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终结存在――《存在与时间》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在死亡之前逃避的方式掩盖着最本己的向死之存在”。“只要此在生存着,它就实际上死着,但首先和通常是以沉沦的方式死着。因为实际的生存活动并不仅仅一般地和无所谓地是一种被抛的在世,而总也已经是消散于操劳所及的‘世界’”。[15]
因此,按照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规定,“死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最本己的可能性是无所关联的可能性”,“这种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可能性是无可逾越的”,“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可能性是确知的”,“而其确定可知本身却是未规定的”。[16]总而言之,死亡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无可逾越的、确知而不确定的可能性。
把死亡不是理解为“存在到头”而是理解为“向终结存在”,乃是把握此在能在之整体并且使之本真在世的关键。
此在生存着走向死亡,这死亡不是存在到头,而是向终结存在,由此我们便将此在看作是一个走向尚未的“活的”整体,而不是到死亡就嘎然而止的现成存在物。如果从现成存在的角度理解死亡,我们永远无法领会此在之能在的整体性,因为死亡总是使此在的存在有所欠缺,永远没有完成,也就不存在生存的整体。换言之,就现成存在而言,此在终将是残缺不全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死亡理解为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当然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可能性,那么就有可能将此在理解为一个生存着的能在整体,一个向终结存在的生存整体,一个真正开放的始终未完成的整体,一个向着终结(死亡)而经历着自己的能在整体的整体。如果我们从在者状态上把此在理解为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生存活动,死亡乃是发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之外的“事件”,那么此在终其一生也只是一曲未完成的“交响乐”。如果我们把此在的生存活动理解为始终向死而在亦即“向终结存在”的过程,那么从存在的角度说,此在在每时每刻都是一个能在的整体,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自己的“终结”。由于死亡这一终结是使一切可能性不再可能的存在可能性,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自己的“终结”的此在,每时每刻都“终结”于可能性。所以,将死亡理解为“向终结存在”是把握此在之能在的整体的前提条件,惟其如此,此在才能作为可能之在而本真地在世。
如前所述,“存在到头”体现了一种线性的死亡观:死亡是此在直到生存的终点才会遭遇的事件,因而死亡“存在”于生存之外。而“向终结存在”所体现的则是生存论的死亡观:此在每时每刻都处在“向终结存在”之中,或者说,死亡作为终结向来而且始终“悬临于此”,因而此在于本真的存在之中每时每刻都能够保持其为整体之能在。换言之,“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17]此在从而不仅能够将其整体能在带到自己的面前,而且在向死而在之中本真地生存在世,因为本真的向死而在即是向着可能性存在。
由此可见,死亡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可能性。
死亡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向死而在就是向一种可能性而在。但是死亡这种可能性不同于任何事物的可能性。在操劳中,事物的可能性是越少越好,直到实现了也就没有了可能性。而死亡这种可能性不能这样实现。在向死存在中,“这种可能性就必须不被减弱地作为可能性被领会,作为可能性成形,并坚持把它作为可能性来对待”。[18]一句话,向死而在不是去实现死亡,使它不再可能,而恰恰相反,乃在于始终让这种可能性保持其为可能性。所以,虽然此在总有一天不再存在,但它永远也没有“存在到头”的时候。只要此在通过“向终结存在”而将死亡保持其为纯然的可能性,它的存在就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逐渐暗淡褪色乃至消逝殆尽,而于每时每刻都是能在。由此可见,当且仅当此在通过“向终结存在”即“向死而在”而保持自身为可能之在时,此在“终结”于可能性,它无时无刻不是一个能在之整体。
然而,如果此在自始就已经沉沦,这意味着此在只能听到常人的“闲言”而不可能听到本真的话语,因而任何外在的声音都不可能打动此在的心,我们如何能够使此在自己把自己呼唤回到自身?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必须让此在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发自此在的内心,它是此在的心声。这心声就是“良知”。
因篇幅所限,我们“跳过”“良知”,讨论“时间性”。当然不可能对时间性作全面系统的分析,而是从生存论的死亡概念出发,探讨海德格尔时间性概念与死亡的关系。
四、死亡、此在与时间性
死亡与时间性密切相关,可以说非由死亡不能引出时间性的概念,非由时间性概念不能说明死亡这一生存论现象。
