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点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论文摘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引起了一场关于我国应当以技术引进为主还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激烈争论。事实上,现阶段我国应当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投入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制度是保障。
   
  一、关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问题的争论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引起了一场关于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问题的激烈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目前应当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理由是:首先,技术引进是后发展国家“后发优势”的体现,我们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才能够在很多领域用几年的时间走完先行者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走完的道路。只有站在技术进步的最前沿,才有资格谈创新。学习是达到技术前沿最迅捷的途径,在落后的状态下固执地坚持独立“创新”,精神可嘉,头脑糊涂,结果会与愿望相悖。其次,不能把技术引进和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简单定义为因果关系,把二者对立起来。技术的引进不会降低只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为技术的引进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的前沿近了,而不是远了,只有达到最前沿了,才可能进行创新。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利用全球知识储备,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自主创新”提出了质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依靠技术引进和FDI(境外对华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们应当以自主创新为主、技术引进为辅。他们认为,我国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外资企业越来越严格地控制对华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对我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直接作用非常微弱。相反,对引进技术的依赖和跨国公司的垄断抑制了我国自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抑制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继续盲目地引进外资和技术,将会由于“路径依赖”的惯性导致我们在科技领域无可挽回的失败。他们指出,对全球化迷信的结果,就是强调以外国资本和技术弥补我们的“比较劣势”。而实际上,依靠技术引进和境外直接投资对提升本国的科技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有限。实践一再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不进来的。我们只有掌握了自主的开发能力,才会在国际竞争中有自己的话语权,才不会受制于人。如果没有自主开发,即使在引进技术的时候,往往也是处在被动的地位。
  
  二、现阶段应当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主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都忽略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过程,即我国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过程。按照中央的安排,这一过程将持续15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关键的问题不是以技术引进为主还是以自主创新为主,而应当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不应当是技术引进多一点还是自主创新多一点,而是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不是得到了增强和提高,这才是最重要的。过去的几十年,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以技术引进为主。我们本来应当在大量引进技术的同时做好学习、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不断培育和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我们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引进中重硬件、轻软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我们不但没有培育出自主创新能力,反而越是引进越是懒得创新,形成了对外国技术依赖,进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党中央国务院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后,我们毫无疑问应当是以自主创新为主。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又不是一件可以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的简单的事情,因此,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做到以自主创新为主。那么在从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培育和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我们国家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是否能够顺利跨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还可以从我们和其他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比较中得到证明。经过二次大战的破坏和打击,日本在战后初期成了世界有名的“乞丐国家”,绝大部分工业生产设备陈旧,科学技术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20-30年,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为了摆脱落后的局面,日本向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据统计,日本在经济成长期(1950-1980年)30年间的技术引进金额为115.98亿美元。通过技术引进,在短短几十年时间,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与美欧形成世界经济中三足鼎立之势。20世纪80年代初,通产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委托日本技术经济学会(JATES)所作的一项关于日本产业实际技术水平的调查指出,在43个主要技术领域,日本的水平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美国商务部在随后的调查报告中也指出,在已产业化的主要产业技术方面,日本比美国优越的达到65%以上,比欧洲优越的更超过了80%。1979-2006年的28年间,我国引进的技术项目达到近9万项,合同金额超过2200亿美元,是日本1950-1980年30年技术引进花费的10倍以上,但是,我国的技术引进却没有取得像日本那样的效果。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用技术成就指数(这一指数直接反映了各国参与技术创新状况的能力,体现了一国的创造技术、传播技术和培养人才的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对72个国家进行排序评价,我国名列第45位,属“技术的积极采用者”。报告中显示,我国不仅对美国、日本等国有差距,而且与西班牙、捷克也存在差距,甚至马来西亚、墨西哥、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技术水平也优于我国。为什么日本花费了115.98亿美元的技术引进费用,技术水平就“赶美超欧”,从“乞丐国家”一跃成为全球一流的发达国家,而我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用了10倍于日本的花费,却仍然处于“技术的积极采用者”的地位,平均技术水平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战后,虽然日本的国民经济受到毁灭性打击,物质基础被摧毁了,但是大批工业技术和图纸以及一大批科技人才并没有丧失,并且日本非常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这为战后日本技术引进并消化吸收外国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和人才基础。因此,自主创新能力是日本能从战争的废墟上迅速恢复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韩国的科技和经济振兴同样是建立在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之上。上世纪60年代,韩国和我国工业水平相差不多,甚至很多产业起步比我国晚,但韩国在引进技术后,非常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虽然韩国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我国一个省,但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我国的40%。韩国的半导体、汽车、钢铁、核电及微电子产业,起步阶段都比我国晚。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已部署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但现在,韩国已掌握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韩国一靠引进,二靠生产,三靠出口,而我国则是引进引进再引进。我国生产红旗牌汽车时,韩国还没有汽车产业,美国高通公司总裁曾扬言:“如果韩国能做成汽车,我就能用手指头点燃蜡烛!”9年后,韩国真的生产出自己的汽车,并在此后的一年就实现了整车出口。在核电方面,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之时,韩国还没有掌握核技术,现在已建立20多个核电厂。我国与韩国的差距同样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差距。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