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第三十一)可见,“致中和”不是“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论语·雍也第六),而是要人们对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要心平气和,勿生好恶,不妄加干预,使其各得其所;行为处事要适中、适度,因时制宜,顺其自然,不要强求。孔子“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章》),才能成为圣人。老子也很讲究“度”,“物极必反”,因而要知足、知止、不盈、去甚、去奢、去泰。
其次,要“允执其中”。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于事物的处理,孔子提出先要“执其两端”,然后叩“其中道”,从而以适度的分寸处理各种问题,以使事物朝最好的方向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所以孔子称颂尧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论语.尧曰第二十》)所以孟子有云:“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章)“中”也不等于绝对的中间,还要注意权变。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最后,“礼之用,和为贵。”这是解决矛盾的又一种好办法,是让矛盾双方在礼的范围内相生相克,和谐存在.中庸,决不是搞折中主义,无原则、和稀泥。中庸讲“和”的前提是“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葱,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纹。”(《论语.泰伯第八》)因此特别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而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庸又不是以“礼”抹杀一切,而是在礼的范围内,行宽恕仁爱之道,强调“和为贵”,使得“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篇第十七》)“和”也决不是懦弱,缺乏勇气,不思进取,而是积极地缓和矛盾,形成有效的协调适应机制,将矛盾各方纳人一个统一体中,使其共生共长,相辅相成,不致相互冲突,争斗内耗,从而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和”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和谐思想。以上所述,仅是其冰山一角,其中虽然难免也有封建糟粕的一面,但其优秀一面,仍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丰富营养和启示借鉴,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得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