《存在与时间》到处充满了发前人未发之发人深省的思想,死亡概念与时间性概念则最为突出,而这两者亦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以“存在到头”为核心的沉沦的死亡观乃以流俗的时间观为基础,而以“向终结存在”为核心的生存论死亡概念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生存论的时间性概念。由此,《存在与时间》(已完成的部分)从此在“去存在”的“去”开始,“终结”于“将来”的“来”,以此一“去”一“来”而彰显出此在生存在世作为能在的内在张力。[19]在《存在与时间》中,此在“去存在”的生存论机制,Sorge以“先行”为核心的整体统一性,时间性以“将来”为核心的基本结构……,逐层深入,一脉相承,揭示了时间性作为解答存在问题的先验视域,说明了终有一死的此在恰因其有限性而成就了基础存在论。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概念与传统的时间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植根于“过去”,前者则奠基于“将来”。
传统的时间观表现为从过去、现在到未来而无限绵延的线性结构,看似定格于当下的现在,无限伸展到“未来”,实则植根于“过去”:在此时间框架之下,过去推动着现在,现在延伸到未来,归根结底由过去所决定,实际上是没有“未来”甚至没有“现在”的。这不仅符合以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为对象的自然观念,亦是传统形而上学目的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把ousia(实体)规定为to ti en einai(to be what was):“是其所是”――其中的“所是”用的是过去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以“过去了的存在”(gewesen)即“本质”(Wesen)作为从存在论到本质论的过渡。这些都不是偶然的。此在之沉沦表现在形而上学之中,就是以过去为指归的目的论,故海德格尔称之为“在的遗忘”。
海德格尔生存论死亡观的独特之处乃在于以使一切可能都不可能的“终结”激发“尚未”之可能性,通过“提前到死”而使此在“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其时间性概念更是以有终性来凸现出“将来”。这对于传统形而上学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形而上学的目标恰恰是超越时间乃至超越有限性。而在海德格尔看来,若不能由有限的终结“撞”回到自身来,此在不可能作为本真的能在而存在。海德格尔为首先是有限(终)的在者的此在所描画的超越归根结底是自我超越,当然这自我超越的可能乃由“存在”(Sein)而来,“向终结存在”亦即向可能性而在不仅使“将来”成为可能,亦使此在有可能生存在“将来”。
当然,此在能够摆脱沉沦状态并不是我们所为,而根源于此在自己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的问题是此在的整体能在和本真能在。无论我们以什么方式“唤醒”此在沉沦之迷梦,“此在根本就能够在其最本己的可能性中来到自身,并在这样让自身来到自身之际把可能性作为可能性保持住,也就是说,此在根本就生存着。保持住别具一格的可能性而在这种可能性中让自身来到自身,这就是将来的源始现象。如果说本真的或非本真的向死存在属于此在的存在,那么,就这里所揭示的及下面将进一步加以规定的意义上讲,这一向死存在只有作为将来的存在才是可能的。‘将来’在这里不是指一种尚未变成‘现实’的,而到某
因此,按照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规定,“死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最本己的可能性是无所关联的可能性”,“这种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可能性是无可逾越的”,“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可能性是确知的”,“而其确定可知本身却是未规定的”。[16]总而言之,死亡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无可逾越的、确知而不确定的可能性。
把死亡不是理解为“存在到头”而是理解为“向终结存在”,乃是把握此在能在之整体并且使之本真在世的关键。
此在生存着走向死亡,这死亡不是存在到头,而是向终结存在,由此我们便将此在看作是一个走向尚未的“活的”整体,而不是到死亡就嘎然而止的现成存在物。如果从现成存在的角度理解死亡,我们永远无法领会此在之能在的整体性,因为死亡总是使此在的存在有所欠缺,永远没有完成,也就不存在生存的整体。换言之,就现成存在而言,此在终将是残缺不全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死亡理解为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当然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可能性,那么就有可能将此在理解为一个生存着的能在整体,一个向终结存在的生存整体,一个真正开放的始终未完成的整体,一个向着终结(死亡)而经历着自己的能在整体的整体。如果我们从在者状态上把此在理解为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生存活动,死亡乃是发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之外的“事件”,那么此在终其一生也只是一曲未完成的“交响乐”。如果我们把此在的生存活动理解为始终向死而在亦即“向终结存在”的过程,那么从存在的角度说,此在在每时每刻都是一个能在的整体,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自己的“终结”。由于死亡这一终结是使一切可能性不再可能的存在可能性,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自己的“终结”的此在,每时每刻都“终结”于可能性。所以,将死亡理解为“向终结存在”是把握此在之能在的整体的前提条件,惟其如此,此在才能作为可能之在而本真地在世。
