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认同。文化的认同不应仅是对本群体、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它应超越于本己文化之外,将视角扩展至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重视多样文化的理解、诠释和相互尊重,更希冀从跨文化的理解中,开阔视野,以具有豁达的胸怀及多元的问题解决方式。我们尊重不同于我们的人和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觉”。“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不同的制度让人追求其利益,都存在不同的习俗以满足其渴望,都存在不同的法律与道德信条褒奖他的美德或惩罚他的过失。研究制度、习俗和信条,或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而不理这些人赖以生存的情感和追求幸福的愿望,这在我看来,将失去我们在人的研究中可望获得的最大报偿”[16]。马林诺夫斯基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不同的制度、习俗、法律和道德信条,是不同文化反映的表征;同时也警戒我们:当我们关怀其他民族、其他文化时,不能是猎奇心态使然,要从自身的文化中解放出来,进入“他者的目光”,以“推人及己”而非“推己及人”的方式看待和研究“他文化”,这就是“文化的互为主体性”(cultural inter-subjectivity)。
人是文化的人,社会是文化的社会。如此定论,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一是,人是生活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的人,人总是文化的塑造物,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所处文化情境塑造的带有鲜明“文化印记”的结果。“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17]其二是,个体的文化认同不是纯粹的单一的由所处文化情境塑造的过程,而是不同文化交融碰撞作用下的过程。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下,个体的文化认同也不可能是种种文化的简单糅合和拼凑作用下的结果,而是基于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对全国全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新的综合性认同。其三是,个体因其能动性对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解读视角,正由于解读视角的不同,使得个体在与文化的互动中能从自己的独特角度解读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多维的文化认同。
这说明,作为文化塑造物的人类个体和群体是有差异的。文化有差异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哈贝马斯就认为民族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差异及冲突,但他认为如果从这种差异和冲突中导出文化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关系,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荒谬的。因此,在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多元文化观已经告诉我们对付这种差异的办法只能是理解、尊重、宽容、接纳和认同。当前,我们将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应承认社会差异的事实,和谐社会应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建国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追求建设一个同质的社会,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可结果并没有出现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也并非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了的社会。
文化的和谐涉及到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己文化与异己文化的关系问题。各种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整合。在这里,不存在谁是整合主体、谁整合谁的问题,一切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民族才是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本己文化、异己文化作为既存的现实文化,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客观存在形态。维护文化的和谐,就必须接受这种多元一体化的文化。
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标识。文化的和谐需对多元性的文化产生认同。“认同”是所有文化理论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向被认为是共识达成的前提,因为“认同可以共享,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一致行动起来保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同。”[18]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取得一致成为可能,和谐的社会意味着社会的各阶层、各文化群体的成员为求“和”而协调彼此之间的行为并共同分享其所产生的行为意义,“社会是基于意义的分享而组成的,这些分享的意义则构成了文化。如果我们所分享的意义之间毫不相干,那么就很难组成一个完善的社会。”[19]
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社会是文化的社会,文化是社会的文化。人应当融入文化,人应当认同文化,这才是高度和谐的文化;人也应当融入社会,社会也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虞有谦,陈刚.当代中国文化走向[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4页.
[2]李立锋.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上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56-60页.
[3]傅铿. 文化:人类的镜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45页.
[4]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438、405页.
[5]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2.99页.
[7]曾恩森.李庆本《跨文化视野》倡导文化的对话与重建[N].中国教育报.2003.7.17.八版.
[8][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9]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和文化可能作出的贡献[N].文艺报.2001.8.28.
[10]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页.
[11]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社.2002年版.407-420页。
[12]杨宜音:自我及其边界:文化价值取向角度的研究进展.国外社会科学,1998.6.24-28页.
[13]刘光宇:情感控制与文化自觉.中国社会学网/社会心理学.2004,12.
[14] Edward. T. Hal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2.7.8.
[15]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8页.
[16]布罗尼斯拉夫.马林偌夫斯基语,转引自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6页
[17]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5页.
[18]William Bloom. (1990).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3.
[19][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页.
人是文化的人,社会是文化的社会。如此定论,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一是,人是生活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的人,人总是文化的塑造物,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所处文化情境塑造的带有鲜明“文化印记”的结果。“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17]其二是,个体的文化认同不是纯粹的单一的由所处文化情境塑造的过程,而是不同文化交融碰撞作用下的过程。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下,个体的文化认同也不可能是种种文化的简单糅合和拼凑作用下的结果,而是基于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对全国全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新的综合性认同。其三是,个体因其能动性对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解读视角,正由于解读视角的不同,使得个体在与文化的互动中能从自己的独特角度解读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多维的文化认同。
这说明,作为文化塑造物的人类个体和群体是有差异的。文化有差异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哈贝马斯就认为民族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差异及冲突,但他认为如果从这种差异和冲突中导出文化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关系,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荒谬的。因此,在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多元文化观已经告诉我们对付这种差异的办法只能是理解、尊重、宽容、接纳和认同。当前,我们将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应承认社会差异的事实,和谐社会应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建国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追求建设一个同质的社会,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可结果并没有出现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也并非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了的社会。
文化的和谐涉及到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己文化与异己文化的关系问题。各种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整合。在这里,不存在谁是整合主体、谁整合谁的问题,一切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民族才是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本己文化、异己文化作为既存的现实文化,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客观存在形态。维护文化的和谐,就必须接受这种多元一体化的文化。
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标识。文化的和谐需对多元性的文化产生认同。“认同”是所有文化理论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向被认为是共识达成的前提,因为“认同可以共享,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一致行动起来保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同。”[18]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取得一致成为可能,和谐的社会意味着社会的各阶层、各文化群体的成员为求“和”而协调彼此之间的行为并共同分享其所产生的行为意义,“社会是基于意义的分享而组成的,这些分享的意义则构成了文化。如果我们所分享的意义之间毫不相干,那么就很难组成一个完善的社会。”[19]
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社会是文化的社会,文化是社会的文化。人应当融入文化,人应当认同文化,这才是高度和谐的文化;人也应当融入社会,社会也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虞有谦,陈刚.当代中国文化走向[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4页.
[2]李立锋.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上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56-60页.
[3]傅铿. 文化:人类的镜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45页.
[4]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438、405页.
[5]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2.99页.
[7]曾恩森.李庆本《跨文化视野》倡导文化的对话与重建[N].中国教育报.2003.7.17.八版.
[8][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9]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和文化可能作出的贡献[N].文艺报.2001.8.28.
[10]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页.
[11]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社.2002年版.407-420页。
[12]杨宜音:自我及其边界:文化价值取向角度的研究进展.国外社会科学,1998.6.24-28页.
[13]刘光宇:情感控制与文化自觉.中国社会学网/社会心理学.2004,12.
[14] Edward. T. Hal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2.7.8.
[15]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8页.
[16]布罗尼斯拉夫.马林偌夫斯基语,转引自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6页
[17]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5页.
[18]William Bloom. (1990).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3.
[19][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页.
上一篇:试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