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7)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法华经》中佛陀的话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注释:
--------------------------------------------------------------------------------
[1] 本文系作者博士论文《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厦门大学2002年6月)第3章《神圣帷幕——走向民俗化和仪式化的风水信仰 》第1节,由于体例的原因,发表时略作改动,未加导言。
[2] 伯二六七五《阴阳语残卷》曰:“咸通二年岁次辛巳十二月廿五日,衙前通引并通事舍人范子盈、阴阳范景询二人同记”。
[3]《新元史》卷八《选举志》。
[4] 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载《汉学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12月),第165页。
[5]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所录睡虎地、放马滩秦简《日书》,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7月版。
[6] 黄一农先生将通书类型分为“百科全书式通书”(综合整理各种选择神杀的规则与意义)和“年度通书”(近乎官颁历日的增补本),见《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65页。
[7] 北京图书馆藏《大清康熙五十五年岁次丙申便览全备通书》之序。
[8] 参见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第3章,福州:福建人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231-369页。
[9] 《建阳县志》卷五,影印天一阁藏书嘉靖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版。
[10] 包发生:《四堡雕版印刷业情况调查》,载《客家纵横》1998年第1、2期合刊本,第36页。
[11] 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四一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景印光绪二十九序刊本。
[12] 民国《同安县志》卷二二《礼俗》。
[13] 吴焕彩:《序》,载陈国仕辑录:《丰州集稿》上册,福建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年10月版,第259页---260页。此序在民国版三房继成堂通书皆有附。
[14] 吴焕彩:《序》,同上引,第260页。
[15]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二四七。
[16] 吴焕彩:《序》,同上引,第260页。
[17] 浙江泰顺县清吉堂专业五行地理择日老馆(属洪潮和长房洪应奎派下)的钟乙茗先生则提供另种洪氏通书发行说法:“洪潮和,字符池,生辰未知,大清雍正五年、即1727年7月,钦天监命其设择日馆于泉州,次年开始刊印通书,迄今大约有270年左右”。此说法与吴焕彩序言有冲突。兹存其说。
[18] 黄一农的《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对洪氏三房与长房的冲突有细致的描述。据光绪二十五年度三房通书载,三房洪堂燕、洪銮声父子曾传授长房洪应奎课学,但洪应奎“其艺初成,胆敢夺我门人,灭我外信,评我原课,侥我束金”。笔者曾访问泉州李丰成及浙江钟乙茗二先生,他们皆认为近代洪家以洪应奎的择日水平最高,民国时期长房通书的克择推算比三房通书更为精确。
[19] 2002年以前版称“洪潮和来孙洪英林授生李丰成大通书”,2002年度则称“继承堂李丰成大通书”。
[20] 民国初年度洪氏通书藏于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健鹰馆长无私提供查寻,特此致谢。
[21]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所录告示文,李丰成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22]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23] 参见民国19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4] 参见同安马巷洪厝《咒语簿》影印本,陈支平教授提供,特此致谢。
[25]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6] 据李丰成先生告知,他的部分参校门人也承担各年度通书的吉课推算,然后由他汇总编排。清以来的洪氏参校门人是否也遵照此例,不得而知。
[27]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
[28] 参见洪翥鹍编《日学讲义》之《讲述余谈》,泉州圣教书局石印本,具体印刷年限不详。此资料为浙江泰顺县钟乙茗先生提供。
[29] 嘉庆及光绪本“参校门人”数系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中所作统计。
[30] 参见泉州继成堂长房民国16年度、17年度通书,李丰成先生提供。
[31] 参见董珍辉编纂:《星华堂通书》,2001年度本。
[32] 民国初年、民国19年度洪潮和通书皆标明“专售台湾”(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近年来发行的李丰成大通书,所标明“专售台湾”者,收入传统通书固有的风水基础知识部分,大陆版则略去这些。
[33] 上引黄一农文探讨了日据时期以来台湾流行的通书与三房通书的关系。
