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六原则(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四、职业性原则
职业性原则指高职校园文化体现高职教育个性特征,这种特征突出体现在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培养上。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能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应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服务。高职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量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因而高职校园文化应该强调职业性特征。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与职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种准职业环境,这种准职业环境建设应落实在高职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应该融进更多具有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性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职业社会适应能力,为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条件。
五、创新原则
创新原则指对一切符合新的时代、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都要大力提倡,使之发扬光大、为己所用。高职院校基本上是从中专升格而成,只不过有的升格得早,有的升格得晚。总的说来,高职校园文化底蕴不足,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走入一个误区,有的是原来中专学校校园文化简单的延续,有的是对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复制。简单的延续,忽视了广大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对先进校园文化不断提高的要求;复制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点,导致水土不服,校园文化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创造和更新,它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应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文化的创新必须有现实的根基,这种根基就是现实生活中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新文化。如果没有新的文化来维护和养育,文化的创新是难以想象的,高职校园文化当然也不例外。校园文化创新的根基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同文化群体(校园文化)在秉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另一个是借助非同一文化群体(如社区文化)的“文化传播”,比如很多人强调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就是借助非同一文化群体的创新。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过程中,创新原则要求加强对其他文化(包括同类学校校园文化)影响的筛选,主动、理智地吸纳其中的优秀文化,有效融进其他优秀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宽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但在继承和创新中,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六、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强调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各要素作用,并与其他方面协调一致,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出整体的作用。
首先,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层次性特征。其层次性特征不仅表现在文化自身的层次性上,同时也表现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复杂性上。文化自身就存在高雅与通俗、先进与落后之分。校园文化主体的思想水平、智力发展程度、文化品味、专业方向、家庭条件以及个人的性格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比如从学生受教育背景来看,高职学生有的来自普通高中,有的来自对口录取的职业高中及中专,他们对校园文化的需求及所起作用是有区别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区分层次,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可选择性,引导人们在现有基础上共同进步。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单靠一两个主管部门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如果各部门之间从本位主义出发,对文化建设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各部门之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会出现相互矛盾,甚至相互消解已经取得的成果。高职院校领导在思考学院建设、办学模式、办学方向时,就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对校园文化进行长期规划和决策,作出统一合理的安排,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保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最后,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所构成。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物质文化,即体现于校内物质方面的文化层次,包括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条件以及校园环境和设施,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基础,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是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对师生员工行为起着同化和促进作用,使师生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熏陶。这“三位”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能割裂或片面孤立起来,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如果单打一或各自孤立地建设,将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其结果都不能有效地提高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总之,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才有可能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安藤尧雄,学校管理[M].马晓唐,佟顶力,译,北京:文
化教育出版社,1981.
[2]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
学出版社,2004.
[4]于晓阳,等,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向[M].哈尔滨:东北林
业大学出版社,2005.
[5]孔繁敏,等,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析清代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
下一篇:论吐蕃地支纪年与敦煌四部书的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