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满”革命与国史重建(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因此,國粹派的最大成就也是學術。
同時,陶成章在東南亞創辦《教育今語雜誌》,也刊登了大量國粹派的文章。陶成章認為:「環球諸邦,興滅無常,其能屹立數千載而永存者,必有特異之學術,足以發揚其種性,擁護其民德者在焉。」74可見,該雜誌也是「以保存國故,振興學藝」75為宗旨,宏揚民族文化。其中所涉及的內容包括:中國文字學、群經學、諸子學、中國歷史學、中國地理學和中國教育學,等等。
雖然,國粹派已不同於以往的文化頑固派,不再視儒學為中國文化的全部,也不再以恢復和發揚儒學為最高理想。他們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加以發掘,結合時代特點,重塑近代中國文化。但是,狹隘的漢民族主義意識,又大大消融了革命者的民主性和進步性。而且,中國的國粹派不願放棄的「國學」,更多的還是指「儒學」。他們認為「國魂者,原於國學者也。……而國學又出孔子者也。……倡國魂而保國學者,又曷能忘孔子哉!」76他們還一再強調儒學的本義是反對專制政權的,只是被封建統治者利用了而已。所以他們呼籲要恢復儒學的本來面貌,重新建立中國的「國粹」:「保全國學,……然尤當亟思改良,不為守舊,俾合於今日情勢,而使必不可滅。」77也就是說,「黃帝堯舜湯文武周公孔子之學,猶足以長存。」78由此不難理解的是,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劉師培辦《國故月刊》以對抗新文化。
總之,中國漢民族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共同的傳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共同生活在東亞大陸廣袤的土地上,經常有民族爭端和民族戰爭發生,所以漢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大漢族主義的「華夷之辨」,它的區分標準主要不是血緣和地域,而是文化的差異。同時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處於文化中心地位的華夏文化一直未受到外來文化強有力的衝擊,而是不斷地「同化」侵入中原的少數民族,這就更加強了漢族固有的文化優越感。國粹派面對自己民族燦爛的古代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學術傳統,就會不自覺地產生歷史負罪感。章太炎惶惶然,謂以「國故民紀,絕於余手,是則余之罪也」。79而且,他們更把「傳統學術」和「國學」看作立國的根本,是關係民族存亡的頭等大事。「學亡則國亡,國亡則亡族」80;「國粹存則其國存,國粹亡則其國亡。」81正是由於如此強烈的文化守成心理,才促使他們不惜毀家傾產去辦刊物,窮困潦倒中仍堅持講中國的傳統學術。他們的愛國熱腸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但是,他們又很容易為傳統文化中心的保守性所牽制,從而偏離原來預想的軌道。
五 結 語
革命派所述歷史都是以漢族史為中心,這與中國傳統的正統觀有著緊密的聯繫。這種局面實際上延續到了建國以後的很長一個時期。民族史學者劉先照先生曾著文批評這一現象,「古代民族如匈奴、突厥、契丹(遼)、女真(金)、蒙古(元)、滿(清)等族所建國家,是『中國』還是『外國』?建國以前,史學界佔統治地位的觀點,把他們作為『外國』。建國以後,用新的觀點看問題,大多數同志都把它們作為中國國內民族了。但現在把它們看作『外國』的觀點的影響存在,而且甚大。……例如一九八○年再版的一本有名的通史就不止一次地說:蒙古『侵入中國』。最近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送的一篇小說也說是『蒙古人侵略中國』。有的同志還堅持認為,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等是『外族和外國』。這種觀點不能說是正確的。」82所以,姜義華教授說:「真正的中國通史,應該是中華民族(56個民族)共同的歷史,而不僅是漢族通史。」83
其實,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以後,新的類型的民族也產生了。比如「中華民族」、「美國民族」,這些民族大都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可以說本身也即政治的產物。 「政治民族」只是民族與政治相聯繫的方式,或者說是民族在現代世界中賴以生存的外殼。在政治民族體內,往往包含著不同的文化民族,也就是說存在著不同的民族文化。雖然,民族國家也一直在國內加強政治民族認同的宣傳和「締造」,從而強化一個國家民族的形態。但這在目前的情況下,是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的。而且,他的必要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正如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泰納講座上所說:「我把自己從事民族研究的體會寫出來,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這個概念來解釋中國民族研究中的歷史和文化特徵。我的用心其實十分簡單,就是試圖指出,在新的國家建設當中,我們必須注意到民族與民族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那種『和而不同』的關係。」84
註 釋
1 參見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 還有一些文獻把東夷族的首領──如少昊,以及某些北方戎狄族──如犬戎,也說成是黃帝的後裔。(《世本》:「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山海經·大荒北經》:「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因此,直到當代,仍有學者把黃帝當成華夏族或漢族的祖先,大部分人則認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3 《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頁。
4 太平洋客(歐榘甲):〈新廣東〉,《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306頁。
5 〈黃史〉,《國粹學報》1905年2月,第9頁。
6 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船山全書》第12冊,岳麓書社1992年版,第501頁。
7 同上,第534頁。
8 〈中夏亡國二百四十年紀念會書〉,《章太炎全集》第4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9頁。
9 歐榘甲:〈新廣東〉,《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273頁。
