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陌生化”诗学纵读——从亚里士多德到布莱希特(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什克洛夫斯基说得很明白:
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方法。”[15]
可见,文学的本质特性只能在作品本身,而不能在其它地方找到。如何才能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文学的“文学性”?形式主义者推出了“陌生化”。他们认为,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谈到,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仅仅是机械地应付它们。他认为,艺术就是要克服这种知觉的机械性。他说:
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17]
这里,“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automation)的习惯、经验和无意识而言的,它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差异和独特。而且,“陌生化”是要我们对受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过程起反作用,要很自然地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再“看到”或视而不见。要“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18]作者在创作中也应“瓦解‘常备的反应’,创造一种升华了的意识”,[19]使我们“最终设计出一种新的现实以代替我们已经继承的而且习惯了的(并非是虚构)的现实”。[20]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重新调整心理定势,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重新唤起人们感知艺术的原初性。
形式主义者极力推崇诗语的“陌生化”特性,强调诗的功能在于显现其能指与所指的并不同一,认为艺术的使命不在于毕恭毕敬地模仿自然和社会生活,而在于对之进行创造性的“加密”和“变形”。对他们来说,“只有以熟悉为背景,不熟悉的才以被理解”。[21]而且,在他们眼中,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实体,一个自我指涉物,它完全有充分的权力成为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成为诗学研究的“主人公”。这样,形式主义者以异于把艺术本质归于“现实”、“理式”或“理念”的传统诗学观,将诗语的“陌生化”提升到文学本体论的地位,从而把文艺学的发生学基础,牢牢地奠定在世俗的语言基础之上,实现了对传统文艺学自上而下方式的大转向。
语言是原初人在想要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原始冲动中产生的,它本是一种诗性的创造活动,它根植于原初人特有的诗化哲学——万物有灵论。按形式主义者的说法,原初人的语言都是非常具有诗性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所特有的“诗性的本质”渐渐地流失和消退。语言也渐渐失却了其应有的新鲜可感性,堕落成毫无诗意的符号或代码。故他们认为文艺学的任务就是要重新发掘和揭示语言身上的这种“诗性本质”,使其熠熠发光。这就需要揭开蒙在语言身上的形而上的概念阴影,将之还原成其本有的面貌,使“诗语得以复活”。在这个意义上,“陌生化”的实质,与其说是“使之陌生”,倒不如说是“使之回归”:回归到诗性的原初地位。因此,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诗语的“陌生化”,应着眼于提高作品的可感性,使人们感觉到它,而不是仅仅认知它。艺术,就是要还人们对事物的新奇感觉,“文学的特性包含在其使体验‘陌生’的那一倾向之中,因此,文艺学真正应该关注的要点是分析所以能达到如此效应的形式手法。”[22]
至此,可以看出,俄国形式主义所言的“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被人们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的独特方式”,[23]使人们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对象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感受语言的最原初的“诗性本质”。
三
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诗学理论大约20多年后,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从戏剧理论方面又一次对“陌生化”(又译为“间离法”或“间离效果”)理论进行了阐述。
一九三五年春,布莱希特在莫斯科欣赏了前来演出的中国京剧艺术,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并于次年撰写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陌生化”概念;其后,他又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从剧本构成、表演方式、人物语言等多方面对“陌生化”诗学进行了深刻论述。
在《论实验戏剧》中,布莱希特对“陌生化”进行了如下定义:
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24]
可见,“陌生化”就是通过对习以为常、众所周知的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剥离”,使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进而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看习以为常的事件和人物性格,并从中发见出新颖之美。这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极其相似。
虽然如此,但当我们把“陌生化”放到他们各自的诗学理论中加以考察的话,又会发现两者有着质的不同。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为二者所主张的文艺的社会功能不同。对俄国形式主义者来说,“陌生化”只是一个纯粹的美学概念,文学应成为独立的自足体和与世界万物相分离的自在之物,因而很少去考虑“陌生化”而产生的社会效果;而在布莱希特,“陌生化”已超越了单纯的形式与结构层面,而成为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在《街景》中,他说:
一种技巧,它所要表演的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具有令人惊异的、需要解释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单纯自然的事物的烙印。这种效果的目的是使观众能够从社会角度做出有益的批判。[25]
可见,在布莱希特那里,“陌生化”已不仅仅是一个美学范畴,更是一个哲学上的认识范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规律。他曾经把陌生化的实现过程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认识(理解)——不认识(不理解)——认识(理解)。首先,我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习见之物;其次,通过陌生化手法使我们对习见之物产生惊愕与异化感;最后,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对习见之物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见,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并不是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倡的那样“唯陌生而陌生”,而是希冀借陌生化达到对事物的更高层次、更深刻的理解与熟悉。正如布莱希特的学生维克维尔特所说:“‘陌生化’是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消除所表演的东西与观众之间的间隔。陌生化是一种可以排除任何现象的‘陌生性’的可能性……因此,陌生化是真正地令人熟悉。”[26]维克维尔特的话是很精辟,也是很中肯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仅仅存在于制造间隔,而恰恰正是力图在更高层次上消除这种间隔。制造间隔只是一个步骤,一个程序,更重要的是消除间隔,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刻的熟悉。
其次,二者所依附的理论基石也不同。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美不在于对外在事物的逼真描绘,也不在于表现了作者一定的心灵情感,而在于文学自身的“主人公”——文学性——所显现出来的诱人的艺术魅力。“陌生化”是“文学性”获得源源不绝的生命活力之所在,也是