[34] 参见洪英林为《李丰成大通书》(2001年度)所作之序。在民国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泉州洪氏家族亦充满忧患意识,特别强调祖传的观象择日术属于国粹之一。如民国14年,泉州长房继成堂洪潮和孙应奎及来孙再畴、翥鹍等曾刊发一篇《劝学择日保存国粹》,对当时盛行的“凡莘莘学子若冥途土适埴,夜半临池,甚而自文其说,倒戈相向,将我十三经、二十四史及百家学说一举而扫空之”的局面深表忧虑,认为“我国五千余年之文化,莫不含有阴阳五行,而择日实包括诸学……度其利益溥博,非公诏后人以趋吉避凶,直可上承先圣,岂若寻常家之言五行作片面解释已也!……即合东西文化冶于一炉,亦当自研此阴阳五行始。愿世之学者知择日碻含哲理,知学择日尤为吾侪践圣之基,而劝学择日行将见同文共轨,又岂区区保存国粹乎哉!”(文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35] 此则资料系台湾中正大学王见川博士提供,特此致谢。
[36] 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有民国年间的《克择讲义》,李丰成先生亦为笔者提供了翻印的民国《克择讲义》全册。
[37] 按《日学讲义》曾录有一则声明:“此讲义虽辑于吾长儿翥鹍之手,然经吾苦心鉴定,亦可称为完本。诸君读之而不能入门者,吾不信也。馆长洪应奎启。”
[38] 李丰成先生提供了这些资料的复印件。
[39] 长房的《择日讲义》有关作灶的说法,与《克择讲义》相同。
[40] 文见民国27年长房继成堂通书。三房版本亦录,文字略有异,系鲁鱼之误。
[41] 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载《笔记小说大观》,上海进步书局民国36年印行。
[42] 民国29年2月22日福建省颁布了《福建省各县及特种区禁革民间陋习办法》,以“停柩不殡或不葬者”为民间陋习之一。规定:“凡人死棺殓后,最迟不得过三十六小时出殡。百日内应即下葬,久停未葬之柩,限二个月内清葬,违者依照左列规定分别办理:甲:有主柩(有家属或关系人员)应予强制执行。乙、无主之柩(无家属或关系人员)由当地政府会同慈善机关团体,负责送至公墓或义冢掩埋。其有姓名籍贯可考者,并代木沐 标识。”
[43] 竖造活动同样要考虑“年利”问题。如《洪氏锦囊》(泉州民间翻印本)曰:“欲用何煞利及太岁年,新基起厝则可,若修理则凶,原基起盖亦凶。若新基者动土平基、起基定磉、竖柱,用寄梁法,勿祝彩悬八卦,暂用油纸包梁,待大利年即开梁祝彩等事;而安门亦勿推正门枋,暂用大小扇,勿推正,勿订门鑧,勿贴红联,待大利年即推正等事。又水涵亦可连工开导,使水源有消纳之处,惟涵中之五谷安待大利年,即择吉日安之。又入宅用移居寄往从偏门肃静而入,勿入纸爆为妙。”
[44]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六《风俗.漳州府》。
[45] 吴曾祺:《晋江黄氏古檗山庄记》,载《古檗山庄题咏集》,民国21年拓本,厦门大学图书馆藏。
[46] 民国《闽清县志》卷五《礼俗志》。
[47] 民国《大田县志》卷五《礼俗》。
[48] 民国《金门县志》卷十三《礼俗》。
[49] 此文录于各版本的洪氏通书。
[50]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71-172页。
[51]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
注释:
--------------------------------------------------------------------------------
[1] 本文系作者博士论文《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厦门大学2002年6月)第3章《神圣帷幕——走向民俗化和仪式化的风水信仰 》第1节,由于体例的原因,发表时略作改动,未加导言。
[2] 伯二六七五《阴阳语残卷》曰:“咸通二年岁次辛巳十二月廿五日,衙前通引并通事舍人范子盈、阴阳范景询二人同记”。
[3]《新元史》卷八《选举志》。
[4] 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载《汉学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12月),第165页。
[5]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所录睡虎地、放马滩秦简《日书》,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7月版。
[6] 黄一农先生将通书类型分为“百科全书式通书”(综合整理各种选择神杀的规则与意义)和“年度通书”(近乎官颁历日的增补本),见《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65页。
[7] 北京图书馆藏《大清康熙五十五年岁次丙申便览全备通书》之序。
[8] 参见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第3章,福州:福建人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231-369页。
[9] 《建阳县志》卷五,影印天一阁藏书嘉靖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版。
[10] 包发生:《四堡雕版印刷业情况调查》,载《客家纵横》1998年第1、2期合刊本,第36页。
[11] 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四一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景印光绪二十九序刊本。
[12] 民国《同安县志》卷二二《礼俗》。
[13] 吴焕彩:《序》,载陈国仕辑录:《丰州集稿》上册,福建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年10月版,第259页---260页。此序在民国版三房继成堂通书皆有附。
[14] 吴焕彩:《序》,同上引,第260页。
[15]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二四七。
