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之二)(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尔哈赤评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孙文良与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陈涴《皇太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周远廉与赵世瑜《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全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陈作荣与赵毅《多尔衮评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杨学琛与周远廉《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李治亭等《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张晋藩与郭成康《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赵铎《清开国经济发展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王钟翰《满族简史》(中华书局,1979年)、李燕光等《满族通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等《盛京刑部原档(清太宗崇德三年至崇德四年)》(群众出版社,1985年)、季永海与刘景宪《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辽沈书社,1988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李林《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197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译《满文老档》(中华书局, 1990年)、李林《汉译满文旧档》(辽宁大学出版社,1979 年)、刘厚生《旧满洲档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初史料丛刊》(70年代末至80年代)、潘喆等《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991年)等著作,以及蒋秀松、王佩环、陈安丽、从佩远、张云樵、李澍田、李景兰、蔡美彪、郑天挺、魏鉴勋、白新良等撰写的有关论文。深入地论述了女真与满族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风习、杰出人物事迹与贡献,以及女真各部的情况、满族的统一等,并整理、介绍了有关史料。关于蒙古族,出版有薄音湖等《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白翠琴《瓦刺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杨绍猷《俺答汗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等著作,以及乌日娜、蔡美彪、葛永年、李漪云、樊保良、乌兰、马汝珩、蔡志纯等撰写的有关论文,对蒙古族的经济状况、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北元、十六世纪的土默特部、以往研究甚少的瓦刺等,分别进行探讨。关于藏族,以人物研究成绩最为突出,对政治、法律、社会发展及宗教等也作了不少研究,主要成果有王尧与褚俊杰《宗喀巴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曾国庆与郭卫平《历代藏族名人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等著作,以及《中国藏学》、《西藏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等杂志所发表的有关文章。关于其他各族,出版有江应梁《百夷传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秦良玉史研究编纂委员会《秦良玉史料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胡庆钧《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白寿彝《回族人物志(明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等专著,以及许多有关论文,研究所及,包括锡伯、朝鲜、畲、瑶、黎、壮、苗、傣、纳西、傈僳、土家、彝、回等族的分布、社会经济、文化贡献和杰出人物等。关于明政府的民族政策以及实行的茶马互市和土司制度,发表有陈梧桐、赵毅、姚继荣、林延清、吴仁安、石蓥、粟冠昌、吴永章、谢永雄、苏建灵、张雄、彭英明、古永继等撰写的有关论文,以及刘淼《明代茶业经济研究》等专著,充分肯定了明政府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巩固、发展多民族统一国家上的积极作用,也分析了其局限性和失策之处,论述了实施茶马互市制度的初衷、客观影响、具体规定和执行的实态,就明代各地土司的分布、特色、历史作用等,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关于明朝政府及汉族与满族的关系,明清和战研究仍然甚多,出版有孙文良等《明清战争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等专著,以及滕绍箴、李治亭、李鸿彬、张玉兴、张德信、王思治、关文发等撰写的有关论文,深入探讨了明清战争的原因、性质、意义以及各战役的具体情况,引人注目的是改变了过去是明非清的一统局面。此外,朱诚如等还就清朝入关前对汉族的政策等撰写了论文。关于明政府及汉族与蒙古族的关系,发表有吴量恺、胡钟达、陈守实、蔡志纯、曹永年等撰写的有关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两者的和战、经济文化交流、明朝对蒙古的政策等,提出了团结、友好是明代蒙汉关系主流等有价值的新论点。关于明政府及汉族与藏族的关系,出版有邓锐龄《元明两代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一册(元明)(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等专著,以及吴钧、阿沛·阿旺晋美、牙含章、杜常顺、石硕等撰写的论文,论证了明朝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尹伟光等撰文探讨了明朝对甘青藏区的管理等。关于明政府及汉族与其他各族的关系,蒋炳剑、苏建灵等撰写的有关论文,论述了汉族与畲族、壮族、瑶族、土家族等的融合和友好交流。关于其他各族间的相互关系,马寿千、郭成康、杨庆镇等撰写的有关论文,对满蒙、满藏、蒙藏等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中外关系方面,存在着明政府对外政策、中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中日关系、中西关系等几个研究热点,其研究虽非始于这一时期,但研究的角度、重点等多不同于以往,达到了新的高度。加之其他有关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从而构成了中外关系研究的新高潮。这一新高潮之所以出现,主要当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实行了对外开放方针的影响。关于明政府对外政策,陈梧桐、陈尚胜、晁中辰、徐明德等撰写的有关论文在全面分析明政府对外政策的同时,着重分析了其时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影响等。关于中外贸易,出版有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等专著,以及杨翰球、陈尚胜、晁中辰、田培栋、朱亚非、范金民、任鸿章、沈定平、陈学文、沙丁等撰写的有关论文,论述所及包括朝贡贸易、海外贸易、市舶司制度、商品种类、中日贸易、与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的贸易等。关于郑和下西洋,出版有范中义和王振华《郑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1982年)、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等《郑和下西洋》(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5年)、《郑和史迹文物选》(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及与南京郑和研究会等编辑的几本有关论文集、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1985年)、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等《新编郑和航海图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郑鹤声与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三册(齐鲁书社,1980—1989年)、刘重日与周绍泉《郑和家世资料》(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等著作,以及周积明、范金民、陈尚胜、田培栋、庄为玑、谢方、晁中辰等撰写的有关论文,总结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提出了郑和航海何以没有导致中国人去完成地理大发现等新问题,在郑和生卒时间及出使经历等方面提出了新见解。关于中日关系,出现了对倭寇性质的热烈争论。戴裔煊《明代嘉隆间的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以及陈抗生、林仁川等撰写的有关论文,认为嘉靖年间的倭寇海盗运动,是东南沿海人民进行的反海禁斗争。但郝毓楠、陈学文等仍坚持传统的看法,认为抗倭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封建领主与海盗掠夺的战争。正面评述及赞颂抗倭人物的论著仍不断发表,其中有阎崇年《戚继光研究论集》(知识出版社,19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