道光《平望志》卷七。
②  顺治《庉村志》。
③  光绪《周庄镇志》卷七。
④  道光《唐市小志》卷下。
 
清初苏州发生了规模巨大的踹匠罢工运动,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就是像南翔、枫泾等镇,也在清康熙年间,因字号扣克工价,爆发了“踹匠传单鼓众,停染、歇踹”的罢工运动,迫使官府不得不发布“踹匠工价平色,各字号不得扣克”的告示。①这是我们见到的镇上雇佣工人开始同“雇主”(最初的资本家)作斗争的实例。
    作为附近农村经济中心的市镇。因社会分工的加强,使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日趋专门化,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交流,提高生产水平,为封建制转向资本主义创造必须的物质力量。
    市镇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一部分人从农村排挤出来,市镇是将众多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工商业人口的有利场所,而“没有工商业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的减少,资本主义是不能设想的”。②属苏州府的严墓市,明初“居民止百余家,嘉靖间倍之”。③光福镇,明嘉靖时居民三百余户,到天启初已达千家。市镇人口的增长,一部分是外地人口的流人,而大量的是本地农业人口的移居。
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市镇的形成,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市镇数量之多,它的势力波及农村每个角落,同农民的关系十分直接,它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大。市镇同农村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市镇以农村为依托;另一方面,市镇一出现,就反过来促进农村的发展,使农村向商品化前进,成为手工业的原料基地,“震泽镇及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絀之利”。④嘉兴府海盐县“比户养蚕为急务”。⑤没有广大的市场,农业的商品化是难以达到的,无怪乎历来为全国产米重要地区的苏松等地,至清初竟要依靠四川、湖广、江西的粮米为生,可见农村的变化之大。这种变化,市镇也起了重要作用。
————————
①  光绪《嘉定县志》卷二九,《上海碑刻资料选辑》条44。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