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统翻译观的不足之处
(一)对翻译的重视低于原作
我国的传统翻译一向都重视原作,将译文看作原著的附庸,而非译者的再创作。传统观念认为翻译是一种模仿,是缺乏创造的产品,文化价值远低于原创作品。尽管翻译是作者的再创造,有很高的文艺性,也是我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传统文化界及大部分学者并不重视翻译研究。
(二)研究对象相对狭窄,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缺少基本的翻译理论体系
从东汉开始,中国在近两千年的翻译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传统的分析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以翻译实践为本,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但纵观各个时期的翻译理论,不难看出中国的翻译理论体系仍不完善,中国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的保守决定了翻译研究系统的滞后,而中国翻译研究的中心至今仍停留在应用研究的层次上,研究对象仅限于翻译活动本身,而且研究仅集中在语言文化这个体系内,只关心译文的文学性和选词造句的问题。因此,传统的翻译带有明显的封闭性,严重制约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而且传统的翻译缺少系统的翻译理论,只是以点带面,将某些基于经验和语言分析的论断泛化,这也不利于我国翻译水平的总体提高。
(三)强调总体把握和模糊形象思维,缺少分析和科学论证
中国的翻译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主要围绕是否同原著相似的角度展开研究,以归化翻译为主,因而强调总体把握和模糊形象思维。中国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的狭窄性,也导致提出的观点都是经验式的随笔文章,缺少分析和科学论证。相比之下,西方翻译理论则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以及细腻的定性定量分析,这更有利于翻译理论的发展。
三、西方认知翻译观及其特点
认知翻译观认为:翻译活动就是认知主体在现实体验中进行多重互动的认知活动,而现实体验就是译者和原著文本及原作者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译者深刻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各种意义,然后在目标语中尽量完整地呈现出来。译者在翻译作品的时候不是孤立的在活动,要兼顾原作者,原著和读者三方面的需要。认知翻译观要求翻译者将这三个方面紧密联合在一起,充分考虑体验和认知的作用,处理好几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作者,理解原著,译好译文,从而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
认知翻译观具有多个特点,主要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和两个世界性。认知翻译观认为:由于翻译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所以具有体验性。译者对原著的翻译都来自自己直接或者间接的体验,如果没有这种体验,译者本身无法理解原著所表达的含义,就更没有办法完整而准确地在译文当中体现出来。
认知翻译活动是现实与主体(作者、读者、译者),主体与原著,主体与目标语言,译者与读者,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主体通过体验活动从现实中获得各种能力和知识,而读者和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也都是基于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不可能无限制地超越或者违背它。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范围都是自己和其他人或者圈子互动的基础,同时人们又在这中互动中学习到了新的东西,扩大了他们的能力和知识范围,从而更有助于其对翻译进行理解。
在认知翻译中存在两个世界,即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这是同其他翻译派别显著的区别。客观世界指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一切的体验皆来源于此,而认知世界则是由主体的体验和知识组合而成的主观世界。译者和原作者的认知世界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相同的地方容易译,不相同的地方就难译甚至不可译,这需要译者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不同的人由于体验不同,对同一作品理解不同,导致所翻译的版本就不同。这些不同的版本既给了我们异彩纷呈的享受,也说明了不同的人有着相同的客观世界,却拥有不同的认知世界。
四、结论
结合前面所分析的中国传统翻译观和西方认知翻译观的特点,针对中国传统翻译观的不足之处,笔者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