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学术在当代文化中合流——2005年人文学术热点扫描(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注释】
1 徐友渔:《国学应该怎样热起来--哲学散论之六》,《新京报》2005年11月29日。
2 袁伟时:《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10日。
3 袁济喜:《批判国学,是否需要“准入资格”?》,《新京报》2005年6月14日。
4 纪宝成:《与传统和解——国学不是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南方周末》2005年5月26日。
5 该文于2005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主编的内部刊物《中国儒教研究通讯》创刊号上发表。
6 陈光兴此文已于2004年发表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56期,2004,十二月号。该文由讨论台湾“脱亚入美”的问题意识入手,来反思“西方”在台湾学术生产中的宰制性力量。而在此之前,《开放时代》已于2004年3月发表了马场公彦的《后冷战时期“东亚”论述的视域——走向开放性区域主义的几个尝试》对近一个世纪的“亚洲”话语进行了系统的清理。
7 张慧瑜:《第十二期编者的话:“亚洲”作为方法》,文化研究网,?id=6148
8 宋志明:《儒学的内在性与东亚价值观的共识》,2005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9 甘阳:《新时代的“通三统”:中国三种传统的融会》,《书城》2005年6期。这次演讲的题目“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源于《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见2004年12月29日的一个采访。
10 薛涌:《中国可以说“不”吗?——评甘阳的清谈误国》,《东方早报》2005年7月6日。
11 林国荣:《论甘阳——以5.12清华演讲为例 》,世纪中国,?tid=30538
12 何怀宏:《中国三种“传统”的认识与选择》,《新京报》2005年7月31日。
13 方克立:《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人文杂志》2005年4期。
14 郑家栋:《“中国哲学之合法性”的由来、实质及其对于相关讨论的期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期。
15 “中国学术与中国话语编者按”,《河北学刊》2005年1期。
16 陈平原:《“当代学术”如何成“史”》,《云梦学刊》2005年4期。
17 许明:《学术史研究的当代性》,《云梦学刊》2005年4期。
18 陈平原:《“学术史丛书”总序》,北京大学出版社从1995年起,陆续出版“学术史丛书”,截止到2005年已有14种出版。
19 2003年6期的《文艺争鸣》发表了王德胜、金元浦、陶东风等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章。随后,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与《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讨论会,同时《文艺研究》2004年1期发表了一组由陶东风、陈晓明、曹卫东和高小康参加的“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的笔谈。紧接着,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于2004年5月召开了“文艺学的边界”学术会议,集中讨论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特别是文艺学的学科边界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激起了鲁枢元等人的尖锐质疑。鲁枢元在其《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3期)受到王德胜、陶东风的反驳(即王德胜《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答鲁枢元教授》和陶东风的《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之后,再撰文继续质疑(《价值选择与审美理论——关于“日常生活审美论”的再思考》,《文艺争鸣》2004年6期)。
20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6日。
21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日。
22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6日。
23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日。
24 参见钱中文、童庆炳、许明:《“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笔谈》,《社会科学》2006年1期。(即发)
25 张颐武:《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文学之后的思考》,《文艺争鸣》2005年4期。
26 陶东风:《“新新中国”还是“后极权”的中国?》,文化研究网首发,不久被删。随后被转贴到各大网站,参见,世纪中国,?articleid=5601
27 陶东风:《文学的祛魅》,中国学术论坛,?id=3666。陶东风于12月23日作客中国学术论坛与网友交流,该文将发表在《文艺争鸣》2006年1期上。
