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词语(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态向我们歌唱——安全的心灵和突发的目
光,树枝和风暴,大海和贝壳,那么,这首歌的安排就显示出来了。
但这首歌中异乎寻常的东西乃是一个标点,它是诗人除了结尾的句号之外唯一地注
出的标点。更异乎寻常的是诗人所加的这个标点的位置。这是一个冒号,落在中间一节
的最后一行的结尾处。在此位置上这个冒号益发令人吃惊,因为中间一节和最后一节这
两节诗都与第一节相关涉。这两节诗同样地都以一个“宛若”(Sowie )开头:
宛若坚固的树枝傲然耸立
以及:
宛若大海以尖利的呼啸
看起来,这两节诗的前后次序似乎有着相同的排列。但其实并非如此。中间第二节
结尾处的冒号使下面最后一节明显地回溯到第一节,因为这个冒号把第二节纳入第一节
的提示中。第一节说的是其安全被扰乱的诗人。光是“意外的惊恐”并没有毁灭诗人。
但诗人彻底地向这种惊恐屈服了,宛若树枝之于风暴,诗人从而得以向启发性的冒号之
后的第三节诗的咏唱保持敞开。大海一次次地以它的神秘莫测的声音撞击诗人的耳朵—
—即所谓“早已被遗弃的贝壳”;因为迄今为止,诗人始终没有完全获得词语之支配作
用。
倒是为命运女神所要求的名称培育了诗人的专横宣告的自我确信。
诗人所学会的弃绝并非对一种要求的彻底拒绝,而是把道说(Sagen )转换为对那
种不可名状的道说(Sage)的回响——一种几乎隐蔽地鸣响的、歌一般的回响。现在,
我们或许能更好地思索《词语》的最后一节诗,从而让它本身作为整首诗的聚集点来说
话。
如果我们哪怕只是偶尔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趁机更清晰地倾听这首诗的标
题——《词语》,并且搞清楚最后那节诗不仅结束了全诗,也不仅启发了这首诗,而且
同时还锁闭了词语的神秘。
我于是哀伤地学会了弃绝: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最后这节诗以弃绝的方式道说词语。弃绝本身就是一种道说(Sagen ):自身拒绝
……
(das Sich-versagen …),亦即向自身拒绝对某物的要求。如此看来,弃绝就含
有某种否定特征:“无物”就是没有一物:“词语破碎”就是词语是不可支配的。按规
则而言,双重否定得出一个肯定。弃绝道出:只有在词语获得允诺之处,一物才存在。
弃绝以肯定方式说话。彻底的拒绝非但不能涵盖弃绝的本质,根本上,它甚至并不含有
弃绝的本质。虽然弃绝有否定的一面,但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然而,这一面那一面的
说法在这里是大伤脑筋的。这种说法把肯定与否定等量齐观,从而掩盖了真正地在弃绝
中起作用的道说。这是我们首先要思索的。不待如此,我们还必需思索最后一节诗所指
的是何种弃绝。弃绝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并非相关于对无论何物的何种占有。
作为自身拒绝,亦即作为一种道说,弃绝关涉于词语本身。弃绝把那种与词语的关系带
动起来,带向那个关涉于每种道说之为道说的东西。我们猜度,在这一自身拒绝中,那
种与词语的关系赢获了一种近乎“过度的亲密性”。最后一节诗的神秘特质令我们吃惊。
我们也并不想解开这个谜团,只是想阅读这个谜团,把我们的思想聚集到这个谜团上。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作为“自身拒绝某物”(Sich-etwas-versagen )的弃绝。从语
法上讲,“自身”(sich)是第三格,指的是诗人。诗人所拒绝的东西处于第四格。这
乃是对词语的表象性支配地位的要求。这当儿,这种弃绝的另一个特征显露出来了。弃
绝把自身允诺给那让一物成其为一物的词语的更高权能。词语决定物成为物。我们可以