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方法。”[15]
可见,文学的本质特性只能在作品本身,而不能在其它地方找到。如何才能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文学的“文学性”?形式主义者推出了“陌生化”。他们认为,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谈到,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仅仅是机械地应付它们。他认为,艺术就是要克服这种知觉的机械性。他说:
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17]
这里,“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automation)的习惯、经验和无意识而言的,它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差异和独特。而且,“陌生化”是要我们对受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过程起反作用,要很自然地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再“看到”或视而不见。要“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18]作者在创作中也应“瓦解‘常备的反应’,创造一种升华了的意识”,[19]使我们“最终设计出一种新的现实以代替我们已经继承的而且习惯了的(并非是虚构)的现实”。[20]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重新调整心理定势,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重新唤起人们感知艺术的原初性。
形式主义者极力推崇诗语的“陌生化”特性,强调诗的功能在于显现其能指与所指的并不同一,认为艺术的使命不在于毕恭毕敬地模仿自然和社会生活,而在于对之进行创造性的“加密”和“变形”。对他们来说,“只有以熟悉为背景,不熟悉的才以被理解”。[21]而且,在他们眼中,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实体,一个自我指涉物,它完全有充分的权力成为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成为诗学研究的“主人公”。这样,形式主义者以异于把艺术本质归于“现实”、“理式”或“理念”的传统诗学观,将诗语的“陌生化”提升到文学本体论的地位,从而把文艺学的发生学基础,牢牢地奠定在世俗的语言基础之上,实现了对传统文艺学自上而下方式的大转向。
语言是原初人在想要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原始冲动中产生的,它本是一种诗性的创造活动,它根植于原初人特有的诗化哲学——万物有灵论。按形式主义者的说法,原初人的语言都是非常具有诗性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所特有的“诗性的本质”渐渐地流失和消退。语言也渐渐失却了其应有的新鲜可感性,堕落成毫无诗意的符号或代码。故他们认为文艺学的任务就是要重新发掘和揭示语言身上的这种“诗性本质”,使其熠熠发光。这就需要揭开蒙在语言身上的形而上的概念阴影,将之还原成其本有的面貌,使“诗语得以复活”。在这个意义上,“陌生化”的实质,与其说是“使之陌生”,倒不如说是“使之回归”:回归到诗性的原初地位。因此,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诗语的“陌生化”,应着眼于提高作品的可感性,使人们感觉到它,而不是仅仅认知它。艺术,就是要还人们对事物的新奇感觉,“文学的特性包含在其使体验‘陌生’的那一倾向之中,因此,文艺学真正应该关注的要点是分析所以能达到如此效应的形式手法。”[22]
至此,可以看出,俄国形式主义所言的“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被人们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的独特方式”,[23]使人们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对象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感受语言的最原初的“诗性本质”。
三
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诗学理论大约20多年后,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从戏剧理论方面又一次对“陌生化”(又译为“间离法”或“间离效果”)理论进行了阐述。
一九三五年春,布莱希特在莫斯科欣赏了前来演出的中国京剧艺术,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并于次年撰写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陌生化”概念;其后,他又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从剧本构成、表演方式、人物语言等多方面对“陌生化”诗学进行了深刻论述。
在《论实验戏剧》中,布莱希特对“陌生化”进行了如下定义:
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24]
可见,“陌生化”就是通过对习以为常、众所周知的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剥离”,使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进而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看习以为常的事件和人物性格,并从中发见出新颖之美。这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极其相似。
虽然如此,但当我们把“陌生化”放到他们各自的诗学理论中加以考察的话,又会发现两者有着质的不同。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为二者所主张的文艺的社会功能不同。对俄国形式主义者来说,“陌生化”只是一个纯粹的美学概念,文学应成为独立的自足体和与世界万物相分离的自在之物,因而很少去考虑“陌生化”而产生的社会效果;而在布莱希特,“陌生化”已超越了单纯的形式与结构层面,而成为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在《街景》中,他说:
一种技巧,它所要表演的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具有令人惊异的、需要解释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单纯自然的事物的烙印。这种效果的目的是使观众能够从社会角度做出有益的批判。[25]
可见,在布莱希特那里,“陌生化”已不仅仅是一个美学范畴,更是一个哲学上的认识范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规律。他曾经把陌生化的实现过程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认识(理解)——不认识(不理解)——认识(理解)。首先,我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习见之物;其次,通过陌生化手法使我们对习见之物产生惊愕与异化感;最后,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对习见之物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见,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并不是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倡的那样“唯陌生而陌生”,而是希冀借陌生化达到对事物的更高层次、更深刻的理解与熟悉。正如布莱希特的学生维克维尔特所说:“‘陌生化’是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消除所表演的东西与观众之间的间隔。陌生化是一种可以排除任何现象的‘陌生性’的可能性……因此,陌生化是真正地令人熟悉。”[26]维克维尔特的话是很精辟,也是很中肯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仅仅存在于制造间隔,而恰恰正是力图在更高层次上消除这种间隔。制造间隔只是一个步骤,一个程序,更重要的是消除间隔,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刻的熟悉。
其次,二者所依附的理论基石也不同。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美不在于对外在事物的逼真描绘,也不在于表现了作者一定的心灵情感,而在于文学自身的“主人公”——文学性——所显现出来的诱人的艺术魅力。“陌生化”是“文学性”获得源源不绝的生命活力之所在,也是
下一篇:我们的“西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