如前所述,“存在到头”体现了一种线性的死亡观:死亡是此在直到生存的终点才会遭遇的事件,因而死亡“存在”于生存之外。而“向终结存在”所体现的则是生存论的死亡观:此在每时每刻都处在“向终结存在”之中,或者说,死亡作为终结向来而且始终“悬临于此”,因而此在于本真的存在之中每时每刻都能够保持其为整体之能在。换言之,“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17]此在从而不仅能够将其整体能在带到自己的面前,而且在向死而在之中本真地生存在世,因为本真的向死而在即是向着可能性存在。
由此可见,死亡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可能性。
死亡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向死而在就是向一种可能性而在。但是死亡这种可能性不同于任何事物的可能性。在操劳中,事物的可能性是越少越好,直到实现了也就没有了可能性。而死亡这种可能性不能这样实现。在向死存在中,“这种可能性就必须不被减弱地作为可能性被领会,作为可能性成形,并坚持把它作为可能性来对待”。[18]一句话,向死而在不是去实现死亡,使它不再可能,而恰恰相反,乃在于始终让这种可能性保持其为可能性。所以,虽然此在总有一天不再存在,但它永远也没有“存在到头”的时候。只要此在通过“向终结存在”而将死亡保持其为纯然的可能性,它的存在就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逐渐暗淡褪色乃至消逝殆尽,而于每时每刻都是能在。由此可见,当且仅当此在通过“向终结存在”即“向死而在”而保持自身为可能之在时,此在“终结”于可能性,它无时无刻不是一个能在之整体。
然而,如果此在自始就已经沉沦,这意味着此在只能听到常人的“闲言”而不可能听到本真的话语,因而任何外在的声音都不可能打动此在的心,我们如何能够使此在自己把自己呼唤回到自身?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必须让此在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发自此在的内心,它是此在的心声。这心声就是“良知”。
因篇幅所限,我们“跳过”“良知”,讨论“时间性”。当然不可能对时间性作全面系统的分析,而是从生存论的死亡概念出发,探讨海德格尔时间性概念与死亡的关系。
四、死亡、此在与时间性
死亡与时间性密切相关,可以说非由死亡不能引出时间性的概念,非由时间性概念不能说明死亡这一生存论现象。
《存在与时间》到处充满了发前人未发之发人深省的思想,死亡概念与时间性概念则最为突出,而这两者亦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以“存在到头”为核心的沉沦的死亡观乃以流俗的时间观为基础,而以“向终结存在”为核心的生存论死亡概念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生存论的时间性概念。由此,《存在与时间》(已完成的部分)从此在“去存在”的“去”开始,“终结”于“将来”的“来”,以此一“去”一“来”而彰显出此在生存在世作为能在的内在张力。[19]在《存在与时间》中,此在“去存在”的生存论机制,Sorge以“先行”为核心的整体统一性,时间性以“将来”为核心的基本结构……,逐层深入,一脉相承,揭示了时间性作为解答存在问题的先验视域,说明了终有一死的此在恰因其有限性而成就了基础存在论。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概念与传统的时间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植根于“过去”,前者则奠基于“将来”。
传统的时间观表现为从过去、现在到未来而无限绵延的线性结构,看似定格于当下的现在,无限伸展到“未来”,实则植根于“过去”:在此时间框架之下,过去推动着现在,现在延伸到未来,归根结底由过去所决定,实际上是没有“未来”甚至没有“现在”的。这不仅符合以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为对象的自然观念,亦是传统形而上学目的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把ousia(实体)规定为to ti en einai(to be what was):“是其所是”――其中的“所是”用的是过去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以“过去了的存在”(gewesen)即“本质”(Wesen)作为从存在论到本质论的过渡。这些都不是偶然的。此在之沉沦表现在形而上学之中,就是以过去为指归的目的论,故海德格尔称之为“在的遗忘”。
海德格尔生存论死亡观的独特之处乃在于以使一切可能都不可能的“终结”激发“尚未”之可能性,通过“提前到死”而使此在“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其时间性概念更是以有终性来凸现出“将来”。这对于传统形而上学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形而上学的目标恰恰是超越时间乃至超越有限性。而在海德格尔看来,若不能由有限的终结“撞”回到自身来,此在不可能作为本真的能在而存在。海德格尔为首先是有限(终)的在者的此在所描画的超越归根结底是自我超越,当然这自我超越的可能乃由“存在”(Sein)而来,“向终结存在”亦即向可能性而在不仅使“将来”成为可能,亦使此在有可能生存在“将来”。
当然,此在能够摆脱沉沦状态并不是我们所为,而根源于此在自己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的问题是此在的整体能在和本真能在。无论我们以什么方式“唤醒”此在沉沦之迷梦,“此在根本就能够在其最本己的可能性中来到自身,并在这样让自身来到自身之际把可能性作为可能性保持住,也就是说,此在根本就生存着。保持住别具一格的可能性而在这种可能性中让自身来到自身,这就是将来的源始现象。如果说本真的或非本真的向死存在属于此在的存在,那么,就这里所揭示的及下面将进一步加以规定的意义上讲,这一向死存在只有作为将来的存在才是可能的。‘将来’在这里不是指一种尚未变成‘现实’的,而到某
上一篇:浅谈逻辑真理的认识论思考
下一篇:知识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