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药可救的音乐”——英格玛·伯格曼的《秋天奏鸣曲》(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24
伊娃需要赞扬,但她母亲适度、温和的态度和她个人化的赞扬方式都不能让她满足。然而,如果夏洛特背叛了她的学识,草率地给予伊娃她所渴望的赞扬,那么伊娃必定会用激烈的言辞质疑她母亲的诚实,非难她的浅薄”(第247页)。利文斯顿甚至将她们看作是“真实”存在的人(伯格曼的人物都是如此复杂,能够引起这样的反应)。他简化了与电影主题相关的人物关系,主张伊娃的谴责是“言过其实和无情的”、“是不必要的敌意所激起的”。他又认为:“《秋天奏鸣曲》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判定伊娃刻毒地责难她母亲的合法性”(第246页)。与此相反,约翰·皮姆则认为:伊娃(不是夏洛特)是对受害者的“拙劣模仿”,夏洛特则是对反面角色的“极端化”--“一个如此温顺、毫无奢求……,另一个却面无表情、野心勃勃。”(参见《电影评论:秋天奏鸣曲》一文,刊于《视觉和音响》48卷,第1期(1978年夏),第56页)如果伯格曼的电影仅仅是将正确与错误、反面角色和受害者作简单的二元对立,那么他的电影也就不会如此有魅力,正如伊娃所说:“在人性中,什么样的东西都存在。”伯格曼试图去描绘“人性中的一切可能性”。如果每个人都很高贵和健康,那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考依谈伯格曼,第323页)。尽管伊娃、夏洛特和海伦娜是三个不同的人物,但都是“不健全”的。有一个镜头,夏洛特和海伦娜并排躺在地板上,为自己的帮助辩护。约翰·皮姆指出这这个镜头并不是“草率的”,这说明这两个人物“在性格上有相同之处”,她们令人困惑的痛苦(虽然两人的表现不同)可能是遗传的结果,从父母到孩子一点都没有减轻。因为母亲的无知,这个表面上的“反面角色”--甚至也不总是狡猾的--也只能是一个比她的瘫痪在床的女儿更为不幸的“残疾”儿童(“一个永远无法长大的孩子”)。
5、与伯格曼电影强烈的共鸣使我反对《倾听者》杂志的作者理查德·科恩。他断言这种痛苦的描绘被“整洁的环境抑制了”,因为它“拒绝”“向其它维度拓展”(最终进入一个战争的世界。如:《假面》或《羞耻》)。然而,彼得·哈考特指出(参见他的《六位欧洲导演》一书,英格兰:企鹅图书有限公司,1974,第180页)用这种草率的政治鉴定也许过于简单化了,甚至是让人厌烦的。最后,哈考特认为,伯格曼(就像查尔斯·狄更斯)关心的是”最靠近家庭的暴力,这种暴力就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第180-181页)。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对加文·米勒来说,这是一部关于“最深刻危机”的影片,也是一部关于在家庭中反抗压抑的影片(参见《倾听者》杂志,101卷,2605期,1979年4月5日,第492-493页)。而科恩认为,伯格曼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因为“电影提供给我们的只是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脸部的表演”。我认为将伯格曼的导演方法或者他的角色塑造仅仅说成是“脸部表演”是不恰当的,因为《秋天奏鸣曲》中怪异的布光--不是在照亮,而是损耗着色彩--为复杂的心理世界制造了一个表现主义风格的“背景”。在那里,边界模糊、被打破,而人物的塑造(脱离了伯格曼早期影片中的“寓言”模式)则随着影片的发展而逐渐性格鲜明或者说是“抓住了神韵”。
6、将“真实性”和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的是《芬尼与亚历山大》(1981-1982),在伯格曼的作品中,《芬尼与亚历山大》是对《哈姆雷特》的改写。要在这个“冬天的传说”中找到一些永恒的真理是困难的,因为所谓的真实会汇聚在一起,从指缝中像水一样的流走。在这部影片中,家园、剧场和教堂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层薄纱。然而,当你听到艾米利扑在丈夫的尸体上啜泣,你又仿佛触到了“无法言说的秘密”,痛苦是如此“真实”,如此让人信服,以至于你认定这一切绝不会是导演事先设计好的。
7、T·S·艾略特《燃烧的诺顿》(诗)选自《四个四重奏:诗选1909-1962》(纽约:哈考特;布瑞思世界有限公司;1936),第180页。
8、这种对语言的不信任最极端的表现在《假面》中(1965),在这部影片中伊丽莎白·沃格勒(丽芙·乌曼饰)沉默不语是为了避免撒谎。
9、回想一下《呐喊与低语》中玛利亚与卡琳和解的场景:她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能感到她们的心越来越近,作为背景的是巴赫大提琴组曲(“短暂”的修饰)。在《芬尼与亚历山大》中,林达与她的丈夫(卡尔)日渐疏离,她努力用歌声与卡尔进行沟通--她一边握紧他的手,一边唱着歌,仿佛音乐是为他的宽恕而做的祈祷(“渴望得到触动”又“摒弃这种触动”)。《假面》中的音乐是用国内数码音响制作的,听上去是从伊丽莎白的内心深处迸射出来一样,又像是一种内心的回响--由于这个角色只开口说过一次话,音乐和动作就成为我们“阅读”她的基本方式(是伊丽莎白和电影观众之间的“纽带”)。