28 参见文化研究网赛伯文荟第二十二期,王慧瑜《编者的话:“纯文学”的迷思》,吴亮《致李陀之一:我对文学不抱幻想》,李陀《答吴亮》,吴亮《致李陀之二:论私人化写作的公共性及社会性》,吴亮《致李陀之三,我们,期盼,以及迷惘》,吴亮《致李陀之四:压迫、反抗、以及批判》,李陀《也就压迫、反抗和批判——再答吴亮》,以及罗岗、南帆、薛毅、张颐武、王晓明、蔡翔、残雪等人的回应等。
29 洪子诚等:《新历史语境下的“文学自主性”》,《上海文学》2005年4期。此为删节本,全文在网上广为转贴,题为《“文化自主性”问题讨论纪要》,左岸会馆,?boardid=15&id=15578
30 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1期。
31 孟繁华:《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2 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3 柳冬妩:《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关于“打工诗歌”的白皮书》,《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4 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5 吴亮在2005年的活跃程度给人以“东山再起”的印象。在2005年年初围绕张炜《精神的背景》所引发的争论中,吴亮也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36 吴亮:《底层手稿》和《关于底层手稿的几点补充说明》,99网上书城论坛“小众菜园”,?BoardID=18&ID=26110
37 南帆:《南帆关于底层问题的回应》,小众菜园,?BoardID=18&ID=27162
38 郜元宝:《谁在剿灭“纯文学”?》,《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4日。
39 参见《艺术评论》2005年10期。
40 《万余网友力挺刘心武》,新华网,
41 《文化名家为刘心武撑腰》,龙城早报,
42 《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学术月刊》等重要媒体纷纷发表或转载相关研究成果,东方出版社年初推出了《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因其对资料整理与实用性研究的某种超越,在学术界与读书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图书评论》等均有报道与评论。
43 如王晓华《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江海学刊》2005年3期),《天涯》2005年3期组织了“身体与欲望讨论小辑”,发表了吴蓓、单正平、陈蔚文等9个人的文章,《中州学刊》2005年3期也刊出了彭富春、彭锋、席格、刘成纪等人的身体美学专论。
44 徐贲:《娱乐文化消费和公共政治——“超级女生”的公众意义》,世纪中国,?tid-22368.html
45 王正绪:《“超女”中的粉丝与公民社会》,深圳热线,
1 徐友渔:《国学应该怎样热起来--哲学散论之六》,《新京报》2005年11月29日。
2 袁伟时:《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10日。
3 袁济喜:《批判国学,是否需要“准入资格”?》,《新京报》2005年6月14日。
4 纪宝成:《与传统和解——国学不是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南方周末》2005年5月26日。
5 该文于2005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主编的内部刊物《中国儒教研究通讯》创刊号上发表。
6 陈光兴此文已于2004年发表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56期,2004,十二月号。该文由讨论台湾“脱亚入美”的问题意识入手,来反思“西方”在台湾学术生产中的宰制性力量。而在此之前,《开放时代》已于2004年3月发表了马场公彦的《后冷战时期“东亚”论述的视域——走向开放性区域主义的几个尝试》对近一个世纪的“亚洲”话语进行了系统的清理。
7 张慧瑜:《第十二期编者的话:“亚洲”作为方法》,文化研究网,?id=6148
8 宋志明:《儒学的内在性与东亚价值观的共识》,2005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9 甘阳:《新时代的“通三统”:中国三种传统的融会》,《书城》2005年6期。这次演讲的题目“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源于《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见2004年12月29日的一个采访。
10 薛涌:《中国可以说“不”吗?——评甘阳的清谈误国》,《东方早报》2005年7月6日。
11 林国荣:《论甘阳——以5.12清华演讲为例 》,世纪中国,?tid=30538
12 何怀宏:《中国三种“传统”的认识与选择》,《新京报》2005年7月31日。
13 方克立:《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人文杂志》2005年4期。
14 郑家栋:《“中国哲学之合法性”的由来、实质及其对于相关讨论的期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期。
15 “中国学术与中国话语编者按”,《河北学刊》2005年1期。
16 陈平原:《“当代学术”如何成“史”》,《云梦学刊》2005年4期。
17 许明:《学术史研究的当代性》,《云梦学刊》2005年4期。
18 陈平原:《“学术史丛书”总序》,北京大学出版社从1995年起,陆续出版“学术史丛书”,截止到2005年已有14种出版。
