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述”形式 (上)—— 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之源流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从来的哲学家总是以各种方式解释世界,但重要的却是改变世界。
—— 马克思
摘要:本文从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之流变,即所谓唯美主义倾向,它是启蒙时代微妙精神的延伸。现代欧洲艺术放弃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传统理论:一方面放弃了作为理念的形式,而把艺术活动必需的物质材料本身当作形式和艺术欣赏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放弃了西方艺术传统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所谓艺术的不同物质手段只是为了表达或表现感情、观念、外部世界的模特。现代西方不同艺术门类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古典艺术中的形而上学追求,从而把艺术活动中的所谓“内容”只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甚至取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关键词:内容|形式|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
美学,乃艺术之哲理,基于艺术本身,并非哲学之机械成分。所谓艺术,这里取其广义,容纳音乐、诗词、绘画、小说、戏剧电影等。这些艺术门类使人们感受到“美”,究其原因,并非在于创造某种艺术效果之前,艺术家持有某某“正确”的理论,恰恰相反,艺术是“不讲道理”的。艺术的美在于依照其不同门类的特点,使人们的耳朵和眼睛等感觉器官获得不同性质的“物质”享受。所谓“讲道理”的艺术,这里特指欧洲艺术哲学“观念在先”的传统,它的要害是古希腊哲学中的“模仿”说。“观念在先”与“模仿”的一致性乃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并不单纯局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换句话说,这里的“一致性”既包括唯心论,也包括唯物论和其他哲学派别,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无论就创作者还是欣赏者来说,音乐表达了人的某种感情,诗歌也是这样,两者的区别仅在于,音乐通过旋律的变化、诗歌借助于词语制造的类比隐喻,但两者都表述心声;至于绘画、小说、戏剧的传统也是一致的,即通常一定要有一个“原型”或者“模特”(无论是逼真的还是传说中的),绘画、小说、戏剧语言的任务是与“艺术语言”自身之外的因素相一致。以上“一致性”的艺术情趣与欧洲历史上政治制度乃至各种思潮的变迁无关,其中也不乏近代以来个别有胆量艺术家的异端“邪说”,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欧洲传统的艺术情趣。欧洲艺术情趣的真正变化酝酿于19世纪中叶,蔓延于整个20世纪,时至今日,其花样令人眼花缭乱。我们追根寻源,探讨不同艺术门类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种尝试的性质仍旧是哲学的,它立足于“理解”,但却是一种非常不同的“理解”。
一 耳朵的物质趣味:音乐
奥地利音乐学家汉斯立克(Eduard Hanslick,1825-1904)于1854年出版了极具现代艺术色彩的代表作《论音乐的美》,这本小册子预见了20世纪欧洲音乐的走向。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立场简明扼要::"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这句简单的表白背叛了欧洲传统音乐美学的总体倾向——这种倾向强调乐音在情感中制造的效果。对旋律的解释总要依附于表达感情,否则,好像音乐家就会无所适从.这个道理不仅涉及到音乐创作和欣赏,而且事关各种艺术本身。
在审美艺术中,传统的观点把诉诸于纯粹感官的要素称为"形式",比如,音乐中(乐音,和弦等)的音响,绘画的线条轮廓色彩,诗歌小说戏剧中各种可听(说话)和可视(文字)的语言或相当于语言的因素(肢体语言之类)本身。让我们非常感兴趣的是,这里所谓的"形式",其实统统是纯粹物质性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是艺术中"唯一真实"存在的要素。我们不知道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只是听见了乐音;不知道图画描的是什么"东西",只是看见了线条色彩和轮廓;同样道理但需要认真思索才能澄清的是语言的艺术----这里不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而且是语言自身(语言自身也是物质的各种要素)。无论是逻辑的语言、说话、文字还是肢体语言,语言自身就是一种艺术。这是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使然,语言自以为表达了某种意义(所指,真理,观念等),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表达,没有通达,语言并没有能力指称超越自身之外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哲学或艺术中所谓"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似乎被以上各种"物质形式"所代表或表现的"事物",比如,乐音表达了某种情感,线条色彩轮廓描绘了画布外的事物或模特,各种语言的技艺表达了某些观念等等。我们注意到,以上一切"形式"的要素都是具体的,有诉诸感官的形状或音响之类,而"内容"的要素往往是“抽象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按照传统的说法,"形式"要服从"内容"(西方哲学史中"形式"与"内容"的用法在很多情况下非常混乱,比如柏拉图的说法与我们正相反,他的“理念”或事物的"形式"乃是我们所谓"内容")、表达者要服从被表达者、"物"("唯物")要服从"心"(唯心,其性质是观念的)。