把词语的这一支配作用命名为造化。(3 )这个古老的词语已经在我们的语言用法中消
失了。歌德还知道这个词。但在眼下的语境中,造化(Bedingnis )一词的意思全然不
同于人们所说的条件(Bedingung )——歌德也还是把Bedingnis 理解为条件的。条件
乃是某个存在者的存在根据。条件设立原因、建立根据。条件满足根据律。但词语并不
为物设立原因。词语让物作为物而在场。这一让(Lassen)就是造化。诗人并没有说明
这种造化是什么。但诗人把自己,亦即把他的道说,允诺给词语的这一神秘。在这种自
身允诺中,弃绝者自身拒绝了他从前所意图的要求。这种自身拒绝的意思已经改变了。
“自身”(sich)不再是第三格而是第四格,要求不再是第四格而是处于第三格中。
“向自身拒绝要求”这个短语转变为“向要求拒绝自身”;(4 )在这一语法意义的转
变中隐含着诗人本身的转变。诗人已经让自身,也即他以后还有可能的道说,来直面词
语的神秘,直面在词语中的物的造化。
然而,即便在这一转变了的自身拒绝中,弃绝的否定特性也还占着上风。但越来越
清楚的是,诗人的弃绝绝不是一种否定,而是一种肯定。自身拒绝看起来不过是回绝和
取消,其实却是一种自身不拒绝(Sich-nicht-versagen ):向词语之神秘自身不拒绝。
这种自身不拒绝只能以下述方式说话,即它说:“它是”。(5 )从此以后,词语就是
物之造化。这一“是”(sei )让存在(lasst sein),让词与物的关系真正地存在
(ist )并且如何存在:无词便无物存在。在“它是”(es sei)中,弃绝向自身允诺
这一“存在”(ist )。因此,为了使这一“存在”显露出来,毋需把最后一行诗改变
为一个陈述句。“是”(sei )隐蔽地,从而更纯粹地,把“存在”(ist )呈示给我
们了。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sei )。
在这种自身不拒绝中,弃绝作为那种完全归功于词语之神秘的道说向其本身道出。
在自身不拒绝中,弃绝是一种自身归功。其中有弃绝之居所。弃绝是归功(Verdank ),
因而是一种谢恩(Dank)。弃绝既不是彻底的回绝,更不是一种损失。
但何以诗人有哀伤的心情呢?
我于是哀伤地学会了弃绝:
是弃绝使诗人哀伤吗?或者,唯当诗人学会弃绝之际,哀伤才侵袭了他?就后一情
形而言,一旦诗人从事作为归功的弃绝,那种刚刚压在他心头的哀伤又会烟消云散了;
因为作为谢恩的自身归功具有欢乐的基调。我们在另一首歌中听到了这种欢乐的基调。
这首诗也没有标题。但它包含着一个如此异乎寻常的、独一无二的标志,以至于我们必
得根据它与《词语》一诗的内在亲缘关系来倾听这首歌(《新王国》第125 页)。这首
歌如下:
何种大胆轻松的步伐漫游在祖母的童话园那最独特的王国?
吹奏者银铃般的号角把何种唤醒的呼声逐入道说的沉睡丛林?
何种隐秘的气息弥漫在灵魂之中那刚刚消逝的忧郁的气息?
除了诗句开头的那些词语,格奥尔格习惯于把所有的词都作小写。(6 )但在上面
这首诗中却有唯一的一个大写词语,它几乎就在这首诗的中心位置,在第二节的结尾处。
这个大写的词语就是道说(Sage)。诗人本可以把这个词选作标题,以便暗示:作为童
话园的传说,道说给出关于词语之渊源的消息。
第一节吟唱那穿越道说领域的漫游的步伐。第二节吟唱那唤醒道说的呼声。第三节
吟唱那弥漫在灵魂中的气息。步伐(也即道路)、呼声和气息萦绕在词语之权能周围。
词语之神秘不仅扰动了先前安全可靠的灵魂,同时也褫夺了灵魂的忧郁,那驱使灵魂下
降的忧郁。于是,哀伤就从诗人与词语的关系那里消失了。这种哀伤仅只牵涉于诗人对
弃绝的学会。倘若哀伤是欢乐的单纯的对立面,倘若忧郁与哀伤是同一回事情,则情形
就如上述。
然而,欢乐愈是炽热,潜伏在欢乐中的哀伤也愈是纯粹。哀伤愈深刻,哀伤深处的
欢乐也愈具有号召力。哀伤和欢乐交融而游戏。此种游戏本身就是痛苦(Schmerz );
它让远趋近而让近趋远,从而使哀伤与欢乐交融协调起来。因此,至高的欢乐与至深的
哀伤都是痛苦的,各具方式而已。但痛苦如此这般地触动终有一死的人的灵魂,结果,
