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认同与社会融合(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本研究将因变量对贫困群体的认同中选择“说不清”这一类的作为基准类,然后比较具有不同特征的城市贫困人口选择“是”和“不是”的概率与选择“说不清”的概率的差别。多元逻辑回归的回归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选择“是”的职业因素和选择“不是”的身体状况因素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较低,分别为0.003和0.05。
从回归系数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来看,显著性水平越低,表示自变量越有可能对因变量有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两个趋势:第一,是有职业的城市贫困人口选择“说不清”的可能性比选择认同贫困群体的可能性要高,就是说更可能在贫困群体的认同上持模糊的认同;第二,身体状况越差的城市贫困人口选择“说不清”的可能性比选择不认同贫困群体的可能性要高,就是说这些人口更可能在贫困群体的认同上持模糊的认同。
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提出,根据群体成员对待群体的立场和态度,可把群体划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的归属感强的群体,就是内群体。外群体是指凡是自己没有加入的,由他人组成的,或这群人与自己无关的群体。
1.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
城市贫困人口认同贫困群体,就是把贫困群体作为内群体来看待的。内群体的划分依据完全是心理性的,因为它主要依赖成员对群体的认同而不必然依赖交往。内群体的形成,也就是心理群体的形成,是在个体广义的自我概念中镶嵌进去一个“成员”的类别意识,以便个体通过群体获取仅仅依靠个体无法获得的东西,是个体对一个外在的、相对抽象的群体所具有的类特征表示认同的结果,是个体分别的、自主的选择。②
内群体所具有的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就表现为贫困群体的特征。那么,城市贫困人口在心理上区分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的依据是什么?他们所认同的贫困群体具有哪些一致性呢?事实上,对于贫困群体的特征具有哪些特征,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从认同的角度看,由于群体认同是有边界的,认同的边界是我们确立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界限的依据。我们借助于“理想类型”的方法来说明贫困群体的特征。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理想类型”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的类型,它只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这种极端的类型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我们为研究的方便而作的一种抽象。我们设想的贫困群体的“理想类型”是:贫困群体的成员具有爱面子的心理、较低的自尊心、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冷漠的人际交往观、孤独无助感、压力感、宿命感和不公平感。
通过抽样调查可测量出城市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贫困群体特征。通过询问被调查者是否同意“我不愿让别人知道我家穷”、“我经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经常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由于贫困,我不愿与人交往”、“经常有孤独无助的感觉”、“我感到生活的压力很大”、“我感到自己改变不了贫困的命运”及“我感到社会是不公平的”这些说法,从回答中就可反映出他们所具有的贫困群体特征。
为综合反映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我们对以上贫困群体的特征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计算这八个进行因子分析的贫困群体特征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值都比较大,除了有一个相关系数值小于0.3以外,其余的都大于0.3。而相关系数值越大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另外,从KMO(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测度值的计算结果来看,它的值为0.904。一般认为,当KMO的值大于0.9时,表明对观测量做因子分析有非常好的效果。
因子分析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抽取因子,根据此分析法产生的特征值,结果有一个因子被抽取。其因子负荷值在0.612至0.808之间,相差不大。最低有0.612,表示所抽取的这个因子与不公平感的相关程度最低,而最高在0.808,表示所抽取的这个因子与宿命感的相关程度最高。但总体看来,由于因子负荷值相差不大,所抽取的这一个因子与这八个方面的特征的相关程度最低都比较高。因此,这个因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上述八个方面的特征,而这八个方面的特征反映了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程度,因此,我们将这个因子命名为“认同度”。
因子分析所抽取的一个因子对变量的解释力可用这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占所有变量总方差来衡量。从分析结果来看,这一因子解释了所有变量总方差的53.967%。