10 〈軍國民教育會紀事〉,軍國民教育會1903年自印本。轉引自李喜所:《近代中國的留學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頁。
11 馮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10頁。
12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670頁。
13 同上,第763~764頁。
14 同上,第722頁。
15 《劉師培辛亥前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5頁。
16 陳天華:〈《猛回頭》黃帝肖像後題〉,見《猛回頭·警世鐘》,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頁。
17 同上。
18 《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98頁。
19 季子:〈革命其可免乎〉,《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60頁。
20 〈革命製造廠〉,《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78頁。
21 漢駒:〈新政府之建設〉,《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80頁。
22 壯遊:〈國民新靈魂〉,《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76頁。
23 書屢:〈教育會為民團之基礎〉,《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50頁。
24 許之衡:〈讀「國粹學報」感言〉,《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第49頁。
25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722頁。
26 柏明、李穎科:〈黃帝與黃帝陵〉,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頁。
27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721頁。
28 宋教仁:〈漢族侵略史·敘例〉,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6頁。
29 有說來自埃及;有說來自中亞細亞;有說來自土耳其斯坦之西南和闐之俄亞希斯;有說來自印度;還有說來自印度支那半島;赫胥黎則主張來自亞美利加大陸或美洲北部。
30 繆鳳林:〈中國民族西來辨〉,原載《學衡》第37期。見朱慶葆主編:《南京大學百年學術精品·歷史學卷》,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頁。
31 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上冊),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頁。
32 〈攘書·華夏篇〉,李妙根編選:《國粹與西化──劉師培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5頁。
33 白話道人(林懈):〈國民意見書·序論〉,《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892頁。
同時,陶成章在東南亞創辦《教育今語雜誌》,也刊登了大量國粹派的文章。陶成章認為:「環球諸邦,興滅無常,其能屹立數千載而永存者,必有特異之學術,足以發揚其種性,擁護其民德者在焉。」74可見,該雜誌也是「以保存國故,振興學藝」75為宗旨,宏揚民族文化。其中所涉及的內容包括:中國文字學、群經學、諸子學、中國歷史學、中國地理學和中國教育學,等等。
雖然,國粹派已不同於以往的文化頑固派,不再視儒學為中國文化的全部,也不再以恢復和發揚儒學為最高理想。他們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加以發掘,結合時代特點,重塑近代中國文化。但是,狹隘的漢民族主義意識,又大大消融了革命者的民主性和進步性。而且,中國的國粹派不願放棄的「國學」,更多的還是指「儒學」。他們認為「國魂者,原於國學者也。……而國學又出孔子者也。……倡國魂而保國學者,又曷能忘孔子哉!」76他們還一再強調儒學的本義是反對專制政權的,只是被封建統治者利用了而已。所以他們呼籲要恢復儒學的本來面貌,重新建立中國的「國粹」:「保全國學,……然尤當亟思改良,不為守舊,俾合於今日情勢,而使必不可滅。」77也就是說,「黃帝堯舜湯文武周公孔子之學,猶足以長存。」78由此不難理解的是,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劉師培辦《國故月刊》以對抗新文化。
總之,中國漢民族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共同的傳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共同生活在東亞大陸廣袤的土地上,經常有民族爭端和民族戰爭發生,所以漢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大漢族主義的「華夷之辨」,它的區分標準主要不是血緣和地域,而是文化的差異。同時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處於文化中心地位的華夏文化一直未受到外來文化強有力的衝擊,而是不斷地「同化」侵入中原的少數民族,這就更加強了漢族固有的文化優越感。國粹派面對自己民族燦爛的古代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學術傳統,就會不自覺地產生歷史負罪感。章太炎惶惶然,謂以「國故民紀,絕於余手,是則余之罪也」。79而且,他們更把「傳統學術」和「國學」看作立國的根本,是關係民族存亡的頭等大事。「學亡則國亡,國亡則亡族」80;「國粹存則其國存,國粹亡則其國亡。」81正是由於如此強烈的文化守成心理,才促使他們不惜毀家傾產去辦刊物,窮困潦倒中仍堅持講中國的傳統學術。他們的愛國熱腸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但是,他們又很容易為傳統文化中心的保守性所牽制,從而偏離原來預想的軌道。
五 結 語
革命派所述歷史都是以漢族史為中心,這與中國傳統的正統觀有著緊密的聯繫。這種局面實際上延續到了建國以後的很長一個時期。民族史學者劉先照先生曾著文批評這一現象,「古代民族如匈奴、突厥、契丹(遼)、女真(金)、蒙古(元)、滿(清)等族所建國家,是『中國』還是『外國』?建國以前,史學界佔統治地位的觀點,把他們作為『外國』。建國以後,用新的觀點看問題,大多數同志都把它們作為中國國內民族了。但現在把它們看作『外國』的觀點的影響存在,而且甚大。……例如一九八○年再版的一本有名的通史就不止一次地說:蒙古『侵入中國』。最近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送的一篇小說也說是『蒙古人侵略中國』。有的同志還堅持認為,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等是『外族和外國』。這種觀點不能說是正確的。」82所以,姜義華教授說:「真正的中國通史,應該是中華民族(56個民族)共同的歷史,而不僅是漢族通史。」83
