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范式概念,从论文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分析,可以观察到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可以构成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的范式差异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中,相对于民族实体的客观要素的研究而言,对于民族心理等主观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理论上对民族共同体性质和特点、对民族之间的关系、对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评价等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这一状况逐渐得到改变,对民族主观方面的研究开始增多,加之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于相关研究的推动,结合民族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成为本学科一个重要知识增长点。近年来便逐渐形成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两种研究范式,这一具体选题上的范式差异既是对学科内容和方法的丰富,也折射出整个学科发展路径的选择。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这两种范式差异,廓清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的研究概况,为学科内部已然存在的路径差异找到沟通的可能,以利于学科内部的知识积累,避免范式割裂的困境,更好地指导相关经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对学科未来整体发展有些帮助。
一、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的范式差异
范式概念由着名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用以分析科学史上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转变推动的科学研究演进。
由于1962年初版后,玛斯特曼等人批判范式概念定义模糊,多处表达不一致,后在1969年再版时以后记的形式重新明确界定了范式概念。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是一种学科基质,基质强调的是它由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组成,并列举出符号概括、共同的承诺即相信特定的模型、价值、范例等几种要素,为某一个专门学科的工作者所共有[1].库恩的范式概念一经提出就在社会科学领域引起巨大反响,超出了原有的自然科学分析范围。美国着名社会学家默顿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结构》中肯定了范式概念在社会科学中的价值,认为范式"可以将社会学分析可使用的一系列假设、概念和基本命题予以明确化",具有标志功能、减少概念模糊、推进理论积累、条理化地建立重要概念交叉表、保证定性分析的严密性等五大功能[2]101-104.为此,范式研究在我国也逐渐兴起。
在中国知网检索,截至2014年,笔者分别以篇名含"民族意识"且全文含"少数民族"为条件、以篇名含"民族认同"且全文含"少数民族"为条件,搜索获得论文分别为303篇和640篇,根据搜索结果绘制了表1.如表1所示,仅从数量上分析,以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为主题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呈递增趋势,在一定时段二者呈现相对持平态势。
根据范式概念,从论文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分析,可以观察到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可以构成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
默顿根据范式理论,对知识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做了定义差异、对资料和事实的看法、研究方法和程序、研究组织等四方面的比较,作为借鉴,笔者也从相关方面对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两种研究范式作一对比,认为它们二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若干差异,并非可以替代使用。
1.概念体系差异。库恩界定范式的第一个核心元素就是符号概括,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就是概念体系。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的范式差异首先就体现在概念的界定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相关研究方面既存在着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的现象,又有研究视角的不同导致的在解读上的不同。总体而言,在民族意识研究范式下,学者大多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意识的定义在界定概念,如金炳镐1994年在《民族理论通论》中指出:"民族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或特殊形式","反映的是民族存在、民族社会存在".
在此基础上,相关衍生概念也遵循哲学思辨路径,如金炳镐将民族意识分解为三个部分---民族属性意识、民族交往意识、民族发展意识[3].而民族认同范式更多的是借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认同定义,将认同客体限定为民族而产生定义,如万明钢等(2006)界定民族认同为:"民族成员在民族互动和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基于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反观和思考而形成的对自民族(内群体)和他民族(外群体)的态度、信念、归属感和行为卷入,以及其对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等的认同。"[4]
其衍生概念也遵循心理学路径。如万明钢指出,民族认同有一般成分和特殊成分之分,一般成分是具有民族普适性的因素,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卷入等,特殊成分则因具体民族的不同而不同[4]4.
