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伯上帝观的三重向度(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对话也可以理解为启示。所以,启示不是单向的,只是上帝在那里说。布伯认为,启示是双向的,有一个发动和回答的过程。启示本身就是对话。上帝发起对话,人应答。而启示的内容不是纯粹关于上帝的,而是关于人的生活和他的责任等。人在应答中自然而然成为了上帝的同伴。因此人与上帝是互相支撑的。“你为在而需要上帝,上帝为你生之意义而需要你。”
当然,布伯讲人与上帝的对话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面对面地有声的交流,可以是心灵上的无声的感应,可以是精神上的体验,也可以是行动上、动作上的表达与应答。“切勿把这种与上帝的对话看作是日常人生之外的或超乎其上的东西。” 对话是一种敞开的结构,人在其中敞开自己的心扉与精神世界,领会上帝的意旨,只有这样上帝才向人敞开。但是,人常常忘记上帝的言说,漠然置之。所以,人无法发现上帝,无法与其沟通。上帝是“空”的,唯其“空”,才能隐于世界万物之内。“空”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只有“空”的才能容纳万有。“空”是无限的,有是有限的。科恩讲上帝是个观念,在逻辑上是空的,无实质内容的。布伯继承了这个说法,又将之发展。上帝的“空”并不意味着不与上帝发生关系,上帝时时刻刻在与人、与世界发生关系,在与人交流。上帝让世界万物说,与上帝的对话就表现为与世界万物的对话。关键看人有没有这种建立对话关系的能力,有没有这种胸襟和态度。只要人转变它者的态度为你的态度,上帝与人的对话关系就有可能建立起来了。布伯也纠正了科恩的不足,科恩的上帝观存在着把上帝概念化、理性化的倾向。布伯认为,概念化的上帝是死的。他努力恢复圣经中的上帝形象,那是活的,与人发生着交流的上帝,不是停在一动不动的上帝概念。上文的论述表明,上帝不仅是内在的超越的“你”,而且是行动着的、对话着的“你”。
作为对话的上帝还是一个意义的终极担负者。严格地讲,我与它的关系和我与你的关系展现的是世界的两个侧面,他们都不具有终极的价值依托。但是人的生存必须找到一个最终的依托者。布伯从哲学转向犹太教,在希伯莱的传统那里吸取上帝的资源,视上帝为价值的终极托付者。同时,他又从犹太教转向哲学,尽量脱去宗教式上帝的实体化形象,对上帝观念加以“思辨”,视之为对话者和永恒的“你”。
布伯塑造的对话者之上帝形象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历史地看,以前的权威由上帝提供,现在则由专家提供,不过权威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以前,上帝提供的权威是意义和知识的权威,现代专家提供的只是知识的权威。意义的权威何在?当代人认为在个体身上,于是主张自作主宰、自作判断,个体成为意义的承当者和创造者。这立刻就产生出一些新问题:如果我所遵循的价值判断最终来自我自己的意志或理性,这样的判断合法性何在?谁来保证价值的合法性?自我价值判断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价值的多元化,面对多元化的文化事实,价值的统一性还有没有必要?如果有,统一性的根据何在?这些问题在当代社会成为了难题。按布伯的思路,当代人必须面对上帝,回归上帝。他基于犹太教的立场,将一个与人对话的上帝呈现给人们。上帝始终在与人对话,可是当代人已经不再倾听他的对话,只是听命于自我,而这个自我又是一个对象化了的自我,随时有可能成为别人占有的客体。对布伯来说,面对上帝,不是去做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事情,不是要断绝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他认为,恰恰是要认真地生活于这个世界中,转变态度,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与上帝对话。对话的机会始终存在,能不能把握关键看人能不能转变态度,转变观念。“执着世界者无从接近上帝,抛弃世界者无从承仰上帝。惟有以其全部生命走出去与其‘你’相遇者,惟有把世界之一切在者均视若‘你’者方可接近那不可寻觅的他。” 布伯对当代人的生存危机给出了一个开放的答案。说它是开放的,是说它没有终结这个问题,而是为这个问题的解答开辟了一个新的可能性空间。
四、小结
在现代犹太神学思想家群落中,布伯理解上帝的思路是独特的,与其说是采取了神学的立场,不如说更接近于哲学的立场,但是与他所批判传统哲学家的形上立场又有不同。简单地说,他的上帝观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关系之中理解上帝。布伯反对那种实体化的上帝观,阐发关系性的上帝观的内涵,不把上帝理解为一个孤立的高高在上的实体,而是理解为处于关系之中的上帝。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把上帝虚化了,但实际上却是复活了《圣经》中叙述的上帝与人的亲密关系。罗森茨维格发展了科恩的相互关系说,提出上帝与人、上帝与世界、人与世界的三种关系说,把科恩关于人与上帝的相互关系说细化了,系统化了。罗森茨维格在双重关系上讲上帝,在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讲上帝,在创造、救赎、启示三者关系中讲上帝。布伯同样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关系视域内审视上帝。但他又深化了关系上帝说。他区分我它与我你两类关系,由于主体的态度差别,上帝可以是“它”,也可以是“你”。