灵魂从痛苦中获得了它的重量。尽
光,树枝和风暴,大海和贝壳,那么,这首歌的安排就显示出来了。
但这首歌中异乎寻常的东西乃是一个标点,它是诗人除了结尾的句号之外唯一地注
出的标点。更异乎寻常的是诗人所加的这个标点的位置。这是一个冒号,落在中间一节
的最后一行的结尾处。在此位置上这个冒号益发令人吃惊,因为中间一节和最后一节这
两节诗都与第一节相关涉。这两节诗同样地都以一个“宛若”(Sowie )开头:
宛若坚固的树枝傲然耸立
以及:
宛若大海以尖利的呼啸
看起来,这两节诗的前后次序似乎有着相同的排列。但其实并非如此。中间第二节
结尾处的冒号使下面最后一节明显地回溯到第一节,因为这个冒号把第二节纳入第一节
的提示中。第一节说的是其安全被扰乱的诗人。光是“意外的惊恐”并没有毁灭诗人。
但诗人彻底地向这种惊恐屈服了,宛若树枝之于风暴,诗人从而得以向启发性的冒号之
后的第三节诗的咏唱保持敞开。大海一次次地以它的神秘莫测的声音撞击诗人的耳朵—
—即所谓“早已被遗弃的贝壳”;因为迄今为止,诗人始终没有完全获得词语之支配作
用。
倒是为命运女神所要求的名称培育了诗人的专横宣告的自我确信。
诗人所学会的弃绝并非对一种要求的彻底拒绝,而是把道说(Sagen )转换为对那
种不可名状的道说(Sage)的回响——一种几乎隐蔽地鸣响的、歌一般的回响。现在,
我们或许能更好地思索《词语》的最后一节诗,从而让它本身作为整首诗的聚集点来说
话。
如果我们哪怕只是偶尔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趁机更清晰地倾听这首诗的标
题——《词语》,并且搞清楚最后那节诗不仅结束了全诗,也不仅启发了这首诗,而且
同时还锁闭了词语的神秘。
我于是哀伤地学会了弃绝: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最后这节诗以弃绝的方式道说词语。弃绝本身就是一种道说(Sagen ):自身拒绝
……
(das Sich-versagen …),亦即向自身拒绝对某物的要求。如此看来,弃绝就含
有某种否定特征:“无物”就是没有一物:“词语破碎”就是词语是不可支配的。按规
则而言,双重否定得出一个肯定。弃绝道出:只有在词语获得允诺之处,一物才存在。
弃绝以肯定方式说话。彻底的拒绝非但不能涵盖弃绝的本质,根本上,它甚至并不含有
弃绝的本质。虽然弃绝有否定的一面,但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然而,这一面那一面的
说法在这里是大伤脑筋的。这种说法把肯定与否定等量齐观,从而掩盖了真正地在弃绝
中起作用的道说。这是我们首先要思索的。不待如此,我们还必需思索最后一节诗所指
的是何种弃绝。弃绝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并非相关于对无论何物的何种占有。
作为自身拒绝,亦即作为一种道说,弃绝关涉于词语本身。弃绝把那种与词语的关系带
动起来,带向那个关涉于每种道说之为道说的东西。我们猜度,在这一自身拒绝中,那
种与词语的关系赢获了一种近乎“过度的亲密性”。最后一节诗的神秘特质令我们吃惊。
我们也并不想解开这个谜团,只是想阅读这个谜团,把我们的思想聚集到这个谜团上。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作为“自身拒绝某物”(Sich-etwas-versagen )的弃绝。从语
法上讲,“自身”(sich)是第三格,指的是诗人。诗人所拒绝的东西处于第四格。这
乃是对词语的表象性支配地位的要求。这当儿,这种弃绝的另一个特征显露出来了。弃
绝把自身允诺给那让一物成其为一物的词语的更高权能。词语决定物成为物。我们可以
把词语的这一支配作用命名为造化。(3 )这个古老的词语已经在我们的语言用法中消
失了。歌德还知道这个词。但在眼下的语境中,造化(Bedingnis )一词的意思全然不