10、正如彼得·哈考特指出的,观赏伯格曼《秋天奏鸣曲》之前的作品:“我们有时会忍不住被令人信服的电影情节所感动,但同时我们又感到愉悦,因为在另一些东西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家对各种场合的控制力。
11、这是伯格曼在《影像》一书中的术语,第65页。
12、虽然时间是《秋天奏鸣曲》一个重要的主题,但伯格曼并没有像在《呐喊与低语》或《芬尼与亚历山大》中那样着力于表现时钟和和谐的钟声。《秋天奏鸣曲》中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意味着现实中精确的时间是不重要和无意义的。
参考电影目录
电影
《秋天奏鸣曲》(H?stsonaten; Herbstsonate)。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Personafilm(慕尼黑),1977。
《呐喊与低语》(Viskningar och rop)。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电影学会出品,1971。
《芬尼与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电影学会和瑞典电视一台联合出品,Gaumont(巴黎),Personafilm(慕尼黑),Tobis Filmkunst(柏林),1981-1982。
《假面》。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斯文斯克电影制片厂,1965。
其它作品
英格玛·伯格曼:《影像:我在电影中的生活》,玛丽安娜·拉什翻译;伦敦/波斯顿:费伯和费伯出版公司, 1994。
英格玛·伯格曼与他人合著:《伯格曼论伯格曼:斯蒂尔比约曼、托斯顿·曼斯、琼斯·西玛评论集》,保尔·布林顿·奥斯丁翻译,英格兰:Simon and Schuster,1973。
理查德·科恩:《北方的灵魂》:载《倾听者》,114卷,第2925期 (1985年9月5日),第31页。
彼得·考依:《英格玛·伯格曼评传》:伦敦:塞克和沃伯格出版公司,1982。
艾伦·柯罗:《无药可救的音乐》,选自《绵延:新诗集 1972-1988》,奥克兰:奥克兰大学出版社,1988。
T·S·艾略特:《燃烧的诺顿》,选自《四个四重奏:诗选1909-1962》(纽约:哈考特,布瑞思和世界出版有限公司,1936),第180页。
让·吕克·戈达尔:《戈达尔论戈达尔》,让·纳波尼和汤姆·明尼汇编,伦敦/纽约:达考朴出版有限公司,1972。
戈顿·高:《秋天奏鸣曲》,载《电影和摄像》,25卷,第7期(1979年4月),39页。
彼得·哈考特:《英格玛·伯格曼:艰难的朝圣》,见《六位欧洲导演》一书,英格兰:企鹅图书有限公司,1974,第135-183页。
斯图亚特·M·康定斯基和约瑟夫·F·希尔汇编:《英格玛·伯格曼评论集》,伦敦/牛津/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5。
佩斯利·利文斯顿:《英格玛·伯格曼和艺术的仪式》,伊哈卡和伦敦: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2。
利斯-朗·马克和弗雷德里克·J·马克:《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生涯四十年》,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
加文·米勒:《疼痛的前奏曲》,载《倾听者》,101卷,第2605期(1979年4月5日),第492-493页。
约翰·皮姆:《电影评论:秋天奏鸣曲》,载《视觉和听觉》,48卷,第1期(1978年夏),第66页。
5、与伯格曼电影强烈的共鸣使我反对《倾听者》杂志的作者理查德·科恩。他断言这种痛苦的描绘被“整洁的环境抑制了”,因为它“拒绝”“向其它维度拓展”(最终进入一个战争的世界。如:《假面》或《羞耻》)。然而,彼得·哈考特指出(参见他的《六位欧洲导演》一书,英格兰:企鹅图书有限公司,1974,第180页)用这种草率的政治鉴定也许过于简单化了,甚至是让人厌烦的。最后,哈考特认为,伯格曼(就像查尔斯·狄更斯)关心的是”最靠近家庭的暴力,这种暴力就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第180-181页)。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对加文·米勒来说,这是一部关于“最深刻危机”的影片,也是一部关于在家庭中反抗压抑的影片(参见《倾听者》杂志,101卷,2605期,1979年4月5日,第492-493页)。而科恩认为,伯格曼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因为“电影提供给我们的只是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脸部的表演”。我认为将伯格曼的导演方法或者他的角色塑造仅仅说成是“脸部表演”是不恰当的,因为《秋天奏鸣曲》中怪异的布光--不是在照亮,而是损耗着色彩--为复杂的心理世界制造了一个表现主义风格的“背景”。在那里,边界模糊、被打破,而人物的塑造(脱离了伯格曼早期影片中的“寓言”模式)则随着影片的发展而逐渐性格鲜明或者说是“抓住了神韵”。
