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明史研究概况(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国史河渠志》、杨继礼《皇明后纪妃嫔传》、陈懿典《庙祔十五王传》、《七太子传》、《汉庶人传》等。此外,南炳文《〈万历起居注校勘记〉考述》(《南开学报》4期),对民国稿本《万历起居注校勘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本书的作者及撰写时间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杨艳秋《朱国祯〈皇明史概〉考析》(《南开学报》1期)对《皇明史概》一书的编纂、体例与内容、史学价值以及作者朱国祯的史学思想作了全面的分析。谢贵安《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纂修考述》(《史学史研究》2期)则对明代正规的十三朝实录以外的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的修纂作了考察,指出,这些实录对于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和明代史学史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杨绪敏《明清辩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99年4期),认为明清时期是辨伪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多方面详细论述了这一时期辨伪学的成就及影响。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辨伪学不仅有理论性的探讨,实践中多探索和创新,功绩卓著,影响深远。

  在世纪之交的时期,关于明史研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回顾总结与展望之作。如颜晓红、方志远《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明清城镇及城乡商品经济研究的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99年4期),陈长刚《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回顾(1991-1997)》(《中国史研究动态》99年7期)等,分别对各自领域在80、90年代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而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南炳文所作《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历史研究》2期)。作者把百年来的明史研究分为本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建立后的17年,“文革”,与八十年代初以来这“三个阶段和一个非常时期”,从史学理论,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各阶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说,百年来明史研究的成就,首先是史观的进步,即唯物史观在明史研究中的运用,使明史研究成为科学;再者,是研究领域和角度的空前拓展;此外,在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也取得了很大收获。百年来的明史研究状况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足以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另外,百年来明史研究的进步,与正确公平的史学评论的开展,与中外史家互相交流息息相关。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相信学人自觉的反省必然为下个世纪的明史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