其實,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以後,新的類型的民族也產生了。比如「中華民族」、「美國民族」,這些民族大都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可以說本身也即政治的產物。 「政治民族」只是民族與政治相聯繫的方式,或者說是民族在現代世界中賴以生存的外殼。在政治民族體內,往往包含著不同的文化民族,也就是說存在著不同的民族文化。雖然,民族國家也一直在國內加強政治民族認同的宣傳和「締造」,從而強化一個國家民族的形態。但這在目前的情況下,是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的。而且,他的必要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正如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泰納講座上所說:「我把自己從事民族研究的體會寫出來,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這個概念來解釋中國民族研究中的歷史和文化特徵。我的用心其實十分簡單,就是試圖指出,在新的國家建設當中,我們必須注意到民族與民族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那種『和而不同』的關係。」84
註 釋
1 參見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 還有一些文獻把東夷族的首領──如少昊,以及某些北方戎狄族──如犬戎,也說成是黃帝的後裔。(《世本》:「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山海經·大荒北經》:「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因此,直到當代,仍有學者把黃帝當成華夏族或漢族的祖先,大部分人則認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3 《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頁。
4 太平洋客(歐榘甲):〈新廣東〉,《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306頁。
5 〈黃史〉,《國粹學報》1905年2月,第9頁。
6 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船山全書》第12冊,岳麓書社1992年版,第501頁。
7 同上,第534頁。
8 〈中夏亡國二百四十年紀念會書〉,《章太炎全集》第4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9頁。
9 歐榘甲:〈新廣東〉,《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273頁。
10 〈軍國民教育會紀事〉,軍國民教育會1903年自印本。轉引自李喜所:《近代中國的留學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頁。
11 馮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10頁。
12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670頁。
13 同上,第763~764頁。
14 同上,第722頁。
15 《劉師培辛亥前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5頁。
16 陳天華:〈《猛回頭》黃帝肖像後題〉,見《猛回頭·警世鐘》,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頁。
17 同上。
18 《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98頁。
19 季子:〈革命其可免乎〉,《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60頁。
20 〈革命製造廠〉,《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78頁。
21 漢駒:〈新政府之建設〉,《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80頁。
22 壯遊:〈國民新靈魂〉,《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76頁。
23 書屢:〈教育會為民團之基礎〉,《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550頁。
24 許之衡:〈讀「國粹學報」感言〉,《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第49頁。
25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722頁。
26 柏明、李穎科:〈黃帝與黃帝陵〉,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頁。
27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721頁。
28 宋教仁:〈漢族侵略史·敘例〉,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6頁。
29 有說來自埃及;有說來自中亞細亞;有說來自土耳其斯坦之西南和闐之俄亞希斯;有說來自印度;還有說來自印度支那半島;赫胥黎則主張來自亞美利加大陸或美洲北部。
30 繆鳳林:〈中國民族西來辨〉,原載《學衡》第37期。見朱慶葆主編:《南京大學百年學術精品·歷史學卷》,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頁。
31 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上冊),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頁。
32 〈攘書·華夏篇〉,李妙根編選:《國粹與西化──劉師培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5頁。
33 白話道人(林懈):〈國民意見書·序論〉,《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892頁。
上一篇:用现代史学眼光审读《水浒传》
下一篇:邓红《王充新八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