[16] 吴焕彩:《序》,同上引,第260页。
[17] 浙江泰顺县清吉堂专业五行地理择日老馆(属洪潮和长房洪应奎派下)的钟乙茗先生则提供另种洪氏通书发行说法:“洪潮和,字符池,生辰未知,大清雍正五年、即1727年7月,钦天监命其设择日馆于泉州,次年开始刊印通书,迄今大约有270年左右”。此说法与吴焕彩序言有冲突。兹存其说。
[18] 黄一农的《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对洪氏三房与长房的冲突有细致的描述。据光绪二十五年度三房通书载,三房洪堂燕、洪銮声父子曾传授长房洪应奎课学,但洪应奎“其艺初成,胆敢夺我门人,灭我外信,评我原课,侥我束金”。笔者曾访问泉州李丰成及浙江钟乙茗二先生,他们皆认为近代洪家以洪应奎的择日水平最高,民国时期长房通书的克择推算比三房通书更为精确。
[19] 2002年以前版称“洪潮和来孙洪英林授生李丰成大通书”,2002年度则称“继承堂李丰成大通书”。
[20] 民国初年度洪氏通书藏于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健鹰馆长无私提供查寻,特此致谢。
[21]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所录告示文,李丰成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22] 参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23] 参见民国19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4] 参见同安马巷洪厝《咒语簿》影印本,陈支平教授提供,特此致谢。
[25]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
[26] 据李丰成先生告知,他的部分参校门人也承担各年度通书的吉课推算,然后由他汇总编排。清以来的洪氏参校门人是否也遵照此例,不得而知。
[27] 参见民国初年度三房继成堂通书。
[28] 参见洪翥鹍编《日学讲义》之《讲述余谈》,泉州圣教书局石印本,具体印刷年限不详。此资料为浙江泰顺县钟乙茗先生提供。
[29] 嘉庆及光绪本“参校门人”数系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中所作统计。
[30] 参见泉州继成堂长房民国16年度、17年度通书,李丰成先生提供。
[31] 参见董珍辉编纂:《星华堂通书》,2001年度本。
[32] 民国初年、民国19年度洪潮和通书皆标明“专售台湾”(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近年来发行的李丰成大通书,所标明“专售台湾”者,收入传统通书固有的风水基础知识部分,大陆版则略去这些。
[33] 上引黄一农文探讨了日据时期以来台湾流行的通书与三房通书的关系。
[34] 参见洪英林为《李丰成大通书》(2001年度)所作之序。在民国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泉州洪氏家族亦充满忧患意识,特别强调祖传的观象择日术属于国粹之一。如民国14年,泉州长房继成堂洪潮和孙应奎及来孙再畴、翥鹍等曾刊发一篇《劝学择日保存国粹》,对当时盛行的“凡莘莘学子若冥途土适埴,夜半临池,甚而自文其说,倒戈相向,将我十三经、二十四史及百家学说一举而扫空之”的局面深表忧虑,认为“我国五千余年之文化,莫不含有阴阳五行,而择日实包括诸学……度其利益溥博,非公诏后人以趋吉避凶,直可上承先圣,岂若寻常家之言五行作片面解释已也!……即合东西文化冶于一炉,亦当自研此阴阳五行始。愿世之学者知择日碻含哲理,知学择日尤为吾侪践圣之基,而劝学择日行将见同文共轨,又岂区区保存国粹乎哉!”(文见民国16年度长房继成堂通书。)
[35] 此则资料系台湾中正大学王见川博士提供,特此致谢。
[36] 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藏有民国年间的《克择讲义》,李丰成先生亦为笔者提供了翻印的民国《克择讲义》全册。
[37] 按《日学讲义》曾录有一则声明:“此讲义虽辑于吾长儿翥鹍之手,然经吾苦心鉴定,亦可称为完本。诸君读之而不能入门者,吾不信也。馆长洪应奎启。”
[38] 李丰成先生提供了这些资料的复印件。
[39] 长房的《择日讲义》有关作灶的说法,与《克择讲义》相同。
[40] 文见民国27年长房继成堂通书。三房版本亦录,文字略有异,系鲁鱼之误。
[41] 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载《笔记小说大观》,上海进步书局民国36年印行。
[42] 民国29年2月22日福建省颁布了《福建省各县及特种区禁革民间陋习办法》,以“停柩不殡或不葬者”为民间陋习之一。规定:“凡人死棺殓后,最迟不得过三十六小时出殡。百日内应即下葬,久停未葬之柩,限二个月内清葬,违者依照左列规定分别办理:甲:有主柩(有家属或关系人员)应予强制执行。乙、无主之柩(无家属或关系人员)由当地政府会同慈善机关团体,负责送至公墓或义冢掩埋。其有姓名籍贯可考者,并代木沐 标识。”
[43] 竖造活动同样要考虑“年利”问题。如《洪氏锦囊》(泉州民间翻印本)曰:“欲用何煞利及太岁年,新基起厝则可,若修理则凶,原基起盖亦凶。若新基者动土平基、起基定磉、竖柱,用寄梁法,勿祝彩悬八卦,暂用油纸包梁,待大利年即开梁祝彩等事;而安门亦勿推正门枋,暂用大小扇,勿推正,勿订门鑧,勿贴红联,待大利年即推正等事。又水涵亦可连工开导,使水源有消纳之处,惟涵中之五谷安待大利年,即择吉日安之。又入宅用移居寄往从偏门肃静而入,勿入纸爆为妙。”
[44] 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六《风俗.漳州府》。
[45] 吴曾祺:《晋江黄氏古檗山庄记》,载《古檗山庄题咏集》,民国21年拓本,厦门大学图书馆藏。
[46] 民国《闽清县志》卷五《礼俗志》。
[47] 民国《大田县志》卷五《礼俗》。
[48] 民国《金门县志》卷十三《礼俗》。
[49] 此文录于各版本的洪氏通书。
[50]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同上引,第171-172页。
[51] 转引自黄一农:《通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