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词语(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管在他们的本质之宁静中有种种动荡,终有一死的人
却保持着这种重量。应合于痛苦的灵魂,被痛苦所协调并以痛苦为基调的灵魂,就是忧
郁(Schwermut )。忧郁能够压倒灵魂,但也能够失去重负,把它的“神秘的气息”弥
漫在灵魂中,赋予灵魂以装饰的珠宝——它用它种与词语的珍贵关系来装饰灵魂,并在
这种装饰中把灵魂保护起来。
这也许就是我们刚刚听到的那首诗的第三节所思的事情。随着那刚刚消逝的忧郁的
神秘气息,哀伤渗透了弃绝本身;因为如果我们根据它的最本己的重量来思这种弃绝的
话,我们就会看到:弃绝包含着哀伤。所谓弃绝的最本己的重量,就是对词语之神秘—
—即词语乃是物之造化——的自身不拒绝。
作为神秘,词语始终是遥远的。作为被洞悉的神秘,遥远是切近的。此种切近之遥
远的调停(Austrag )乃是对词语之神秘的自身不拒绝。对这种神秘来说缺失的是词语,
也即那种能够把语言之本质带向语言的道说。
诗人之疆域从未赢获的那个宝藏乃是表示语言之本质的词语。词语的被突然洞见到
的运作和逗留,词语的本质现身,想要进入其本己的词语之中。可是,表示词语之本质
的词语却没有被赋予。
那么,如果唯独这一表示语言之本质现身的词语是那块宝石,它由于在诗人手中而
十分切近于诗人,尽管逸离了,但作为逸离了的和从未赢获的东西却始终是在最近之切
近中的最遥远者,那么情形又如何呢?由于这一最近之切近,宝石便神秘地与诗人相亲
热,否则诗人就不能对宝石唱到:“丰富而细腻”。
“丰富”(reich )意谓:能够授予、能够提供、能够让获得和让得到。但词语的
本质丰富性乃是:它在道说中,亦即在显示中,使物之为物显露出来。
“细腻”(zart)的意思按古老的动词zarton来看就如同:亲热的、令人高兴、爱
护。
爱护(Schonen )是一种提供和释放,但它不带意志和暴力,没有欲好和统治。
丰富而细腻的宝石乃是词语的隐蔽的本质(此处“本质”作动词用),它不可见地
道说着,并且已经在未被说出的东西中把物之为物呈示给我们了。
就弃绝已经向词语之神秘允诺自身而言,诗人通过弃绝而在思念(Andenken)中保
持着宝石。以这种方式,宝石便成为作为一个道说者的诗人所特别偏爱、特别崇敬的东
西。
宝石便成为诗人的真正值得思的东西。因为对道说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词语的自行
遮掩的本质,即那隐而不露的表示词语的词语,更值得思的呢?
如果我们把这首作为歌的诗与那些同源的歌协调起来加以倾听,那么,我们就通过
诗人并且与诗人一道让诗人总体所值得思的东西向我们道说了。
让值得思的东西向我们道说,这意味着——思(Denken)。
在倾听诗歌之际,我们思索诗(Dichten )。以这种方式存在,即是:诗与思。
(7 )
诗与思——这初看起来就像关于某个论题的标题——显示为我们的命运性此在自古
以来就被镌刻其上的丰碑。这个丰碑记载着诗与思的相互归属。诗与思的相互归属渊源
深远。当我们回首思入此种渊源,我们便直面那古老的从未获得充分思索的值得思的东
西。
诗人突然洞见的东西,诗人没有对之拒绝自身的东西,就是这同一个值得思的东西。
诗人如是道出: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词语之运作突现为使物成为物的造化。词语于是作为那种把在场者带入其在场的聚
集而灼灼生辉。
表示如此这般思得的词语之运作的最古老的词语,即表示道说的最古老的词语,叫
做逻各斯(希腊)——即显示着让存在者在其“它是”(es ist)中显现出来的道说。
然而,表示道说的同一个词语逻各斯(夕忙夕疲???币脖硎敬嬖诩丛诔≌咧?诔
〉拇视铩5浪涤氪嬖冢⊿age und Sein),词与物(Wort und Ding ),以一种隐蔽的、
几乎未曾被思考的、并且终究不可思议的方式相互归属。
一切本质性的道说都是对道说与存在,词与物的这种隐蔽的相互归属关系的响应和
倾听。诗与思,两者都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道说,因为它们始终被委诸于作为其最值得思
