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绩效评价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绩效评价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绩效应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绩效评价的框架和评价指标。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回顾及研究进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概念。1965年,美国学者安索夫(Ansoff)最早将该词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认为“要指定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股东、工人、供应商及分销商”。进入80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开始扩大,并促进了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的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概念直观地描述了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企业)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概念表述,除了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和顾客等主体以外,就连公众、地区、环境媒体等个人或团体也会对企业活动造成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属于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可见,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许多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公司治理的主旨应是在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进入90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企业”的工具,其理论体系也逐步完善起来。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领域中,企业绩效评价是整个理论的核心。实际上,企业绩效由谁来评价、评价企业的什么绩效、采种何种方法来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应用等问题就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由于对企业绩效内涵的不同界定,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衍生出以下3种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第一种方法认为,企业绩效指的就是企业社会绩效。该方法集中体现在美国学者索尼菲尔德提出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和加拿大学者克拉克森提出的RDAP模式。第二种方法认为,企业绩效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绩效,还包括许多非财务绩效。该方法集中体现在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和诺顿研究院的执行长官David Norton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平衡计分测评法”中。第三种方法认为,企业的绩效应分解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组成部分,只有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评价企业绩效。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偏重于企业的经营绩效,对企业社会绩效评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有,陈维政(2002)在总结借鉴国外有代表性的两种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模式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模式;古丽娜(2004)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法。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涵义及意义
  如何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先后流行和目前仍有重要影响的观点有:(1)产值最大化观点;(2)利润最大化观点;(3)每股利润最大化观点;(4)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等。这些观点或只强调某一经济指标的最大化,或只关心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关系人的利益,带有先天性的不足和偏颇,不宜作为企业理财活动的最优目标。如果说上述财务目标是历史特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那么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将会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