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谐观
和谐社会,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还应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为社会矛盾要解决,要缓和,必须依赖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一个基础条件。尽管先秦时期就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直是主流。儒释道等都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其中虽有许多唯心主义思想、神秘主义色彩,但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人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成人生最高理想则有可取之处。
首先,要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保护自然资源,不能一味地破坏、杀戮、滥用与摧残。佛教有“众生平等”“不杀生”,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第七)。中国四千年前的夏朝,就有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的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其次,要认识客观事物,尊重客观规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第七十三章》》。因此,人只能按规律行事,方可生存与发展。孔子强调“知天命”,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一章》),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柳宗元在《种树郭紊驼传》中强调“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反对“频繁干扰”自然事物成长,以至招来灾祸,涂炭生灵。
最后,要善于利用客观规律。“天人合一”虽有道家消极无为思想,但更多的学派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达到主观与客观、人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虽遂心所欲又不逾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的最高境界。
五、“为政以德”,中国传统文化的官民和谐观
官民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官民和谐不仅包括国家臣民和谐,也包括君臣和谐,君民和谐。社会要和谐,首先是君臣要和谐,其次是臣民要和谐,才能真正带来百姓之间的普遍和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第十二)就是这个道理。历代农民起义,均是官逼民反,当然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了。
如何实现官民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虽也有法治主张,但主流是德治,其理论基础就是“以民为本”。“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第九)“民为贵,社被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章》)就是主张法治的管子也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第二十三》)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公认“得民心者得天下。”孔子用“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春秋左传·哀公十一年》)来说明统治者以德处理好官民关系,实现官民和谐。
传统文化将“为政以德”看成官民和谐的决定因素。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章句上)荀子说:“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荀子·君道》)都强调了君、臣要以德起榜样、示范作用。在儒家、墨家等学派看来,尧舜禹汤文武等,就是明君化身,官民关系就十分和谐。“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六韬·盈虚》)孟子还将德的教化作用作为得民心的必备条件。“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民心章句上》)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也不是不要法治。与“法家”对立的儒家在强调德治的同时,也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第十二》,强调用“礼义”经典规范人们的行为。而统治者的“礼义”规范,不仅有德治的因素,更有比法律还高的权威,君臣万民都受它的约束,都不得违礼越,因而在实践中贯彻得更为彻底,更有稳定性和自觉.
六、“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谐观
和谐社会的实现,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不同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各种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中庸之道”是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而“中庸之道”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精髓。程颐对“中庸之道”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天下之定理。”(中庸·第一章纲领》)因此,“中庸之道”就是认识事物、处理事情要准确、恰当,不走极端,无过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