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探析与存疑(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阿卜杜·瓦哈卜(公元1703-1792)。 他所创立的新教派,即沿袭伊本·太米叶和罕百里教派的传统学说,在主张上更甚于他的两位导师,在教规的制订上更多地涉及日常生活而不是宗教礼拜的细则。瓦哈卜不同于伊本·太米叶的另一点是,伊斯兰传统派的奠基人都是依靠撰写文章、编篡著作以及辩论来阐明自己的理论学说,而瓦哈卜则是利用宝剑来传播他的主张。
    瓦哈比的新教派思想在家乡遭到反对,被迫奔走他乡,在达尔伊叶,他遇到了一位支持者,部落酋长穆罕默德·本·素欧德,他接受了瓦哈比的新教派的主张,于是伊本·瓦哈卜在这一地区继续他的说教,素欧德则挥舞宝剑招募人马,瓦哈卜还将女儿许配给他,成为宗教与宝剑联姻的范例。瓦哈比教派的思想随着素欧德政权在半岛中部和南部的拓展而得以迅速的传播。瓦哈卜去世后,素欧德部落继续以武力扩张领土,攻下了麦加,1804年又攻克了麦地那,摧毁了那里受人瞻仰的坟墓。1805年,进攻叙利亚和伊拉克,将领地从巴尔米拉扩展到阿曼,成为自先知时代以来,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版图,威胁着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世界的统治。于是,奥斯曼帝国请求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出兵攻打瓦哈比国,经过七年的一系列战役,最终在1818年摧毁瓦哈比派的势力,首都达尔伊叶陷落。但是,瓦哈比派复兴和净化伊斯兰教的思想仍在继续传布,其范围超出了阿拉伯半岛地区。来自不同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他们接受了瓦哈比派强调唯一神论的宗教主张,随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将这一教派思想(又称瓦哈比主义)引入旁蔗普、印度北部、阿尔及利亚、埃及乃至东非的桑几巴尔,使瓦哈比派理论由其起源地-纳季德地区一直漫延到其它世界各国。
    瓦哈比教派的主要信条可以归纳为两点:(一)强调信仰唯一神论;(二)反对异端行为。首先瓦哈比认为伊斯兰教法中的合法与非法的依据是,安拉降示的《古兰经》,除此之外,就是先知的圣训。至于教义和教法学家们的分析,只要不只取自《古兰经》和圣训文字内容的,都不能成为论据。对于参拜先知灵墓,因袭古老的习俗,向灵墓捐钱、食物和宰牲以乞求幸福、驱避邪恶,瓦哈比认为,信徒们只能在圣先知的坟墓前进行训戒和说教,以表达敬意而不是为了诉说和祈求。为了实现这一信条,瓦哈比派所到之处,拆毁陵墓及其附属的清真寺,以至欧洲人称他们?quot;摧毁庙宇者"。不只如此,瓦哈比派在进入麦加时还摧毁了许多具纪念意义的穹顶建筑,如阿伊莎夫人穹顶、先知诞辰、艾布·伯克尔、阿里诞辰等穹顶建筑。所有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实现瓦哈比教派纯粹一神论的主张。瓦哈卜自称一神论者或一神教徒,而瓦哈比派是反对其主张的人对他及追随者的称呼,久而久之,成了人们惯用的称呼。其次,瓦哈比派反对异端行为,如生日聚会,妇女在灵车后行进,对天房帷幕的典礼以及举行有苏非派歌咏和舞蹈的纪念活动。此外,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咖啡、男子着丝缎衣服以及染须、佩带戒指也被视为异端行为。瓦哈比派还查禁那些有多神崇拜倾向内容的书籍。总之,瓦哈比派信条的核心是遵循伊斯兰正统的教法和教义,其来源为《古兰经》和圣训。瓦哈卜特别重视伊本·太米叶的思想方法,他本人是伊本·太米叶的忠实学生。 
