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的无穷尽的“爱”的追求展开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种空间的展开不仅是向四面八方扩展的,而且更重要地是向上提升的。爱智慧是一种超越智慧的智慧,是一种智慧的自我反思:“自知其无知”(苏格拉底)。这句反思的格言透露出一种求知的意志,一种对自己的“知”永远保持距离的怀疑和不满足的心态,它使人的知识成了间接性的不断超越自我的成果,而不是一个直接呈现而“受用终身”的宝库。这样,西方的“哲学”本身就包含有一个最深刻的内在矛盾:“爱智慧”必须设定所爱的对象即智慧的当下存在(否则就只有爱而没有了智慧),但却永远不能和智慧合一(否则就只有智慧而没有了“爱”),相反,它自觉地和完满的智慧划清界限,将后者看作自己永远追求的精神目标和衡量自己所达到的精神程度的最贴近的绝对尺度(“存在”或“神”)。这就形成了一种自我超越的动态的张力,其确定的形态就是形而上学。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的对象对人来说既是最近的,又是最远的;他把人称之为“遥远的生物”,认为“唯通过人在其向一切存在者的超越中形成的源始的遥远,向着事物的真正切近才在其中进入上升。”《论根据的本质》,载《路标》,第204页。

    这种形而上学的倾向甚至在苏格拉底之前就已经很明显了。例如在埃利亚派那里,塞诺芬尼的绝对的“一”作为至高无上的“神”,就不是任何人所能认识的,它和人们所能知道的一切感性事物都完全不同,它“全视、全知、全听”,自己不动而以心灵的思想力推动一切。巴门尼德认为这个“一”就是“存在”,哲学家的思维和逻各斯则是通达存在的真理的唯一“道路”,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这都是对存在者(自然物)背后的存在之所以然(即“理由”或“原因”)的或神秘、或思辨的追寻。阿那克萨哥拉把能动的“努斯”作为世界一切存在者的最终原因放到整个世界之外,明确宣告了存在和存在者的分离,这种做法给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重要的启示:理性、灵魂似乎就是最终要追寻的超越物理学之上的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这种存在达到了无所不届的普遍性和完备性,但它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换言之,理念世界不是从现实世界本身中超越出来,而是强加在现实世界之上,因而无助于解释世界,而只是(如亚里士多德所批评的)徒然使现实事物“增加了一倍”。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对自然的超越的解释必须建立在自然本身的内在根据或原因上,这种解释必须是有层次、有步骤的,正如世界本身是有层次、有结构的一样。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包括解释的方法即逻辑和范畴)与世界的结构应当是同构的,而不是我们外加在世界之上的。这种结构就是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的一个种属层级结构,其最基础的“基底”是现实的“个别实体”,最高的“种”则是“纯形式”即上帝。这就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建立的前提,一个是必须有对现存事物的超越,因而必须在主体和对象、现象和本体之间作出区分以形成一个上升或向上追求的过程;一个是这一过程必须是有层次有步骤的,是对事物因果关系的逐级追问,而不是任意的想当然的假定。而这一追问的终点就是形而上学的核心即存在问题,后世又称作“存在论”(ontology,即“本体论”),它要解决的是最终原因(“终极因”即“目的因”)的问题,其他一切问题都系于其上,都是“存在者”的问题。



 二、亚里士多德对存在和存在者的“混淆”和“颠倒”

    按照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说法,“个别实体”是他在考察“第一哲学”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是“作为存在的存在”时所得到的结论。在这里,“实体”(ουσια)本身无疑是“存在者”,海德格尔由此而认为亚氏的“作为存在的存在”(ον η ον)也只能译成“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但如果由此而断定亚氏“遗忘了存在”,这就未免简单化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和存在者并没有那么清晰的区分,这种不分状态并不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没有看清自己的目标,而是由于按照亚里士多德一贯的科学态度,毕竟要对“存在”本身也问一个“是什么”、并对这个“什么”作出回答。什么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亚氏的回答是“实体”,最终是“个别实体”,“这一个”(τοδε τι)。“这一个”当然还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者,但这个存在者是最终的存在者,它直接包含了存在,是存在使这个存在者“在起来”的“这一个”相当于海德格尔所谓“此在”(Dasein),不同的是,海氏认为只有人才堪称“此在”,任何其他存在者则都是可以互相取代的,没有真正的个别性和不可代替性。。所以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停留于“个别实体”之上,而是追问:是“什么”使个别实体成为个别实体的?也就是追问使个别实体“成己”的“原因”,他称之为“怎是”(το τι εστιν,即“本质”)。“每一事物的怎是均属‘由己’。‘由于什么’而成为‘你’?这不是因为你文明。文明的性质不能使你成为你。那么‘什么’是你?这由于你自己而成为你,这就是你的怎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29页。这个“怎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既不是事物的偶性,也不是它的质料,而只能是它的形式(ειδοζ),“所以我们探求的就是原因,即形式〈式因〉,由于形式,故物质得以成为某些确定的事物;而这就是事物的实体。”(同上,第159页),“实体”一词原译作“本体”。“形式的命意,我指每一事物的怎是与其原始实体”同上,第136页,“实体”原译作“本体”。显然,如果亚里士多德真的“遗忘了存在”,他就会满足于把实体解释为“这一个”和“那一个”,即解释为单纯的“存在者”(Seiende),而不会努力去追寻那使这一个作为这一个而存在、而“是起来”的“怎是”了。?

    当然,作为“怎是”的形式本身仍然是一种存在者,但与实体、“这一个”不同的是,它直接体现了“存在”或“在起来”的活动。如海德格尔说的:希腊文的το ον“一方面意指那总是存在着的东西”,另方面“又意指那仿佛‘使得’这玩意儿成为存在者而不是不存在的东西,即当它是一存在着的东西时,在存在者身上构成存在这回事的东西……亦即不是那存在着的存在者自身,而是那‘存在着’,存在状态,存在这回事,存在”《形而上学导论》,第31页,据德文版有改动。。这些话显然是针对亚里士多德说的。可见,亚里士多德其实早已提出了海德格尔视为比形而上学“基本问题”(为什么存在者毕竟存在而无反倒不存在?)更为基本的问题:“存在是怎么一回事?”同上,第33页。海德格尔不满意的是,亚里士多德最终把这回“事”变成了一个在场的“东西”,即“形式”。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广义的“形式因”除了包括“原型”或“种”外,还包括“动力因”和“目的因”,因而体现了一物的“实现”(ενεργεια)和“圆成”(εντελεχεια),这是一切在场者(Anwesen)得以在场的根据。“实现”显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种活动亚氏甚至将运动定义为:“潜能的事物(作为潜能者)的实现即是运动。”见《物理学》,第69页。。然而,即使这样,海德格尔还认为不够,因为动力因和目的因本身很可能被理解为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一种技术的和工具性的(外在目的性的)操作。这样一来,作为在场者的根据的动力因和目的因也只是一种在场者,它们本身还需要寻求其在场的根据;或者说,正因为它们被当作一切其他在场者在场的根据(例如黑格尔的作为实体的主体,以及尼采的强力意志),它们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