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键词: 明清时期  黄河下游  河道变迁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

  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然存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入涡。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大决,分为南北数股,北决占全河流量的十分之七,南决占十分之三。南决自中牟至开封县界分成二股:一股由颍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另外一支东出今商丘县南流至毫州也注入涡河。北决正流东经今原阳、封丘、开封、兰考、商丘等地,东趋徐州入运,大体即贾鲁故河的流向,也即汴道。又有在金龙口、黄陵冈等处决出,冲入张秋运河的一支。同年冬决向张秋的一支因金龙口水消沙积而淤塞,从次年开始黄河下游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汴、涡,颍三道,以汴道为干流,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白昂治河,在黄河北岸从阳武经封丘、祥符(在今开封)、兰阳(今兰考)、仪封(在今兰考东)至曹县筑一长堤,以防河水北决入张秋运河。此外,还堵塞决口,并疏浚入濉、入颍、入运诸道以分洪,这次治河后,不过二年,黄河又自祥符孙家口、杨家口、车船口和兰阳铜瓦厢决为数道,俱入运河,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大夏受命治河,他的治河方针基本上同于白昂而更加完备,采取北堤南分,疏浚汴道和入涡、入颍、入濉各分流,分减黄河水势,并在黄河北岸筑起长堤,从胙城(今延津北)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今菏泽)、曹县,抵虞城县界,“凡三百六十里,称为太行堤”,在太行堤之南还筑一道内堤,从于家店(今封丘荆隆宫西于店)经荆隆口(即荆隆宫)、铜瓦厢、陈桥抵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3]。这两条长堤筑起后,防止了黄河的北决,尔后,在正德至嘉靖前期黄河主要是多支分道南流和东流。

  明清豫鲁皖黄河下游变徙泛道示意图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