第二,在对话的场域中理解上帝。上帝不是独白者和命令者,而是与人交流的对话者。对话的主动权在人,人的态度改变了,进入了我与你相遇的状态,人就能倾听上帝的声音,与之应答。对话的状态不是控制的状态。上帝是对话的参与者,不是旁观者。这就拉近了人与上帝的距离。
第三,从终极关怀的角度理解上帝。人作为一个世俗的理性存在者,总是有着神圣的诉求,有着追求超越的精神向度。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超越祈向。通常的思路外在超越的思路,即划分两个世界:超验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居于生活世界的人,要满足神圣的精神诉求,就需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接近超验世界,从它那里获取精神资源和终极关怀。如基督教采取的方式是信仰,信仰上帝这个超验之维。布伯在此展示的是内在超越的思路。上帝是内在的“永恒的你”。对于人来说,我与它的关系是必需的。人生活于世界中,为了维护自己和社会的生存发展,必须要改造世界,占有对象,把外在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只沉溺于我与它的关系而不拔,就无法接近我与你的关系,就意味着世界的沉沦,人生意义的丧失。超越的维度就在于我与你的关系之中。在每一个“你”中,都蕴涵着“永恒的你”。通过我与你的相遇和对话,既成就我,也成就“你”。在“你”的成就中,发现“永恒的你”,发现超越的精神向度。这是布伯的上帝观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当然,布伯对上帝的理解是有矛盾的。他突出的贡献是把上帝理解为对话者,这是他重新解释犹太教传统的结果,但是有时他在某些论述中不自觉地保留了人格化的上帝观,例如他在《上帝之蚀》一书中说,“一个人可以从上帝的行为而理解上帝的人格(personality)。甚至可以允许信仰者相信:上帝由于他的爱而变成了一个人(person)。” 这一说法与内在论的上帝观存在矛盾之处,这多少限制了对话哲学的进一步发挥。如果说在布伯那里,对超验上帝多少还有保留的话,那么到了美国犹太哲学家开普兰那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拒斥态度,认为没有任何超自然的东西,开辟了超越自然主义的路子。这已经是另一篇文章的话题了。
当然,布伯讲人与上帝的对话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面对面地有声的交流,可以是心灵上的无声的感应,可以是精神上的体验,也可以是行动上、动作上的表达与应答。“切勿把这种与上帝的对话看作是日常人生之外的或超乎其上的东西。” 对话是一种敞开的结构,人在其中敞开自己的心扉与精神世界,领会上帝的意旨,只有这样上帝才向人敞开。但是,人常常忘记上帝的言说,漠然置之。所以,人无法发现上帝,无法与其沟通。上帝是“空”的,唯其“空”,才能隐于世界万物之内。“空”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只有“空”的才能容纳万有。“空”是无限的,有是有限的。科恩讲上帝是个观念,在逻辑上是空的,无实质内容的。布伯继承了这个说法,又将之发展。上帝的“空”并不意味着不与上帝发生关系,上帝时时刻刻在与人、与世界发生关系,在与人交流。上帝让世界万物说,与上帝的对话就表现为与世界万物的对话。关键看人有没有这种建立对话关系的能力,有没有这种胸襟和态度。只要人转变它者的态度为你的态度,上帝与人的对话关系就有可能建立起来了。布伯也纠正了科恩的不足,科恩的上帝观存在着把上帝概念化、理性化的倾向。布伯认为,概念化的上帝是死的。他努力恢复圣经中的上帝形象,那是活的,与人发生着交流的上帝,不是停在一动不动的上帝概念。上文的论述表明,上帝不仅是内在的超越的“你”,而且是行动着的、对话着的“你”。
作为对话的上帝还是一个意义的终极担负者。严格地讲,我与它的关系和我与你的关系展现的是世界的两个侧面,他们都不具有终极的价值依托。但是人的生存必须找到一个最终的依托者。布伯从哲学转向犹太教,在希伯莱的传统那里吸取上帝的资源,视上帝为价值的终极托付者。同时,他又从犹太教转向哲学,尽量脱去宗教式上帝的实体化形象,对上帝观念加以“思辨”,视之为对话者和永恒的“你”。
