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数的33%,与此问题有关的组织、劳资类信访占总数的23%,两类合计超过信访总数的半数。1978年冬,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拨乱反正的方针,全面落实人的政策。1979年全县申诉类信访占信访总数的42.8%,组织、劳资类信访占27.5%,两类合计超过信访总数的70%.1985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全面落实,农民由于对果树承包政策不了解,对已入社的果树权属争议问题大辐上升。[18]天津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从70年代初一直到80年代初,信访量最大的是各类申诉案。80年代中、后期,信访量最大的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9]换言之,前两次高潮以反映历史问题为主,后两次高潮则以反映现实问题为主。
不过,在80年代中、后期与1994年前后出现的信访高潮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如权属纠纷等)为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后者则以干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主。如在河北省邯郸县,“从1991年开始的第四次信访高潮几乎全部是现实矛盾。而且持续时间很长,至今已有8年,呈逐年增长态势,尚未见到回落的兆头。”据调查,“无论是越级上访还是县(市)受理的信访中,干群矛盾都是十分突出的。1998年邯郸县所受理的信访中,关于乡村干部经济问题的占30%,关于土地纠纷的占25%,关于社会治安的占17%,关于增加农民负担和涉及计划生育的占16%,关于企业职工工资福利问题的占12%.”[20]在江西省,1997年全省群众来信来访中,属于山林、土地和水利权属纠纷的只有72件,而与农村基层干部相关的达1693件,居各类问题之首;1998年反映与农村干部相关的来信来访则上升至2096件。可见,从事件频率及其起因方面看,信访情况与群体性事件的变化是一致的。
信访情况的变化,不仅表现为信访总量及其起因的变化,而且表现为信访方式的变化,即集体访和越级访增多。据统计,“近年来,群众集体上访一直呈发展和上升趋势。2000年,全国31个省(市、区)县级以上三级党政部门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分别比1995年上升2.8倍和2.6倍。2001年比上年又分别上升7.2%和11.7%.2000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36.8%和45.5%.2001年同比又分别上升36.4%和38.7%.群众集体上访增幅迅猛,占信访总量和上访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自1993年以来,全国信访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信量和个体访的量相对比较平稳,上升幅度不大,群众集体上访则呈较快速度的增长。从1995-2001年全国的统计数字看,集体上访的量(人次)已占到全国信访总量(件、人次)的56.5%.从分年度的统计情况看,群众集体上访的人数占群众上访总人数的比例,1998年占59.8%,1999年占66.3%,2000年占71.2%,2001年占75.6%.”[21]再如天津市,从1994年起,举报反映干部为政不廉和干群关系紧张的集体访明显增多,反映农村土地承包、经济纠纷、征地补偿、基层干部以权谋私的集体访也占有一定比例。[22]再如河南社会科学院和省信访局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发现:当前河南农村部分地区人心不稳,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县乡两级政府不信任程度加大,大规模集体越级上访事件逐年增多,1998年上半年集体上访187批,24203人,分别比1997年同期上升33.6%和449.7%。[23]
3.对农民行动方式变化的初步分析
从上述几节的描述可见,无论是群体性事件还是信访事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即矛盾与冲突均已主要表现为农民与政府(与干部)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农民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起而与基层政府抗争。对自身利益的这种追求和捍卫行动,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理性人特点。如前述丰城事件的发生,据国家财政部派员的暗访:虽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有少数坏人利用了农民群众近年来收入少、负担重的不满情绪,煽动闹事;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和农业工作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事件主要发生地的袁渡镇有4.3万人,各种人头经费支出600多万元,而全镇实际税源仅200万元,收支缺口就要摊到人头地亩上去。加上该镇集资修公路又要向农民伸手,2000年需要农民负担的税费达852万元,人均200元。该镇河垅村1999年752户3023人,税费负担780694.9元,总额比1998年增长14.1%,人均负担258.25元,亩均负担230.36元,户均负担1038.16元。此外,还要缴纳一些名目不清的款项。农民在农业生产亏损的情况下再承担这么重的负担,容易造成矛盾激化。[24]