的东西的词语之神秘,并因此一向被嵌入它们的亲缘关系中了。
为了让我们能以恰当的方式在思中追踪并引导这一值得思的东西——如其向诗允诺
自身那样——,我们就要把这里所说的一切付诸遗忘。我们倾听于诗歌。实际上,以歌
的方式咏唱的诗歌愈是简单,我们就愈容易在倾听中听错了——有鉴于这样一种可能性,
我们现在就将变得更加深思熟虑。
译注:(1 )原诗句为:Kein ding sei wo wort gebricht. 这里海德格尔把原诗
句中的虚拟式(命令式)“sei ”(存在)改写为直陈式“存在”。参看作者在前文《
语言的本质》中的更详细的讨论。
(2 )这两行诗的原文为:Darauf konnt ichs greifen dicht und stark / Nun
bluht und glanzt es durch die mark…。第一行用过去时,第二行则用了现在时。
(3 )海德格尔在此开发出一个德文古词Bedingnis ,以标明词与物的关系,即词
语“让”物成其为物,“决定”(be-dingt )物成其为物,我们把Bedingnis 意译为
“造化”。
(4 )这两个短语译成中文十分别扭,需要细心领会。第一个短语,即“向自身拒
绝要求”(sich Anspruch versagen)是对“要求”的拒绝,说明诗人拒绝了以前与词
语的关系,对词语的“要求”;第二个短语,即“向要求拒绝自身”(sich dem Anspruch
versagen)是对自己的拒绝——其实就是对“要求”(不同于前一个“要求”)的不拒
绝,即对词语之神秘的不拒绝。
(5 )按照海德格尔之见,这里的“它是”(es sei)中的“是”(sei )为命令
式,是“让存在”,即词语“令”物存在。
(6 )在标准德语中,所有的名词都以大写字母开头。
(7 )诗与思(Dichten und Denken)更准确地当译作“作诗与运思”,即作动词
解。
却保持着这种重量。应合于痛苦的灵魂,被痛苦所协调并以痛苦为基调的灵魂,就是忧
郁(Schwermut )。忧郁能够压倒灵魂,但也能够失去重负,把它的“神秘的气息”弥
漫在灵魂中,赋予灵魂以装饰的珠宝——它用它种与词语的珍贵关系来装饰灵魂,并在
这种装饰中把灵魂保护起来。
这也许就是我们刚刚听到的那首诗的第三节所思的事情。随着那刚刚消逝的忧郁的
神秘气息,哀伤渗透了弃绝本身;因为如果我们根据它的最本己的重量来思这种弃绝的
话,我们就会看到:弃绝包含着哀伤。所谓弃绝的最本己的重量,就是对词语之神秘—
—即词语乃是物之造化——的自身不拒绝。
作为神秘,词语始终是遥远的。作为被洞悉的神秘,遥远是切近的。此种切近之遥
远的调停(Austrag )乃是对词语之神秘的自身不拒绝。对这种神秘来说缺失的是词语,
也即那种能够把语言之本质带向语言的道说。
诗人之疆域从未赢获的那个宝藏乃是表示语言之本质的词语。词语的被突然洞见到
的运作和逗留,词语的本质现身,想要进入其本己的词语之中。可是,表示词语之本质
的词语却没有被赋予。
那么,如果唯独这一表示语言之本质现身的词语是那块宝石,它由于在诗人手中而
十分切近于诗人,尽管逸离了,但作为逸离了的和从未赢获的东西却始终是在最近之切
近中的最遥远者,那么情形又如何呢?由于这一最近之切近,宝石便神秘地与诗人相亲
热,否则诗人就不能对宝石唱到:“丰富而细腻”。
“丰富”(reich )意谓:能够授予、能够提供、能够让获得和让得到。但词语的
本质丰富性乃是:它在道说中,亦即在显示中,使物之为物显露出来。
“细腻”(zart)的意思按古老的动词zarton来看就如同:亲热的、令人高兴、爱
护。
爱护(Schonen )是一种提供和释放,但它不带意志和暴力,没有欲好和统治。
丰富而细腻的宝石乃是词语的隐蔽的本质(此处“本质”作动词用),它不可见地
道说着,并且已经在未被说出的东西中把物之为物呈示给我们了。
就弃绝已经向词语之神秘允诺自身而言,诗人通过弃绝而在思念(Andenken)中保
持着宝石。以这种方式,宝石便成为作为一个道说者的诗人所特别偏爱、特别崇敬的东
西。
宝石便成为诗人的真正值得思的东西。因为对道说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词语的自行
遮掩的本质,即那隐而不露的表示词语的词语,更值得思的呢?