布伯塑造的对话者之上帝形象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历史地看,以前的权威由上帝提供,现在则由专家提供,不过权威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以前,上帝提供的权威是意义和知识的权威,现代专家提供的只是知识的权威。意义的权威何在?当代人认为在个体身上,于是主张自作主宰、自作判断,个体成为意义的承当者和创造者。这立刻就产生出一些新问题:如果我所遵循的价值判断最终来自我自己的意志或理性,这样的判断合法性何在?谁来保证价值的合法性?自我价值判断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价值的多元化,面对多元化的文化事实,价值的统一性还有没有必要?如果有,统一性的根据何在?这些问题在当代社会成为了难题。按布伯的思路,当代人必须面对上帝,回归上帝。他基于犹太教的立场,将一个与人对话的上帝呈现给人们。上帝始终在与人对话,可是当代人已经不再倾听他的对话,只是听命于自我,而这个自我又是一个对象化了的自我,随时有可能成为别人占有的客体。对布伯来说,面对上帝,不是去做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事情,不是要断绝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他认为,恰恰是要认真地生活于这个世界中,转变态度,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与上帝对话。对话的机会始终存在,能不能把握关键看人能不能转变态度,转变观念。“执着世界者无从接近上帝,抛弃世界者无从承仰上帝。惟有以其全部生命走出去与其‘你’相遇者,惟有把世界之一切在者均视若‘你’者方可接近那不可寻觅的他。” 布伯对当代人的生存危机给出了一个开放的答案。说它是开放的,是说它没有终结这个问题,而是为这个问题的解答开辟了一个新的可能性空间。
四、小结
在现代犹太神学思想家群落中,布伯理解上帝的思路是独特的,与其说是采取了神学的立场,不如说更接近于哲学的立场,但是与他所批判传统哲学家的形上立场又有不同。简单地说,他的上帝观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关系之中理解上帝。布伯反对那种实体化的上帝观,阐发关系性的上帝观的内涵,不把上帝理解为一个孤立的高高在上的实体,而是理解为处于关系之中的上帝。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把上帝虚化了,但实际上却是复活了《圣经》中叙述的上帝与人的亲密关系。罗森茨维格发展了科恩的相互关系说,提出上帝与人、上帝与世界、人与世界的三种关系说,把科恩关于人与上帝的相互关系说细化了,系统化了。罗森茨维格在双重关系上讲上帝,在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讲上帝,在创造、救赎、启示三者关系中讲上帝。布伯同样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关系视域内审视上帝。但他又深化了关系上帝说。他区分我它与我你两类关系,由于主体的态度差别,上帝可以是“它”,也可以是“你”。
第二,在对话的场域中理解上帝。上帝不是独白者和命令者,而是与人交流的对话者。对话的主动权在人,人的态度改变了,进入了我与你相遇的状态,人就能倾听上帝的声音,与之应答。对话的状态不是控制的状态。上帝是对话的参与者,不是旁观者。这就拉近了人与上帝的距离。
第三,从终极关怀的角度理解上帝。人作为一个世俗的理性存在者,总是有着神圣的诉求,有着追求超越的精神向度。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超越祈向。通常的思路外在超越的思路,即划分两个世界:超验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居于生活世界的人,要满足神圣的精神诉求,就需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接近超验世界,从它那里获取精神资源和终极关怀。如基督教采取的方式是信仰,信仰上帝这个超验之维。布伯在此展示的是内在超越的思路。上帝是内在的“永恒的你”。对于人来说,我与它的关系是必需的。人生活于世界中,为了维护自己和社会的生存发展,必须要改造世界,占有对象,把外在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只沉溺于我与它的关系而不拔,就无法接近我与你的关系,就意味着世界的沉沦,人生意义的丧失。超越的维度就在于我与你的关系之中。在每一个“你”中,都蕴涵着“永恒的你”。通过我与你的相遇和对话,既成就我,也成就“你”。在“你”的成就中,发现“永恒的你”,发现超越的精神向度。这是布伯的上帝观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当然,布伯对上帝的理解是有矛盾的。他突出的贡献是把上帝理解为对话者,这是他重新解释犹太教传统的结果,但是有时他在某些论述中不自觉地保留了人格化的上帝观,例如他在《上帝之蚀》一书中说,“一个人可以从上帝的行为而理解上帝的人格(personality)。甚至可以允许信仰者相信:上帝由于他的爱而变成了一个人(person)。” 这一说法与内在论的上帝观存在矛盾之处,这多少限制了对话哲学的进一步发挥。如果说在布伯那里,对超验上帝多少还有保留的话,那么到了美国犹太哲学家开普兰那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拒斥态度,认为没有任何超自然的东西,开辟了超越自然主义的路子。这已经是另一篇文章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