2.问题指向差异。默顿在分析知识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差异时认为,两者存在对资料和事实的看法差异,也就是采用什么作为原始材料,如何加工原始材料,加工后的材料对于学科发展具有什么意义[2]664.其实这种差异可以概括为研究本身的问题指向差异,研究者预期研究的问题会为学科发展解决什么问题,也就会影响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加工,呈现不同的研究重点。在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两种范式的问题指向差异方面,前者主要是将民族意识作为民族构成要素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予以关注,目的是为了观察民族的发展。如熊锡元(1989)指出,民族意识在民族形成、生存与发展中起着凝聚力与原动力的作用[5].笔者认为该范式的研究者对于民族意识的判断更加中性。正如熊锡元(1991)在分析民族意识发展趋势时指出,一方面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会引起民族分界意识的淡化;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却会唤起民族的觉醒,引起民族意识的增强[6].而在民族认同范式下,学者更多的是关注民族认同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尤其有学者高度关注民族认同在政治层面产生的影响,如彭兆荣(2010)强调在现代国家的特殊语境下,国家政治认同具有绝对优先地位,任何具体的民族试图将文化认同上升为政治认同,等同于政治认同,或凌驾于国家认同并以此为据制造分裂,都为现代国家所不容[7].有学者用冲突对立来解释民族认同与其他认同的关系,也有学者从调适共生的视角出发,认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二者具备共存统一的基础,如贺金瑞(2008)积极探索在国族认同的基础上建设全国范围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推动从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发展[8].但不管哪种立场,民族认同范式更多的是关注民族认同外溢性的社会影响,对于其发展趋势的判断与引导也服务于这种目标。
3.研究方法差异。基于民族意识范式和民族认同范式自身的概念体系和问题指向差异,两种范式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也区别显着。民族意识范式下,大多数学者往往选择哲学思辨的定性分析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文本中的具体表述,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作诠释性分析,试图在人类发展的宏大时段上作出整体性的、规律性的概括,而具体民族在特定时段的民族意识消长只是这一整体性规律的佐证和片段,不作为整个推理的基础,整个推理的基础是逻辑的严整和更宏大的历史实践。而在民族认同范式下,学者们往往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借用概念和理论,接受了这些学科原有的规范制约,关注民族认同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这导致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尤其是问卷分析、量表、投射试验等实证研究手段广泛使用。比如王亚鹏(2006)根据杰克逊的黑人认同四阶段模型编制了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在兰州和西宁的部分大学选择了285名藏族大学生进行测试[4]18-24;唐建等(2013)根据菲尼1992年设计的MEIM量表设计了量表,对广西民族大学的21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9];史慧颖(2012)等根据主题统觉测验和绘画投射测验,在西昌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进行了投射试验[10].
4.研究组织差异。在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两种范式的比较上,由人员构成、研究活动组织形式、机构分布组成的研究组织差异形成一种重要差异。
库恩强调"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认为"只要分析一个共同体的成员行为就能发现范式"[11].默顿也就此分析了知识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下,研究组织的差异及对相关研究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人员结构差异、研究活动组织形式差异、机构分布差异。所谓人员结构差异就是不同范式下的研究人员本身的学科背景差异。民族意识范式的研究人员大多属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学科,而民族认同范式下的研究人员则更多来自于受西方理论影响较大的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在研究活动组织形式上,民族意识范式下更多的是各个学者的独立研究,研究活动的推进依赖于学者本身的经典阅读积累和学术功底,话语权主要集中在少数知名学者那里。而民族认同范式下,除了部分学者以独立研究来推进基础理论外,更多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参与及合作的产物,采用课题组的研究组织形式,这种情况越来越成为民族认同范式的主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术资源整合是西方学术传统的继承,也是当前跨学科研究的具体表现。在机构分布上,民族意识范式的研究者大多集中在民族院校或者民族地区的院校,而民族认同范式的研究者远远超出民族院校的范围,如表2所示。此外,学术界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明显早于对民族认同的研究.
二、民族认同范式崛起的原因分析
总体而言,研究民族认同的文章在2009年以后大比例增加,并且在总量上超过研究民族意识的文章。这种现象反映了跨学科研究推动了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也丰富了民族理论的内容,提升了对于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有利于学术视野的开拓,对于学科的知识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也是中国民族理论界在新时期回应时代要求的具体表现,因为民族认同范式得以崛起的原因就在当下。
1.社会情势的变化。从社会背景来看,以"民族认同"为题发表的论文开始出现在1990年前后,这个时间点和世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高度重合。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发端于1989年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如郝时远先生所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发端于东欧和苏联,但迅速波及全球,西方国家固有的民族矛盾、分离运动日益加剧[12].由民族主义思潮高涨所造成的国内社会问题和国际争端,成为冷战后全球性问题,引起了全球政治家和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