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领先地位,都增加了美国人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同时在国际上也更加傲慢自大。
  一位美国学者描绘了美国人眼中的全球文化的"四张面孔"。第一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穿着西服革履的经济界巨头或新秀拿着手提电话,用英语谈生意经。第二是"教授俱乐部文化",各国知识精英以现代西方观念为本,聚首议论女权主义和环境保护的话题,大多以不吸烟戒烟为荣。第三是"麦当劳文化",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许多普通百姓特别是青年一代爱上美国快餐店,欣赏摇滚乐,在圣诞节、情人节相互寄送印着英文的纪念卡。第四是“福音派新教文化”,许多亚洲人越来越被比较轻松开放的美国新教所吸引,以上教堂、唱圣歌为时尚。毫无疑问,这四张面孔都是美国化的面孔。许多美国人确实把全球化视为"美国化"。
  另一方面,对全球化潮流和观念进行抵制批判的,在美国也大有人在,其代表者就是所谓"新孤立主义者"。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是美国贫富鸿沟继续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纺织等传统产业迅速萎缩。美国劳工组织不断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调整收益分配政策。 
  (四)对政治领导人丧失信任
美国意识形态的信条之一是限权政府,即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管得越少的政府是越好的政府。自70年代初水门事件以来,美国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大大降低。近一二十年来所揭露出来的政府官员、国会议员的营私舞弊行为,使美国老百姓对政治领导人的疏离感和反感进一步加深。克林顿的性丑闻案,把美国政治舞台搅得一度天昏地暗;而总统选举中的政治酬款,更突出显示了体制缺陷和政治过程中的不公。
  有人以为,新孤立主义无非是主张美国固守国内阵地,反对在海外扩张干涉,岂不很好?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新孤立主义是几种形式的极端民族主义的一个大杂烩。许多新孤立主义者主张一切都应是"美国优先",其实是美国白人优先,排斥新移民。他们反对对外援助,反对交纳美国拖欠的联合国会费,但却不一定反对美国增加军费。新孤立主义的另一个表现是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主张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组织,更反对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
  劳工组织在国际上的靶子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声称中国等国向美国低价倾销商品,抢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它们到国会竭力游说,反对同中国建立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去年11月西雅图爆发反对世贸组织的大规模示威,其组织者瓦拉什等被人称为左派而自称"进步派"。她在同记者谈话中,攻击中国"粗暴违反人权",用"政治犯"制造的监狱产品到美国换取高额利润,声称一些发展中国家滥用童工,剥削妇女劳动力,是用牺牲人权来提高生产力的。瓦拉什竭力呼吁美国政府重视人权外交,说这样做同时也是对美国劳工权益的保护。
  这些事情本来应当引起美国人对本身制度的反思和改革,但有人却捏造出所谓中国向克林顿进行"政治捐款",将祸水引向中国。还有人宣称美国大公司大财团用它们在中国赚来的钱收买了美国政府,让它在贸易问题上替中国政府说话。
  由此看来,冷战后美国意识形态不单单表现为反共。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美国意识形态也在分流,但又离不开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根深蒂固的宗教信念和民族主义。各种相互矛盾的社会思潮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在全球化浪潮之中向外投射。希望美国能够在外交上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着眼于国家利益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美国的历史传统和今天的社会现实,决定了美国是绝不会淡化其意识形态的,无论当政的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政治思潮的钟摆偏向的是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
  美国欲称霸世界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一,是美利坚民族是上帝选中来拯救人类的。这个在我们听起来荒谬可笑的想法,在美国人心里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在批判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调的时候,应当知道这个观念并非自今日始,而是深深植根于美国政治传统。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惟有神权高于人权。美国教派林立,竞争共存,人们可以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或任何别的宗教。宪法规定政教分离,宗教势力不能直接干预政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宗教对政治的影响潜移默化,无所不在。
  宗教保守势力在国内大造声势取得一定成功之后,又开始插手国际事务。攻击中国缺乏宗教自由,支持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西藏分裂势力,就是美国宗教保守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表现。
  "多元文化主义者"在国际事务中也不甘寂寞。他们的推理是,既然不同种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人群在美国能够和平相处,为何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民族宗教问题会引发激烈的冲突以至内战?他们于是得出结论:那些地区和国家缺乏美国式的民主和宽容,或者是由搞"种族清洗"的希特勒式人物所统治。他们既不愿考虑世界各地民族宗教纠纷的复杂历史背景(包括殖民主义统治的恶果),也不顾美国自己的种族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的事实,经常妖魔化其他国家,支持美国政府对外的"人道主义干预"和"人权外交"。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之所以在美国国内公众中得到一定支持,同西方媒体渲染科索沃发生了所谓"种族清洗"有直接关系。所以,美国政治思潮中的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虽然在国内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在国外却各有其攻击对象,许多时候还出于不同的借口而一致对外。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