2.影响认同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城市贫困人口所具有的群体特征的把握,就可以判断出他们对贫困群体的认同程度。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对应分析结果中的因子,每个观察值都会生成一个因子得分,因子得分反映了每个被调查者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把这些因子得分作一个新变量保存起来作为因变量,仍然把城市贫困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状况以及家庭人口数作为自变量,分析这些自变量的差异是否会导致他们对贫困群体特征认同的差异。由于自变量是二分变量或定序变量,而因变量的因子得分是一个定距变量,因此,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这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最小,为0.049,通过了概率为0.05的检验。文化程度影响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文化程度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正向的,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程度也就越高。其他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及标准回归系数值都很小,而且都不能通过概率为p<0.05的检验。这表明,这些其他的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变化没有影响。
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融合
正如克拉顿和阿克罗夫的少数人贫困理论所强调的身份的作用那样,人们会根据他们自己的理想身份做出行为的选择。贫困者第一种可能的选择是接受主流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所赋予他们的身份,即不认同他们的贫困的身份,但是这种选择的后果可能是这个人不被多数主流文化的成员所认同;这种选择同样可能在心理上给个人造成负担,因为这要求个人成为一个“不同的”自我;在主流文化之外的家人、朋友可能也不会接受这样一个接受了主流文化的人。第二种可能的选择是适应由现实的状况所决定的社会分类的身份,对贫困者来说,就是接受贫困的身份。这是与主流文化相反的身份。每种身份都有其理想的行为模式,对反面身份而言,这些模式和主流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完全相反的。对个人来说,这种反面身份可能较为容易适应,但同时这种身份对个体地位是不利的。
进一步从文化的层次看,由于结构变动导致了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的产生,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的存在一旦不再是暂时的,而是较为长期的现象时,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种群体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由它们所决定的行为特征。因为文化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持续性,它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成员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由于群体成员的适应能力不同,这种结果在文化上表现为,要么是劣势群体的成员认同代表社会主流文化的优势群体文化,但他们却不能享有优势群体的地位,在一种扭曲的理性文化中求生;要么是劣势群体的成员不认同优势群体文化,生活在自己的劣势群体文化中。
调查结果表明,城市贫困人口大多认同他们属于贫困群体的身份,具有较强的贫困群体归属感。他们对贫困群体的认同基本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人数这些自变量的影响,而且他们对贫困群体的认同程度也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人数这些自变量的影响,从而使贫困人口作为一个群体在这些自变量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一致性。
城市贫
从回归系数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来看,显著性水平越低,表示自变量越有可能对因变量有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两个趋势:第一,是有职业的城市贫困人口选择“说不清”的可能性比选择认同贫困群体的可能性要高,就是说更可能在贫困群体的认同上持模糊的认同;第二,身体状况越差的城市贫困人口选择“说不清”的可能性比选择不认同贫困群体的可能性要高,就是说这些人口更可能在贫困群体的认同上持模糊的认同。
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提出,根据群体成员对待群体的立场和态度,可把群体划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的归属感强的群体,就是内群体。外群体是指凡是自己没有加入的,由他人组成的,或这群人与自己无关的群体。
1.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
城市贫困人口认同贫困群体,就是把贫困群体作为内群体来看待的。内群体的划分依据完全是心理性的,因为它主要依赖成员对群体的认同而不必然依赖交往。内群体的形成,也就是心理群体的形成,是在个体广义的自我概念中镶嵌进去一个“成员”的类别意识,以便个体通过群体获取仅仅依靠个体无法获得的东西,是个体对一个外在的、相对抽象的群体所具有的类特征表示认同的结果,是个体分别的、自主的选择。②
内群体所具有的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就表现为贫困群体的特征。那么,城市贫困人口在心理上区分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的依据是什么?他们所认同的贫困群体具有哪些一致性呢?事实上,对于贫困群体的特征具有哪些特征,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从认同的角度看,由于群体认同是有边界的,认同的边界是我们确立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界限的依据。我们借助于“理想类型”的方法来说明贫困群体的特征。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理想类型”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的类型,它只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这种极端的类型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我们为研究的方便而作的一种抽象。我们设想的贫困群体的“理想类型”是:贫困群体的成员具有爱面子的心理、较低的自尊心、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冷漠的人际交往观、孤独无助感、压力感、宿命感和不公平感。