显而易见,按照我们的标准,传统的"唯物主义"其实不过是"唯心主义"。现在,汉斯里克要扯断形式与内容的传统关系,他说得非常简单,音乐的美就在于乐音本身,乐音不表达感情,不依附乐音之外的任何因素,乐音就是音的前后,升降,协调,对抗,追逐,飞跃,消失——这些不但是音乐的形式,也是音乐的内容,因为除了音响之外,音乐再无其他内容。汉斯里克这样说:“玫瑰发出芳香,但它不是以‘芳香的表现’为它的内容的;森林散布阴凉,但它并不‘表现阴凉’。我特别反对‘表现’这概念。”为什么呢?因为“表现”把事物本身人为地一分为二,把本来并没有联系的因素统一起来,构造幻象。音乐是不可说的,音乐不但摈弃感情,也鄙弃形象和思想。天才作曲家对声音有敏锐的幻想力,这就是他的“直觉”或倾听能力,这是对乐音的“直觉”,与依附于“看”的感觉情感理智没有关系,乐音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是教育人鼓舞人的手段,目的和手段的说法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其他的目的给音乐戴的“高帽”,使善良的人们信以为真。事实上,怀有不同目的的人,经常把同一段优美的乐音,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和画面,但这与乐音本身没有关系。由于千百次的虚假宣传,汉斯里克不得不以极大的耐心才能让读者相信,听众只是听到了乐音,而没有“听”到任何感情,虽然音乐可以唤起情感,但是音乐的科学性却只在于“耳朵的物质性情趣”。汉斯立克写道,“窃窃私语?这是有的:——但不是‘爱慕’的窃窃私语;风暴,的确有的,但不是‘战斗豪情’的风暴。音乐的确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它能窃窃私语,也能作出暴风雨或沙沙的声音,——但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情把爱憎带了进去。”‚乐音给听众造成表达了某种感情的错觉,乃在于音乐奏出了”力度”——快、慢、强、弱、升、降——这就是“耳朵的物质性情趣”,用哲学语言,它们是声音在时间中不同方向的运动。这与任何艺术企图无关。把不同力度的旋律解释成欢快或者悲伤,就像服装和绘画中总用红色表示快乐,白色表示纯洁一样,只是一些心理习惯的约定,并非有真理可言。“表达”或“表现”的音乐美学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心理习惯。相比之下,汉斯里克用“象征”一词代替“表达”:“表达”给人的印象是“必定如此的联系”,“象征”则在艺术和人的感受之间建立偶然的关系,具有神秘色彩的、没有联系的联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黄色体味嫉妒和色情、从G大调听出忧伤,或者由青松油然滋生哀悼之心。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知识分子的“解释”功劳,与乐音、色彩、静物无关。音乐家不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不会“解释”,只会作曲,作曲的过程是解释不清的,平庸与天才作曲家的区别在于把乐音或旋律化作丰富多彩的能力,处理乐音高低长短无数中断与连接的能力,听出声音最微妙的差异之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感情丰富之能力,因为正如汉斯里
—— 马克思
摘要:本文从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之流变,即所谓唯美主义倾向,它是启蒙时代微妙精神的延伸。现代欧洲艺术放弃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传统理论:一方面放弃了作为理念的形式,而把艺术活动必需的物质材料本身当作形式和艺术欣赏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放弃了西方艺术传统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所谓艺术的不同物质手段只是为了表达或表现感情、观念、外部世界的模特。现代西方不同艺术门类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古典艺术中的形而上学追求,从而把艺术活动中的所谓“内容”只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甚至取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关键词:内容|形式|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
美学,乃艺术之哲理,基于艺术本身,并非哲学之机械成分。所谓艺术,这里取其广义,容纳音乐、诗词、绘画、小说、戏剧电影等。这些艺术门类使人们感受到“美”,究其原因,并非在于创造某种艺术效果之前,艺术家持有某某“正确”的理论,恰恰相反,艺术是“不讲道理”的。艺术的美在于依照其不同门类的特点,使人们的耳朵和眼睛等感觉器官获得不同性质的“物质”享受。所谓“讲道理”的艺术,这里特指欧洲艺术哲学“观念在先”的传统,它的要害是古希腊哲学中的“模仿”说。“观念在先”与“模仿”的一致性乃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并不单纯局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换句话说,这里的“一致性”既包括唯心论,也包括唯物论和其他哲学派别,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无论就创作者还是欣赏者来说,音乐表达了人的某种感情,诗歌也是这样,两者的区别仅在于,音乐通过旋律的变化、诗歌借助于词语制造的类比隐喻,但两者都表述心声;至于绘画、小说、戏剧的传统也是一致的,即通常一定要有一个“原型”或者“模特”(无论是逼真的还是传说中的),绘画、小说、戏剧语言的任务是与“艺术语言”自身之外的因素相一致。以上“一致性”的艺术情趣与欧洲历史上政治制度乃至各种思潮的变迁无关,其中也不乏近代以来个别有胆量艺术家的异端“邪说”,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欧洲传统的艺术情趣。欧洲艺术情趣的真正变化酝酿于19世纪中叶,蔓延于整个20世纪,时至今日,其花样令人眼花缭乱。我们追根寻源,探讨不同艺术门类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种尝试的性质仍旧是哲学的,它立足于“理解”,但却是一种非常不同的“理解”。