而从事件本身的演进与农民对行动方式的选择来看,则呈现着递进性逻辑。从近二十余年间农民向政府表达意见和不满的方式看,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以和平性的“沟通性”方式为主,如信访(其中又以个人访为主),即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沟通),以此求得问题的解决。而自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的行动越来越带有“迫逼性”的特点,如大规模的、情绪激烈的集体上访,以及集体围攻基层组织、“闹事”的增多;与此同时,暴力围攻、武力抗争类的“敌视性”方式也已经出现。这表现了农民行动方式的演变趋向,即:农民如以实际行动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满,一般地,首先会选择和平的“沟通性”方式;然后,才会选择“迫逼性”方式;最后,即有可能实施“敌视性”行动。笔者称之为农民表达意见方式的“三步曲”。如今农民的行动方式已不再局限于和平的“沟通性”方式,而在向第二、第三步推进。如果说第一步属于制度化方式,那么,第二步、特别是第三步则已走向非制度化方式。这种变化值得警惕。
三、农民行动变化的信念基础
笔者以为,农民对表达对政府意见方式的选择,系以对政府权威和现行制度的信念为基础,反映了他们对于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价值取向。换言之,他们对政府有什么样的信念和看法,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方式。当他们对上级党政组织充分信任时,就往往采取“沟通性”行动。当他们对上级党政组织的信任尚未完全丧失时,就有可能实施“迫逼性”行动。如果不再相信任何一级党政组织,他们就有可能发生“敌视性”行动。农民行动与其信念之间的这种关系,得到各类案例的有力支持。
大河移民上访的案例。应星对这个历时数十年的上访故事的精彩描述,为我们介绍了上访者的行为与其信念之间的关系。
起初的上访,是因为电站建起后,“把我们那个坝坝冲了。但上面那些人你不给他讲(群众受灾)他就找不到(不知道)。得你去讲了,反映了情况,他才晓得还有个冲刷问题。”[25]这时,上访是“沟通性”的,即:上访者认为只是上级不知情,如果上级知情的话,就会(或有很大可能会)来解决问题,所以要将情况反映上去(上访)。在这里,农民对政府是满怀着信心的。
然而,到后来,电站移民在“闹饭吃”的事件中开始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在上访过程中,政府虽已知道了他们的问题却不把它当回事时”,他们便继续采取“闹事”的办法。“只有闹事是制约政府拖延、敷衍守法的有效手段。……每当移民认为政府在处理遗留问题不够积极、又在采取拖延敷衍手法时,他们首选的行动就是这一招,而且类试不爽。”这种闹法是移民最后的、可能是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危险的手段。所以,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把握好“闹事”的度,做到“踩线不越线”。[26]可见,到这时,他们还没有完全丧失对上级党政组织的信任,为此就实施“迫逼性”行动,如集体围攻基层组织(上访者曾围攻地区专员及县乡干部、“闹事”),以引起上级重视并逼迫其解决问题。
而到最后,“也许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至少在部分精英那里,信任已经转化成了策略。”[27]换言之,在对政府不再信任的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发生“敌视性”行动,如策略化地进行抗拒,“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上访移民行动的这“三步曲”,在
不过,在80年代中、后期与1994年前后出现的信访高潮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如权属纠纷等)为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后者则以干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主。如在河北省邯郸县,“从1991年开始的第四次信访高潮几乎全部是现实矛盾。而且持续时间很长,至今已有8年,呈逐年增长态势,尚未见到回落的兆头。”据调查,“无论是越级上访还是县(市)受理的信访中,干群矛盾都是十分突出的。1998年邯郸县所受理的信访中,关于乡村干部经济问题的占30%,关于土地纠纷的占25%,关于社会治安的占17%,关于增加农民负担和涉及计划生育的占16%,关于企业职工工资福利问题的占12%.”[20]在江西省,1997年全省群众来信来访中,属于山林、土地和水利权属纠纷的只有72件,而与农村基层干部相关的达1693件,居各类问题之首;1998年反映与农村干部相关的来信来访则上升至2096件。可见,从事件频率及其起因方面看,信访情况与群体性事件的变化是一致的。
信访情况的变化,不仅表现为信访总量及其起因的变化,而且表现为信访方式的变化,即集体访和越级访增多。据统计,“近年来,群众集体上访一直呈发展和上升趋势。2000年,全国31个省(市、区)县级以上三级党政部门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分别比1995年上升2.8倍和2.6倍。2001年比上年又分别上升7.2%和11.7%.2000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36.8%和45.5%.2001年同比又分别上升36.4%和38.7%.群众集体上访增幅迅猛,占信访总量和上访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自1993年以来,全国信访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信量和个体访的量相对比较平稳,上升幅度不大,群众集体上访则呈较快速度的增长。从1995-2001年全国的统计数字看,集体上访的量(人次)已占到全国信访总量(件、人次)的56.5%.从分年度的统计情况看,群众集体上访的人数占群众上访总人数的比例,1998年占59.8%,1999年占66.3%,2000年占71.2%,2001年占75.6%.”[21]再如天津市,从1994年起,举报反映干部为政不廉和干群关系紧张的集体访明显增多,反映农村土地承包、经济纠纷、征地补偿、基层干部以权谋私的集体访也占有一定比例。[22]再如河南社会科学院和省信访局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发现:当前河南农村部分地区人心不稳,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县乡两级政府不信任程度加大,大规模集体越级上访事件逐年增多,1998年上半年集体上访187批,24203人,分别比1997年同期上升33.6%和449.7%。[23]
