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皇帝宗庙礼制考述——以南朝和北魏皇帝宗庙礼制为考察中心(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说以及东晋制度,但是也依据适时原则而有所变通,同时对汉魏制度有所侧重,这在宋、梁皇帝宗庙禘、祫祭礼制度表现尤为明显。西晋末年陆续进入中原诸少数族政权,由于充分、清醒地认识到儒家思想,尤其是礼学思想与礼仪制度在证明本政权的正统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能敦崇儒学,强化礼制建设,但这种借鉴往往大量充斥着该民族原有的习俗。随着拓拔统治阶层汉化程度的日渐深化,北魏孝文帝时,对汉族文明有比较透彻到认识、了解,统治经验更加丰富、成熟,更具自信心态,比较彻底地完成了北魏汉化历程。在皇帝宗庙礼制方面,以孝文帝为首的统治阶层没有消极被动地沿袭以往汉族某一朝代的成制,而是对两汉以来相关制度,对学术领域中郑、王经说的长短优劣进行了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既有兼采沿袭,更不乏创新之举。不难看出,师古、适时,兼顾情、礼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定皇帝宗庙礼制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或许也是当时畅扬人性的时代思潮在礼制领域具体微观的反映。



参考文献[1] 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J].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 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 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6] 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 孙守道.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J].文物.1986年第8期
[9]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中国书店.1987.
[10] 金子修一.关于魏晋到隋唐的郊祀、宗庙制度[A].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1] 郭善兵.略析汉晋时期皇帝宗庙四时祭、禘祫祭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4期
[12]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 南朝.梁.崔灵恩.三礼义宗[A].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5]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 刘惠琴.北朝郊祀、宗庙制度的儒学化[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18]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9]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0] 郭善兵.东汉皇帝宗庙礼制考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21] 陈戍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