19 2003年6期的《文艺争鸣》发表了王德胜、金元浦、陶东风等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章。随后,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与《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讨论会,同时《文艺研究》2004年1期发表了一组由陶东风、陈晓明、曹卫东和高小康参加的“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的笔谈。紧接着,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于2004年5月召开了“文艺学的边界”学术会议,集中讨论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特别是文艺学的学科边界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激起了鲁枢元等人的尖锐质疑。鲁枢元在其《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3期)受到王德胜、陶东风的反驳(即王德胜《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答鲁枢元教授》和陶东风的《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之后,再撰文继续质疑(《价值选择与审美理论——关于“日常生活审美论”的再思考》,《文艺争鸣》2004年6期)。
20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6日。
21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日。
22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6日。
23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日。
24 参见钱中文、童庆炳、许明:《“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笔谈》,《社会科学》2006年1期。(即发)
25 张颐武:《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文学之后的思考》,《文艺争鸣》2005年4期。
26 陶东风:《“新新中国”还是“后极权”的中国?》,文化研究网首发,不久被删。随后被转贴到各大网站,参见,世纪中国,?articleid=5601
27 陶东风:《文学的祛魅》,中国学术论坛,?id=3666。陶东风于12月23日作客中国学术论坛与网友交流,该文将发表在《文艺争鸣》2006年1期上。
28 参见文化研究网赛伯文荟第二十二期,王慧瑜《编者的话:“纯文学”的迷思》,吴亮《致李陀之一:我对文学不抱幻想》,李陀《答吴亮》,吴亮《致李陀之二:论私人化写作的公共性及社会性》,吴亮《致李陀之三,我们,期盼,以及迷惘》,吴亮《致李陀之四:压迫、反抗、以及批判》,李陀《也就压迫、反抗和批判——再答吴亮》,以及罗岗、南帆、薛毅、张颐武、王晓明、蔡翔、残雪等人的回应等。
29 洪子诚等:《新历史语境下的“文学自主性”》,《上海文学》2005年4期。此为删节本,全文在网上广为转贴,题为《“文化自主性”问题讨论纪要》,左岸会馆,?boardid=15&id=15578
30 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1期。
31 孟繁华:《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2 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3 柳冬妩:《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关于“打工诗歌”的白皮书》,《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4 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3期。
35 吴亮在2005年的活跃程度给人以“东山再起”的印象。在2005年年初围绕张炜《精神的背景》所引发的争论中,吴亮也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36 吴亮:《底层手稿》和《关于底层手稿的几点补充说明》,99网上书城论坛“小众菜园”,?BoardID=18&ID=26110
37 南帆:《南帆关于底层问题的回应》,小众菜园,?BoardID=18&ID=27162
38 郜元宝:《谁在剿灭“纯文学”?》,《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4日。
39 参见《艺术评论》2005年10期。
40 《万余网友力挺刘心武》,新华网,
41 《文化名家为刘心武撑腰》,龙城早报,
42 《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学术月刊》等重要媒体纷纷发表或转载相关研究成果,东方出版社年初推出了《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因其对资料整理与实用性研究的某种超越,在学术界与读书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图书评论》等均有报道与评论。
43 如王晓华《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江海学刊》2005年3期),《天涯》2005年3期组织了“身体与欲望讨论小辑”,发表了吴蓓、单正平、陈蔚文等9个人的文章,《中州学刊》2005年3期也刊出了彭富春、彭锋、席格、刘成纪等人的身体美学专论。
44 徐贲:《娱乐文化消费和公共政治——“超级女生”的公众意义》,世纪中国,?tid-22368.html
45 王正绪:《“超女”中的粉丝与公民社会》,深圳热线,
上一篇:再婚与再婚家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