6、将“真实性”和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的是《芬尼与亚历山大》(1981-1982),在伯格曼的作品中,《芬尼与亚历山大》是对《哈姆雷特》的改写。要在这个“冬天的传说”中找到一些永恒的真理是困难的,因为所谓的真实会汇聚在一起,从指缝中像水一样的流走。在这部影片中,家园、剧场和教堂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层薄纱。然而,当你听到艾米利扑在丈夫的尸体上啜泣,你又仿佛触到了“无法言说的秘密”,痛苦是如此“真实”,如此让人信服,以至于你认定这一切绝不会是导演事先设计好的。
7、T·S·艾略特《燃烧的诺顿》(诗)选自《四个四重奏:诗选1909-1962》(纽约:哈考特;布瑞思世界有限公司;1936),第180页。
8、这种对语言的不信任最极端的表现在《假面》中(1965),在这部影片中伊丽莎白·沃格勒(丽芙·乌曼饰)沉默不语是为了避免撒谎。
9、回想一下《呐喊与低语》中玛利亚与卡琳和解的场景:她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能感到她们的心越来越近,作为背景的是巴赫大提琴组曲(“短暂”的修饰)。在《芬尼与亚历山大》中,林达与她的丈夫(卡尔)日渐疏离,她努力用歌声与卡尔进行沟通--她一边握紧他的手,一边唱着歌,仿佛音乐是为他的宽恕而做的祈祷(“渴望得到触动”又“摒弃这种触动”)。《假面》中的音乐是用国内数码音响制作的,听上去是从伊丽莎白的内心深处迸射出来一样,又像是一种内心的回响--由于这个角色只开口说过一次话,音乐和动作就成为我们“阅读”她的基本方式(是伊丽莎白和电影观众之间的“纽带”)。
10、正如彼得·哈考特指出的,观赏伯格曼《秋天奏鸣曲》之前的作品:“我们有时会忍不住被令人信服的电影情节所感动,但同时我们又感到愉悦,因为在另一些东西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家对各种场合的控制力。
11、这是伯格曼在《影像》一书中的术语,第65页。
12、虽然时间是《秋天奏鸣曲》一个重要的主题,但伯格曼并没有像在《呐喊与低语》或《芬尼与亚历山大》中那样着力于表现时钟和和谐的钟声。《秋天奏鸣曲》中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意味着现实中精确的时间是不重要和无意义的。
参考电影目录
电影
《秋天奏鸣曲》(H?stsonaten; Herbstsonate)。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Personafilm(慕尼黑),1977。
《呐喊与低语》(Viskningar och rop)。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电影学会出品,1971。
《芬尼与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电影学会和瑞典电视一台联合出品,Gaumont(巴黎),Personafilm(慕尼黑),Tobis Filmkunst(柏林),1981-1982。
《假面》。导演、编剧:英格玛·伯格曼;斯文斯克电影制片厂,1965。
其它作品
英格玛·伯格曼:《影像:我在电影中的生活》,玛丽安娜·拉什翻译;伦敦/波斯顿:费伯和费伯出版公司, 1994。
英格玛·伯格曼与他人合著:《伯格曼论伯格曼:斯蒂尔比约曼、托斯顿·曼斯、琼斯·西玛评论集》,保尔·布林顿·奥斯丁翻译,英格兰:Simon and Schuster,1973。
理查德·科恩:《北方的灵魂》:载《倾听者》,114卷,第2925期 (1985年9月5日),第31页。
彼得·考依:《英格玛·伯格曼评传》:伦敦:塞克和沃伯格出版公司,1982。
艾伦·柯罗:《无药可救的音乐》,选自《绵延:新诗集 1972-1988》,奥克兰:奥克兰大学出版社,1988。
T·S·艾略特:《燃烧的诺顿》,选自《四个四重奏:诗选1909-1962》(纽约:哈考特,布瑞思和世界出版有限公司,1936),第180页。
让·吕克·戈达尔:《戈达尔论戈达尔》,让·纳波尼和汤姆·明尼汇编,伦敦/纽约:达考朴出版有限公司,1972。
戈顿·高:《秋天奏鸣曲》,载《电影和摄像》,25卷,第7期(1979年4月),39页。
彼得·哈考特:《英格玛·伯格曼:艰难的朝圣》,见《六位欧洲导演》一书,英格兰:企鹅图书有限公司,1974,第135-183页。
斯图亚特·M·康定斯基和约瑟夫·F·希尔汇编:《英格玛·伯格曼评论集》,伦敦/牛津/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5。
佩斯利·利文斯顿:《英格玛·伯格曼和艺术的仪式》,伊哈卡和伦敦: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2。
利斯-朗·马克和弗雷德里克·J·马克:《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生涯四十年》,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
加文·米勒:《疼痛的前奏曲》,载《倾听者》,101卷,第2605期(1979年4月5日),第492-493页。
约翰·皮姆:《电影评论:秋天奏鸣曲》,载《视觉和听觉》,48卷,第1期(1978年夏),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