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传统翻译;认知翻译;对比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翻译更是包涵了不同的观点,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传统翻译一直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认知语言学自问世起就影响了西方的各个学科,认知角度下的翻译观也提出了新的看法。针对那些不足之处,传统翻译在认知翻译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新的模式。
在中国,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翻译是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沟通的一种有效工具,从周朝开始,政府就已经意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并设置了译官。中国翻译史的源远流长,为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进步及百家争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历史上更是出现了几次翻译高潮,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翻译家。与此同时,西方认知语言学自诞生起就对各个学科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而西方翻译学也从认知语言学中汲取了很多养分,形成了一种新的翻译观——认知翻译观,认知翻译观也对西方翻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中国传统翻译观和认知翻译观,并对两种翻译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传统翻译观的不足之处。最后在结合西方认知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对比分析,提出了自己对翻译的一些看法。
一、中国传统三大翻译观
中国的翻译历史悠久,按时间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理论上来说又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从有翻译活动开始,人们就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种种翻译思想或理论,不仅包括翻译技巧,也包括对翻译性质、原则的认识,几乎涉及了翻译领域的方方面面。本文选取最能代表中国翻译特点的三种传统翻译观:“文质说”、“信、达、雅说”和“神化说”来介绍。
(一)文质说
“文质说”主要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理论概括。中国的翻译历史可以回溯到周朝,但真正的大规模的翻译始于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从东汉到隋唐是佛经翻译的兴盛时期,也形成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大量的实践翻译使得许多佛经翻译者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支谦,道安和玄奘。支谦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这是我国直译的最早代表。道安则更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五失本和三不易。五失本指将佛经翻译为汉语的时候,有五种情况会失去本意。三不易是指三种不易翻译的情况。道安虽然强调直译,但他翻译的佛经语言通顺、质朴,被称为直译的鼻祖。到了唐代,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翻译事业也十分兴盛,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是著名的高僧玄奘。玄奘的翻译理论是“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求真”就是要紧贴原文,忠实传达本义,“喻俗”则是要考虑目标语的表达习惯。玄奘要求译文既要忠实准确,又要通俗易懂。实际上,从玄奘开始,中国的翻译理论已经提出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代词还原法和假借法等翻译技巧,将翻译理论向前推动了一大步。玄奘不仅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翻译成了梵语,在引进国外文化的同时,也对外宣扬了我国的文化,可谓是中国古代翻译界第一人。
(二)信、达、雅说
“信、达、雅”说概括了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的特点。这个时期的翻译范围扩大了很多,除了宗教和科学,也开始涉及到文学翻译。林纾是我国第一个把西方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他强调在保留原作事实的基础上,应该投入译者的主观感情,并与原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交流。林纾的翻译作品数量多,影响也较大,但是他的翻译有时为了语言的流畅和情节的需要将原作改变,甚至大段大段地删除,损坏了原文的整体性。但林纾的创造性翻译有其自己的特点,换言之是有得有失,他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添加了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使得作品整体更符合中国读者的口味。
中国近代的翻译家主要以严复为代表,他提出的“信、达、雅”标准,对我国翻译标准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而他翻译的《天演论》更是我国“五四”时期新文学翻译的代表作。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挽救中国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要富国强民就要抓住重点,翻译西方社会的科学名著,这才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源所在。而以严复为首的翻译家们积极翻译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对我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萌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神化说
建国以来,随着中国和外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翻译涉及的种类也更加丰富,翻译实践增加了,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更加系统化,许多翻译家也开始提出自己的翻译原则,最著名的就是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翻译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选材要符合社会发展及读者的需要;其次,翻译只有忠实原著了才能忠实于读者;最后,表达要传神达意。在傅雷看来,好的译文读起来就像是作者本来就是用汉语写的一样,看不出来有翻译的痕迹,言辞、意义甚至文章的气质都与原文相同。但傅雷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不是要置形式于不顾,更不是主张不要形式,而是神依附于形,形神一体。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主要源自于对林纾的译文的评价。他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才算入了化境。”钱钟书的翻译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译文通顺,读起来不像译文,二是保留原作精髓使译文不走样、不失真。他认为翻译的功能在于贯通中西,达到不隔的状态。因此,换个角度讲,钱钟书提出的化境不是翻译的标准,而是翻译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