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比较研究(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的纽带,提出“非欧洲人研究欧洲”的口号,于1987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第一届跨文化国际研讨会,宣布“双向文化人类学”(Reciprocal Anthropology)的诞生。他们认为:“文化的沟通是一种相互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而那些顽固地站在欧洲文化的立场来审视和评估非欧洲文化、宣扬欧洲文化沙文主义的“单向文化人类学”正是相互认识和承认的一大障碍。该组织的第一件事是邀请非欧洲人去欧洲实地考察,去点评欧洲文化。而参加“双向文化人类学”活动的学者的学科背景广及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神学、音乐和绘画艺术、建筑设计、符号学、数学、生物学等等。继第二、第三届分别于1988年、1989年在意大利罗马、比利时举行之后,第四届跨文化国际研讨会已于1991年3月初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总议题是东西文化间的相互认识(A Transcultural Approch to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East and West),欧洲跨文化研究会以“双向认识的策略”为中心,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 当年与会的学者有从语言、文学、音乐、历史、宗教、哲学、社会、人类学乃至自然科学等不同侧面,就东西文化交流中共同关心、涉及跨文化研究方法论、思维模式、认识导向、个体观与整体观、东西艺术特征分殊,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翻译的文化景景、语言与社会生活变迁等问题展开讨论。 它对我国从事跨国、跨地区、跨群体文化研究并以“双向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去取代“单向文化人类学”的指导起着推动的作用。 
三、 余 论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哈维兰(William A Haviland)严肃地指出:“理想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应该产生于广泛的比较研究基础之上的。跨文化研究者考察世界性实例为的是探讨他们对文化现象的解释是否能广泛运用于全世界。” 这一段具有指导意义的话,是值得我们牢牢记取的。近百年来文化人类学发展史表明,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不但是文化人类学工作者自身在田野调查访问以至室内整理研究过程中研究人类群体文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像上文粗略地介绍过一样,这种方法也得到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认同和使用。 
但是,应该承认,在我们的队伍中,有的人有意无意地割断我国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发展史,既不承认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历史作用和今天的地位,又给这种研究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前者出现在近年出版的一本“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人员必读的基本著作”的“修订本”上,即在实地调查方法和文化研究专章,完全没有文化比较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地位。后者则发生在1991年3月上述欧洲跨文化研究会在我国南方以双向认识的策略为中心议题的国际会议前夕。当时,有一位从事民族学教学和研究多年的教师竟然把跨文化比较研究诬之为“殖民主义的东西”,真是不可思议。 
如何消除上述某些人的偏见和设置的框框?万应的良方是没有的,我想,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尊重历史、尊重科学才是最好的出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志资料丰富多彩,成文的史料地志之类数以千万计,以上引HPAF档案库不同的倒是未经精心整理分散于各省、市、自治区研究与教学等单位而己。比方说,以亲属制度为例,距今15年前有一位学者研究我国鄂温克式亲属制与摩尔根列举的类型不同 ,可以设想,如果我国从事原始社会史的民族学家与民族语言学家通力合用,按专题注意收集、分类资料,深入比较研究,我深信他们能够创建出亲属称谓图式也会在摩尔根和默多克成果之上。 
我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我们。可以预见,我国众多的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民族学工作者继续发挥跨文化比较研究在解剖民族社会历史面貌的同时,为人类学本土化,现代化建设同样发挥解剖和先导作用。 



1 John Lubbock 1965 Pri-Historic Times, as Illstrated by Ancient Remains and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Modern Savages. London: Williams and Norgat. P. 416. 转引自M. Harris 1968 The Rise of the Anthropological Theory –A History of Theories of Culture. Harger and Row, Publishers. P P. 151~152. 
2 [美]E.哈奇著,黄应贵,郑美能编译,张纪新,张莉校《人与文化理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27页。 
3 原是生物上的术语,意思是不同的生物表现出同类的形态来适应进化。在文化人类学上指各种不同类文化中产生和表现类似的文化特质。 
4 Franz Boas 1896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omparation Comparative Method of Anthropology". Science, Vol.4 P.903。转引自黄文山著《文化学体系》,第七章文化学的方法,台北中华,1971年1月二版。 
5 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08页。 
6 金克木著:《比较文化论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6月一版,192~215页。又收入作者《文化卮言》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 这一观点策略,据笔者所知是当代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倡导的,他在1975年8月出版的台北《中央月刊》第七卷第10期以《浅说宗教社会学》为题提出泛文化比较研究这一方法的。1996年又以《宗教泛文化比较研究》为题选入李亦园著《人类学的视野》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版。 
8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中译名有:“跨文化比较研究”、“跨越文化研究”、“交参文化研究”等等,台湾人类学者较多译作“文化比较研究”。 
9 H.Russell Bernard 1994 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2ed. Edition. Unobtrusive Observation Pp. 343; Appendix C: Codes From the Outline of Cultural Materials (1971) Pp.519 =-528. Sage Publications, Inc. U.S.A. 
10 张广勇:《从文明中心到全球文明的世界史——(全球通名)中译本导言》,见[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金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1月版,48页。 
11 李达三著:《比较文学之新方向》,台北联经,1984年2月版。 
12 乐黛云:《序》,泰特罗讲演、王宇根等译:《本文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3 马伯英著:《中国医学文化史》第二十二章医学的跨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14 王宾:《文化双向的认识策略问题——代序》,王宾、阿让•热•比松主编:《狮在华夏——文化双向认识的策略问题》,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 
15 王宾、阿让•热•比松主编:《狮在华夏——文化双向认识的策略问题》,共收入这次会议的论文31篇。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 
16 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27页。 
17 李松生:《鄂温克式亲属制的特点和意义》,《史前研究》1984年第2期;《从鄂温克亲属制的几种形态探讨血缘家族的形成》,《人类学论文选集(第一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