3.对农民行动方式变化的初步分析
从上述几节的描述可见,无论是群体性事件还是信访事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即矛盾与冲突均已主要表现为农民与政府(与干部)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农民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起而与基层政府抗争。对自身利益的这种追求和捍卫行动,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理性人特点。如前述丰城事件的发生,据国家财政部派员的暗访:虽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有少数坏人利用了农民群众近年来收入少、负担重的不满情绪,煽动闹事;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和农业工作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事件主要发生地的袁渡镇有4.3万人,各种人头经费支出600多万元,而全镇实际税源仅200万元,收支缺口就要摊到人头地亩上去。加上该镇集资修公路又要向农民伸手,2000年需要农民负担的税费达852万元,人均200元。该镇河垅村1999年752户3023人,税费负担780694.9元,总额比1998年增长14.1%,人均负担258.25元,亩均负担230.36元,户均负担1038.16元。此外,还要缴纳一些名目不清的款项。农民在农业生产亏损的情况下再承担这么重的负担,容易造成矛盾激化。[24]
而从事件本身的演进与农民对行动方式的选择来看,则呈现着递进性逻辑。从近二十余年间农民向政府表达意见和不满的方式看,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以和平性的“沟通性”方式为主,如信访(其中又以个人访为主),即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沟通),以此求得问题的解决。而自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的行动越来越带有“迫逼性”的特点,如大规模的、情绪激烈的集体上访,以及集体围攻基层组织、“闹事”的增多;与此同时,暴力围攻、武力抗争类的“敌视性”方式也已经出现。这表现了农民行动方式的演变趋向,即:农民如以实际行动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满,一般地,首先会选择和平的“沟通性”方式;然后,才会选择“迫逼性”方式;最后,即有可能实施“敌视性”行动。笔者称之为农民表达意见方式的“三步曲”。如今农民的行动方式已不再局限于和平的“沟通性”方式,而在向第二、第三步推进。如果说第一步属于制度化方式,那么,第二步、特别是第三步则已走向非制度化方式。这种变化值得警惕。
三、农民行动变化的信念基础
笔者以为,农民对表达对政府意见方式的选择,系以对政府权威和现行制度的信念为基础,反映了他们对于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价值取向。换言之,他们对政府有什么样的信念和看法,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方式。当他们对上级党政组织充分信任时,就往往采取“沟通性”行动。当他们对上级党政组织的信任尚未完全丧失时,就有可能实施“迫逼性”行动。如果不再相信任何一级党政组织,他们就有可能发生“敌视性”行动。农民行动与其信念之间的这种关系,得到各类案例的有力支持。
大河移民上访的案例。应星对这个历时数十年的上访故事的精彩描述,为我们介绍了上访者的行为与其信念之间的关系。
起初的上访,是因为电站建起后,“把我们那个坝坝冲了。但上面那些人你不给他讲(群众受灾)他就找不到(不知道)。得你去讲了,反映了情况,他才晓得还有个冲刷问题。”[25]这时,上访是“沟通性”的,即:上访者认为只是上级不知情,如果上级知情的话,就会(或有很大可能会)来解决问题,所以要将情况反映上去(上访)。在这里,农民对政府是满怀着信心的。
然而,到后来,电站移民在“闹饭吃”的事件中开始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在上访过程中,政府虽已知道了他们的问题却不把它当回事时”,他们便继续采取“闹事”的办法。“只有闹事是制约政府拖延、敷衍守法的有效手段。……每当移民认为政府在处理遗留问题不够积极、又在采取拖延敷衍手法时,他们首选的行动就是这一招,而且类试不爽。”这种闹法是移民最后的、可能是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危险的手段。所以,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把握好“闹事”的度,做到“踩线不越线”。[26]可见,到这时,他们还没有完全丧失对上级党政组织的信任,为此就实施“迫逼性”行动,如集体围攻基层组织(上访者曾围攻地区专员及县乡干部、“闹事”),以引起上级重视并逼迫其解决问题。
而到最后,“也许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至少在部分精英那里,信任已经转化成了策略。”[27]换言之,在对政府不再信任的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发生“敌视性”行动,如策略化地进行抗拒,“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上访移民行动的这“三步曲”,在
上一篇:十二生肖的起源及其流变
下一篇: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