    如果说每一种新的召唤都是伴随以武力的话,那么瓦哈比运动就属于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宗教运动。尤其是这一运动中的某些作法,在当时有悖于穆斯林的宗教情感,如毁坏令人敬仰的先知门弟子的灵墓,使得许多穆斯林对瓦哈比教派怀有敌意。加之某些东方学学者极力渲染这种情况,将某些毁誉之辞强加于瓦哈比运动。诚然,瓦哈比派的宗教主张忽略了穆斯林对先知灵墓的感情以及人们的理性和思想活动,没能跟上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所有这一切不悦之辞并非针对穆罕默德·本·瓦哈卜本人。他是为纯净伊斯兰信仰而奔走呼号的宗教改革者。瓦哈卜也并没有生活在象牙塔中,凭个人意愿,推凶约旱闹髡牛??翘岢黾?夤┤嗣翘致邸K??谝晾?851年派两名追随者到埃及,与爱资哈尔清真寺的伊斯兰权威们讨论新教派的思想主张,详细讨论之后,谢赫艾布·呼达·萨尔迪说:如果瓦哈比派正如我们所谈论和了解的那样,那么我们也是瓦哈比主义者。一些东方学家称瓦?肺?⒗??穆矶 ぢ返隆6计胨担"马丁·路德向基督教异端宣战,而瓦哈卜则是反对伊斯兰教异端行为的斗士"。

二、穆斯林兄弟会
    (一)组织的建立与兴衰
    穆斯林兄弟会是二十世纪20年代末出现于埃及的最早的伊斯兰原教旨组织。创建人哈桑·班纳(公元1906-1953年)。兄弟会的宗旨是全面实行传统的政治体制,以其取代世俗政治和欧洲社会的管理模式。该组织强调"斗争和行为",注重实践性。穆斯林兄弟会产生的时代,正值埃及社会陷于民族危机,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者扎格卢尔领导的华肤脱党与英政府扶持的傀儡政权法鲁克王朝斗争的同时,埃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政党和派别,它们宏扬民族精神,呼唤埃及人从沉睡中觉醒。其中有民族党、祖国党,共同目标党等,尽管他们在政见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都抱着一个共同愿望:让埃及摆脱奴役,享有独立和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成为宣传的口号。在思想界也出现了激进派、保守派和温和派。激进派要使二十世纪初的埃及进入崭新的启蒙时代,保守派强烈抨击现代科学和启蒙运动;温和派则在讨论新问题的时候感到恐惧而发抖。埃及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散布判教和异端的指控,成为攻击宣传新主张者的首要武器,进而演变成穆斯林与科卜特人,穆斯林与基督教徒之间的宗教分歧和极端的血腥冲突。
    在传统与更新、宗教与时代的挑战面前,如何解决宗教与社会公正与现代科学间的关系成为人们探讨的课题。塔赫塔威、阿富汗尼、库卡比和穆罕默德·阿卜杜成为这一时期思想界的先锋人物。穆罕默德·阿卜杜主张履行伊斯兰法,但反对极端的暴乱行为,在对待现代科学问题,他采取了比阿富汗尼更加进步的态度,强调要了解现代西方思想,号召更新伊斯兰思想。阿富汗尼和穆罕默德·阿卜杜的思想主张对后人产生了巨大影响,拉西德·利道和哈桑·班纳就是与其一脉相承的。对于穆斯林兄弟会来说,阿富汗尼是其"精神之父",而哈桑·班纳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阿富汗尼。他师从拉西德·利道,对新思想持保守看法,哈桑·班纳是一名传统主义者。哈桑·班纳认为前人所进行的不过是宗教和伦理上的改良者,穆斯林兄弟会的号召不同于他们的地方在于"斗争和行动",而不只是哲学论文。班纳以雄辩的口才强调这一组织的政治性和实践性。"我们是政治家"是他的口号。同时他认为伊斯兰不只意味着礼拜和信仰,尊崇与引导、宗教与国家、思想与行动、《古兰经》与宝剑双方不可或缺。(黎巴嫩,拉发阿特·赛阿优德:《哈桑·班纳》,贝鲁特先锋出版社1986年)
    在穆斯林兄弟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成员组成特别或秘密组织,进行极端行动。40年代末,由于一位青年学生对麦哈穆德·法赫米·尼古拉齐·巴夏总理的刺杀,穆斯林兄弟会招致埃及政府对这一组织的全面打击和严厉查禁,自此兄弟会的声望受到影响,组织内部也出现分裂。1953年11月18日,哈桑·班纳遇刺。穆斯林兄弟会组织的活动陷入低潮。
    进入60年代,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具世俗倾向的纳赛尔主义遭到怀疑,穆斯林的宗教情感再次受到激发,而萨达特总统执行的"非纳赛尔化"政策,在客观上使一度被禁止的穆斯林兄弟会等原教旨组织重新获得活力,继续宣扬其主张:回到真正的伊斯兰,否定外来思想,强调伊斯兰教义中包含了一切有益的因素;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