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中的中外时间取向差异(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在西方社会中,学生可以对他们的老师直呼其名,这在尊师重教的中国是不可取的,因为直呼其名就意味着双方可以“平起平坐”,就无法显示出教师应有的崇高而受人尊敬的地位了。在家中也是一样,西方的小孩大都可以对他们的父母亲和亲戚中的长辈直呼其名,但在中国,即使是最淘气的小孩也不敢那样称呼,因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是不容违背的。
(三)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不同的时间取向会影响人们的娱乐爱好。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使中国人对过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向往,这可以从人们对历史剧和电影的钟爱上得以体现,如《三国演义》、《康熙王朝》、《鸦片战争》等。有些历史题材被一遍又一遍地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而且总有观众乐此不彼。可以说这些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迎合了中国观众过去倾向的心理时间观。类似的,美国人的未来取向也体现在他们大量的科幻作品上,如《星球大战》(Star Wars),《未来水世界》(The Future Water World),《异形人》(Alien)等。
中国人的过去取向还体现在他们喜欢记日记,他们会习惯性地往后看看,重视过去的经历并喜欢沿用过去一贯的做法,所以他们是“经验(经历)驱动”的。孔子就曾劝导人们每日都须“三思”。与中国人的“经验(经历)驱动”相反的是美国人的“计划驱动”。美国人不太习惯像中国人那样花许多时间在回顾过去上,但他们对制订计划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回顾过去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展望未来,对未来作好打算和计划才是明智之举。他们认为未来是具体而实实在在的,因此也就难怪在美国会有历时100年的债务抵押,以及200年的判刑了。
此外,中国的“清明节”和祭祖等习俗也反映了中国人对祖先、对过去的眷恋和尊重。在工作和生活中,中国人也比美国人更加注重档案、户口、家谱和籍贯等与人的过去历史有关的信息。
中外不同时间取向形成的原因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物质形态交替的序列。时间具有客观性和可感知性,人的时间观念是对于客观时间的反映和认识。从历史和认识的角度讲,人类对于时间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认为自己是“信而好古”,因此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借研究过去以指导现在和将来。其次,我国古代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在古代“一仍惯用”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标新立异往往会被斥为离经叛道。此外,性本善论也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因此,中国人重视和眷恋过去,做事喜欢引经据典,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追本穷源,循规蹈矩。
深深扎根于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梦想”(American dream)对美国人的未来取向时间观是不无作用的。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汇集了世界上各色人种,他们怀着美好的憧憬,渴望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抱负,相信美好的未来总存在于不久的“未来”。此外,美国人的时间取向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分不开的。在美国,基督教占着统治地位,基督教提倡人们相信未来,相信上帝会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之初犯了原罪,失去了乐园,堕落到万恶的现世上来受苦受难,因此回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能有希望。这也促成了美国人一切向前看的未来取向时间观。
所谓过去取向、未来取向的差别只是程度之异、轻重之别而已,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本文对中西文化时间观差异的比较,并非要判定孰优孰劣,而是要帮助我们了解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因时间观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枚不胜举。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唯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不殆”,只有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才会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下一篇:庄子的艺术境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