通过抽样调查可测量出城市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贫困群体特征。通过询问被调查者是否同意“我不愿让别人知道我家穷”、“我经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经常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由于贫困,我不愿与人交往”、“经常有孤独无助的感觉”、“我感到生活的压力很大”、“我感到自己改变不了贫困的命运”及“我感到社会是不公平的”这些说法,从回答中就可反映出他们所具有的贫困群体特征。
为综合反映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我们对以上贫困群体的特征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计算这八个进行因子分析的贫困群体特征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值都比较大,除了有一个相关系数值小于0.3以外,其余的都大于0.3。而相关系数值越大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另外,从KMO(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测度值的计算结果来看,它的值为0.904。一般认为,当KMO的值大于0.9时,表明对观测量做因子分析有非常好的效果。
因子分析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抽取因子,根据此分析法产生的特征值,结果有一个因子被抽取。其因子负荷值在0.612至0.808之间,相差不大。最低有0.612,表示所抽取的这个因子与不公平感的相关程度最低,而最高在0.808,表示所抽取的这个因子与宿命感的相关程度最高。但总体看来,由于因子负荷值相差不大,所抽取的这一个因子与这八个方面的特征的相关程度最低都比较高。因此,这个因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上述八个方面的特征,而这八个方面的特征反映了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程度,因此,我们将这个因子命名为“认同度”。
因子分析所抽取的一个因子对变量的解释力可用这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占所有变量总方差来衡量。从分析结果来看,这一因子解释了所有变量总方差的53.967%。
2.影响认同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城市贫困人口所具有的群体特征的把握,就可以判断出他们对贫困群体的认同程度。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对应分析结果中的因子,每个观察值都会生成一个因子得分,因子得分反映了每个被调查者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把这些因子得分作一个新变量保存起来作为因变量,仍然把城市贫困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状况以及家庭人口数作为自变量,分析这些自变量的差异是否会导致他们对贫困群体特征认同的差异。由于自变量是二分变量或定序变量,而因变量的因子得分是一个定距变量,因此,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这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最小,为0.049,通过了概率为0.05的检验。文化程度影响城市贫困人口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文化程度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正向的,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贫困群体特征的认同程度也就越高。其他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及标准回归系数值都很小,而且都不能通过概率为p<0.05的检验。这表明,这些其他的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变化没有影响。
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融合
正如克拉顿和阿克罗夫的少数人贫困理论所强调的身份的作用那样,人们会根据他们自己的理想身份做出行为的选择。贫困者第一种可能的选择是接受主流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所赋予他们的身份,即不认同他们的贫困的身份,但是这种选择的后果可能是这个人不被多数主流文化的成员所认同;这种选择同样可能在心理上给个人造成负担,因为这要求个人成为一个“不同的”自我;在主流文化之外的家人、朋友可能也不会接受这样一个接受了主流文化的人。第二种可能的选择是适应由现实的状况所决定的社会分类的身份,对贫困者来说,就是接受贫困的身份。这是与主流文化相反的身份。每种身份都有其理想的行为模式,对反面身份而言,这些模式和主流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完全相反的。对个人来说,这种反面身份可能较为容易适应,但同时这种身份对个体地位是不利的。
进一步从文化的层次看,由于结构变动导致了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的产生,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的存在一旦不再是暂时的,而是较为长期的现象时,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种群体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由它们所决定的行为特征。因为文化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持续性,它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成员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由于群体成员的适应能力不同,这种结果在文化上表现为,要么是劣势群体的成员认同代表社会主流文化的优势群体文化,但他们却不能享有优势群体的地位,在一种扭曲的理性文化中求生;要么是劣势群体的成员不认同优势群体文化,生活在自己的劣势群体文化中。
调查结果表明,城市贫困人口大多认同他们属于贫困群体的身份,具有较强的贫困群体归属感。他们对贫困群体的认同基本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人数这些自变量的影响,而且他们对贫困群体的认同程度也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人数这些自变量的影响,从而使贫困人口作为一个群体在这些自变量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一致性。
城市贫
上一篇:“性”的溯源与解密
下一篇: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