同于人们所说的条件(Bedingung )——歌德也还是把Bedingnis 理解为条件的。条件
乃是某个存在者的存在根据。条件设立原因、建立根据。条件满足根据律。但词语并不
为物设立原因。词语让物作为物而在场。这一让(Lassen)就是造化。诗人并没有说明
这种造化是什么。但诗人把自己,亦即把他的道说,允诺给词语的这一神秘。在这种自
身允诺中,弃绝者自身拒绝了他从前所意图的要求。这种自身拒绝的意思已经改变了。
“自身”(sich)不再是第三格而是第四格,要求不再是第四格而是处于第三格中。
“向自身拒绝要求”这个短语转变为“向要求拒绝自身”;(4 )在这一语法意义的转
变中隐含着诗人本身的转变。诗人已经让自身,也即他以后还有可能的道说,来直面词
语的神秘,直面在词语中的物的造化。
然而,即便在这一转变了的自身拒绝中,弃绝的否定特性也还占着上风。但越来越
清楚的是,诗人的弃绝绝不是一种否定,而是一种肯定。自身拒绝看起来不过是回绝和
取消,其实却是一种自身不拒绝(Sich-nicht-versagen ):向词语之神秘自身不拒绝。
这种自身不拒绝只能以下述方式说话,即它说:“它是”。(5 )从此以后,词语就是
物之造化。这一“是”(sei )让存在(lasst sein),让词与物的关系真正地存在
(ist )并且如何存在:无词便无物存在。在“它是”(es sei)中,弃绝向自身允诺
这一“存在”(ist )。因此,为了使这一“存在”显露出来,毋需把最后一行诗改变
为一个陈述句。“是”(sei )隐蔽地,从而更纯粹地,把“存在”(ist )呈示给我
们了。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sei )。
在这种自身不拒绝中,弃绝作为那种完全归功于词语之神秘的道说向其本身道出。
在自身不拒绝中,弃绝是一种自身归功。其中有弃绝之居所。弃绝是归功(Verdank ),
因而是一种谢恩(Dank)。弃绝既不是彻底的回绝,更不是一种损失。
但何以诗人有哀伤的心情呢?
我于是哀伤地学会了弃绝:
是弃绝使诗人哀伤吗?或者,唯当诗人学会弃绝之际,哀伤才侵袭了他?就后一情
形而言,一旦诗人从事作为归功的弃绝,那种刚刚压在他心头的哀伤又会烟消云散了;
因为作为谢恩的自身归功具有欢乐的基调。我们在另一首歌中听到了这种欢乐的基调。
这首诗也没有标题。但它包含着一个如此异乎寻常的、独一无二的标志,以至于我们必
得根据它与《词语》一诗的内在亲缘关系来倾听这首歌(《新王国》第125 页)。这首
歌如下:
何种大胆轻松的步伐漫游在祖母的童话园那最独特的王国?
吹奏者银铃般的号角把何种唤醒的呼声逐入道说的沉睡丛林?
何种隐秘的气息弥漫在灵魂之中那刚刚消逝的忧郁的气息?
除了诗句开头的那些词语,格奥尔格习惯于把所有的词都作小写。(6 )但在上面
这首诗中却有唯一的一个大写词语,它几乎就在这首诗的中心位置,在第二节的结尾处。
这个大写的词语就是道说(Sage)。诗人本可以把这个词选作标题,以便暗示:作为童
话园的传说,道说给出关于词语之渊源的消息。
第一节吟唱那穿越道说领域的漫游的步伐。第二节吟唱那唤醒道说的呼声。第三节
吟唱那弥漫在灵魂中的气息。步伐(也即道路)、呼声和气息萦绕在词语之权能周围。
词语之神秘不仅扰动了先前安全可靠的灵魂,同时也褫夺了灵魂的忧郁,那驱使灵魂下
降的忧郁。于是,哀伤就从诗人与词语的关系那里消失了。这种哀伤仅只牵涉于诗人对
弃绝的学会。倘若哀伤是欢乐的单纯的对立面,倘若忧郁与哀伤是同一回事情,则情形
就如上述。
然而,欢乐愈是炽热,潜伏在欢乐中的哀伤也愈是纯粹。哀伤愈深刻,哀伤深处的
欢乐也愈具有号召力。哀伤和欢乐交融而游戏。此种游戏本身就是痛苦(Schmerz );
它让远趋近而让近趋远,从而使哀伤与欢乐交融协调起来。因此,至高的欢乐与至深的
哀伤都是痛苦的,各具方式而已。但痛苦如此这般地触动终有一死的人的灵魂,结果,
灵魂从痛苦中获得了它的重量。尽
上一篇:不尽的康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