一 耳朵的物质趣味:音乐
奥地利音乐学家汉斯立克(Eduard Hanslick,1825-1904)于1854年出版了极具现代艺术色彩的代表作《论音乐的美》,这本小册子预见了20世纪欧洲音乐的走向。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立场简明扼要::"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这句简单的表白背叛了欧洲传统音乐美学的总体倾向——这种倾向强调乐音在情感中制造的效果。对旋律的解释总要依附于表达感情,否则,好像音乐家就会无所适从.这个道理不仅涉及到音乐创作和欣赏,而且事关各种艺术本身。
在审美艺术中,传统的观点把诉诸于纯粹感官的要素称为"形式",比如,音乐中(乐音,和弦等)的音响,绘画的线条轮廓色彩,诗歌小说戏剧中各种可听(说话)和可视(文字)的语言或相当于语言的因素(肢体语言之类)本身。让我们非常感兴趣的是,这里所谓的"形式",其实统统是纯粹物质性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是艺术中"唯一真实"存在的要素。我们不知道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只是听见了乐音;不知道图画描的是什么"东西",只是看见了线条色彩和轮廓;同样道理但需要认真思索才能澄清的是语言的艺术----这里不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而且是语言自身(语言自身也是物质的各种要素)。无论是逻辑的语言、说话、文字还是肢体语言,语言自身就是一种艺术。这是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使然,语言自以为表达了某种意义(所指,真理,观念等),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表达,没有通达,语言并没有能力指称超越自身之外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哲学或艺术中所谓"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似乎被以上各种"物质形式"所代表或表现的"事物",比如,乐音表达了某种情感,线条色彩轮廓描绘了画布外的事物或模特,各种语言的技艺表达了某些观念等等。我们注意到,以上一切"形式"的要素都是具体的,有诉诸感官的形状或音响之类,而"内容"的要素往往是“抽象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按照传统的说法,"形式"要服从"内容"(西方哲学史中"形式"与"内容"的用法在很多情况下非常混乱,比如柏拉图的说法与我们正相反,他的“理念”或事物的"形式"乃是我们所谓"内容")、表达者要服从被表达者、"物"("唯物")要服从"心"(唯心,其性质是观念的)。显而易见,按照我们的标准,传统的"唯物主义"其实不过是"唯心主义"。现在,汉斯里克要扯断形式与内容的传统关系,他说得非常简单,音乐的美就在于乐音本身,乐音不表达感情,不依附乐音之外的任何因素,乐音就是音的前后,升降,协调,对抗,追逐,飞跃,消失——这些不但是音乐的形式,也是音乐的内容,因为除了音响之外,音乐再无其他内容。汉斯里克这样说:“玫瑰发出芳香,但它不是以‘芳香的表现’为它的内容的;森林散布阴凉,但它并不‘表现阴凉’。我特别反对‘表现’这概念。”为什么呢?因为“表现”把事物本身人为地一分为二,把本来并没有联系的因素统一起来,构造幻象。音乐是不可说的,音乐不但摈弃感情,也鄙弃形象和思想。天才作曲家对声音有敏锐的幻想力,这就是他的“直觉”或倾听能力,这是对乐音的“直觉”,与依附于“看”的感觉情感理智没有关系,乐音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是教育人鼓舞人的手段,目的和手段的说法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其他的目的给音乐戴的“高帽”,使善良的人们信以为真。事实上,怀有不同目的的人,经常把同一段优美的乐音,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和画面,但这与乐音本身没有关系。由于千百次的虚假宣传,汉斯里克不得不以极大的耐心才能让读者相信,听众只是听到了乐音,而没有“听”到任何感情,虽然音乐可以唤起情感,但是音乐的科学性却只在于“耳朵的物质性情趣”。汉斯立克写道,“窃窃私语?这是有的:——但不是‘爱慕’的窃窃私语;风暴,的确有的,但不是‘战斗豪情’的风暴。音乐的确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它能窃窃私语,也能作出暴风雨或沙沙的声音,——但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情把爱憎带了进去。”‚乐音给听众造成表达了某种感情的错觉,乃在于音乐奏出了”力度”——快、慢、强、弱、升、降——这就是“耳朵的物质性情趣”,用哲学语言,它们是声音在时间中不同方向的运动。这与任何艺术企图无关。把不同力度的旋律解释成欢快或者悲伤,就像服装和绘画中总用红色表示快乐,白色表示纯洁一样,只是一些心理习惯的约定,并非有真理可言。“表达”或“表现”的音乐美学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心理习惯。相比之下,汉斯里克用“象征”一词代替“表达”:“表达”给人的印象是“必定如此的联系”,“象征”则在艺术和人的感受之间建立偶然的关系,具有神秘色彩的、没有联系的联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黄色体味嫉妒和色情、从G大调听出忧伤,或者由青松油然滋生哀悼之心。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知识分子的“解释”功劳,与乐音、色彩、静物无关。音乐家不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不会“解释”,只会作曲,作曲的过程是解释不清的,平庸与天才作曲家的区别在于把乐音或旋律化作丰富多彩的能力,处理乐音高低长短无数中断与连接的能力,听出声音最微妙的差异之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感情丰富之能力,因为正如汉斯里
上一篇:萨特论实践与人的总体化
下一篇:论布伯上帝观的三重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