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学批评历史方法的涵义问题(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5][6][7][8][9][10][32][33][37][39][40][43][45][46][49] 巴赫金全集[M].第四卷,第530页,第315页,第381页,第2页,第339页,第379页,第405页,第346-347页,第273页,第277页,第274页,第320页,第368页,第366页,第365页.
[11] A·E·泰勒,苏格拉底[M].周濂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82-93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M].中的“现象”论,胡塞尔的现象学都与这个问题有关系。傅有德等.现代犹太哲学[M].第二、三、四及第六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 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M].王佩莉泽.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154-156页.
[13]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12、33页.
[14] 此处借用英国历史学家丹尼斯·史密斯的术语,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2页(“第一次浪潮”)。雷蒙·阿隆将其视为一种“哲学社会学”,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111页。卡尔·波普尔把历史主义同“思辨的社会学”视为同义语,历史主义贫困论[M].何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赖特·米尔斯称其“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尝试”,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2l页.
[15] 参见钱中文先生的精要概括和阐述,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25-136页。
[16][19]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六、七、八章、第153页。
[17][18]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6页、第18页。
[20]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理论的认识论”之关系有很清晰的梳理。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20-56页。
[21] 这个问题可以从近来文学史理论的论争中见出一斑,如吴炫先生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一语的尖锐批判和倡导文学史写作的“个性化”,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深层意义。吴炫: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22]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7页.
[23][25]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M].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6页,第8-10页.
[24] 详见赖特·米尔斯对二战以后成为美国社会学主流的“抽象经验主义”的批判。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三联书店,第79页.
[27] 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81页.
[28]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第一卷,杨岂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第35页.
[29]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B855、B856,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572、573页.
[30] 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第417-421页.
[31]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1).第32-40页.
[34] 巴赫金全集 第一卷,第362页.
[35][47] 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第140页,第283页.
[36]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第39页.
[38][39][48] 巴赫金全集 第三卷,第471页,第119页,第204页.
[42]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0] 宁宗一先生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在小说、戏曲、讲唱文学方面所遭遇的尴尬有透彻的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第15页以后。
[51] 杜维明.一阳来复,第81条,“礼的他人性与内在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第166页.
[52]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第352页.
[53][54] 葛瑞汉.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M].程德祥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第17页,第7页.
[55] 饶宗颐:澄心论萃,第49、50条,“修辞学与语意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20页.
[56] 参见叶维廉先生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探讨。中国诗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140页.
[11] A·E·泰勒,苏格拉底[M].周濂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82-93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M].中的“现象”论,胡塞尔的现象学都与这个问题有关系。傅有德等.现代犹太哲学[M].第二、三、四及第六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 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M].王佩莉泽.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154-156页.
[13]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12、33页.
[14] 此处借用英国历史学家丹尼斯·史密斯的术语,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2页(“第一次浪潮”)。雷蒙·阿隆将其视为一种“哲学社会学”,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111页。卡尔·波普尔把历史主义同“思辨的社会学”视为同义语,历史主义贫困论[M].何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赖特·米尔斯称其“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尝试”,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2l页.
[15] 参见钱中文先生的精要概括和阐述,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25-136页。
[16][19]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六、七、八章、第153页。
[17][18]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6页、第18页。
[20]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理论的认识论”之关系有很清晰的梳理。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20-56页。
[21] 这个问题可以从近来文学史理论的论争中见出一斑,如吴炫先生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一语的尖锐批判和倡导文学史写作的“个性化”,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深层意义。吴炫: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22]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7页.
[23][25]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M].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6页,第8-10页.
[24] 详见赖特·米尔斯对二战以后成为美国社会学主流的“抽象经验主义”的批判。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三联书店,第79页.
[27] 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81页.
[28]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第一卷,杨岂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第35页.
[29]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B855、B856,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572、573页.
[30] 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第417-421页.
[31]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1).第32-40页.
[34] 巴赫金全集 第一卷,第362页.
[35][47] 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第140页,第283页.
[36]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第39页.
[38][39][48] 巴赫金全集 第三卷,第471页,第119页,第204页.
[42]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0] 宁宗一先生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在小说、戏曲、讲唱文学方面所遭遇的尴尬有透彻的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第15页以后。
[51] 杜维明.一阳来复,第81条,“礼的他人性与内在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第166页.
[52]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第352页.
[53][54] 葛瑞汉.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M].程德祥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第17页,第7页.
[55] 饶宗颐:澄心论萃,第49、50条,“修辞学与语意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20页.
[56] 参见叶维廉先生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探讨。中国诗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