如果我们把这首作为歌的诗与那些同源的歌协调起来加以倾听,那么,我们就通过
诗人并且与诗人一道让诗人总体所值得思的东西向我们道说了。
让值得思的东西向我们道说,这意味着——思(Denken)。
在倾听诗歌之际,我们思索诗(Dichten )。以这种方式存在,即是:诗与思。
(7 )
诗与思——这初看起来就像关于某个论题的标题——显示为我们的命运性此在自古
以来就被镌刻其上的丰碑。这个丰碑记载着诗与思的相互归属。诗与思的相互归属渊源
深远。当我们回首思入此种渊源,我们便直面那古老的从未获得充分思索的值得思的东
西。
诗人突然洞见的东西,诗人没有对之拒绝自身的东西,就是这同一个值得思的东西。
诗人如是道出: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词语之运作突现为使物成为物的造化。词语于是作为那种把在场者带入其在场的聚
集而灼灼生辉。
表示如此这般思得的词语之运作的最古老的词语,即表示道说的最古老的词语,叫
做逻各斯(希腊)——即显示着让存在者在其“它是”(es ist)中显现出来的道说。
然而,表示道说的同一个词语逻各斯(夕忙夕疲???币脖硎敬嬖诩丛诔≌咧?诔
〉拇视铩5浪涤氪嬖冢⊿age und Sein),词与物(Wort und Ding ),以一种隐蔽的、
几乎未曾被思考的、并且终究不可思议的方式相互归属。
一切本质性的道说都是对道说与存在,词与物的这种隐蔽的相互归属关系的响应和
倾听。诗与思,两者都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道说,因为它们始终被委诸于作为其最值得思
的东西的词语之神秘,并因此一向被嵌入它们的亲缘关系中了。
为了让我们能以恰当的方式在思中追踪并引导这一值得思的东西——如其向诗允诺
自身那样——,我们就要把这里所说的一切付诸遗忘。我们倾听于诗歌。实际上,以歌
的方式咏唱的诗歌愈是简单,我们就愈容易在倾听中听错了——有鉴于这样一种可能性,
我们现在就将变得更加深思熟虑。
译注:(1 )原诗句为:Kein ding sei wo wort gebricht. 这里海德格尔把原诗
句中的虚拟式(命令式)“sei ”(存在)改写为直陈式“存在”。参看作者在前文《
语言的本质》中的更详细的讨论。
(2 )这两行诗的原文为:Darauf konnt ichs greifen dicht und stark / Nun
bluht und glanzt es durch die mark…。第一行用过去时,第二行则用了现在时。
(3 )海德格尔在此开发出一个德文古词Bedingnis ,以标明词与物的关系,即词
语“让”物成其为物,“决定”(be-dingt )物成其为物,我们把Bedingnis 意译为
“造化”。
(4 )这两个短语译成中文十分别扭,需要细心领会。第一个短语,即“向自身拒
绝要求”(sich Anspruch versagen)是对“要求”的拒绝,说明诗人拒绝了以前与词
语的关系,对词语的“要求”;第二个短语,即“向要求拒绝自身”(sich dem Anspruch
versagen)是对自己的拒绝——其实就是对“要求”(不同于前一个“要求”)的不拒
绝,即对词语之神秘的不拒绝。
(5 )按照海德格尔之见,这里的“它是”(es sei)中的“是”(sei )为命令
式,是“让存在”,即词语“令”物存在。
(6 )在标准德语中,所有的名词都以大写字母开头。
(7 )诗与思(Dichten und Denken)更准确地当译作“作诗与运思”,即作动词
解。
上一篇:不尽的康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