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世界-历史的叙事秩序 ——与德里达一道解构海德格尔前期对精神与世界之关系的思考(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能性(正当性),别样的历史的可能性(正当性),最终抹消了别样的未来的可能性。它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暴力,对于他者、对于未来的暴力。
当我们今天在全球(世界)一体化的大潮中进行哲学思考时,尤其是就世界之为世界展开思考时,与我们性命攸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世界,是否已经,或正在,或将要被某种精神叙入它的世界历史中?但这样一种对世界历史进行叙事的精神,是否真的就是那所谓“唯一者”,那唯一的根据、本原、原则、道路、真理?谁能保证这一点?更根本的一个问题是:是否,在开端处,在本原处,就只能有一种精神?只能有一种叙事原则?因此只能有一个世界、一种历史?如果是,谁能保证他找到的就是那唯一者?但如果实事本身(现象学要求我们要面向实事本身)恰恰是:在开端处从来就没有一个现成的本原、原则,在“本原”处“原本”就没有一个“什么”,“本来”就是“缘起性空”(如龙树中观所思考的),“本来”就是“延异”(如德里达所思考的),那又当如何?那是否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所谓的虚无主义或相对主义?但本原的“延异”就一定是相对主义?也许,把本原空出来,把本原延异掉,恰恰是为了绝对地尊重每一个到来的“缘起”的绝对独一性?尊重每一个作为到来者的他者的独一性?解构唯一本原恰恰不是不要本原,而是为了接纳多个“本原”。解构唯一精神也不是不要精神,恰恰是呼唤多个精神:必须要有精神,而且要有多个精神。这也正是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里一直强调的。而且这多个精神也不一定非要以“精神”之名出现。当然可以以精神之名,但也可以以逻各斯之名,以天道之名……而且这多,也不能是同一者的自身重复,而应当是异质的多,是多个不同的精神、神、逻各斯、天、道、自然……而且,这不同的、异质的、复数的精神、神、逻各斯、天、道、自然,也不能也不应当是已经完成的、现成的、在手的,可以被概念(Begriff)把握(begreifen)为一个现成的对象,给我们提供一劳永逸的依靠。相反,它们必须保持为纯粹的可能性本身,追问的可能性本身,开路的可能性的本身,未来的可能性本身,它们必须而且也已经且将永远处于延异(différance)之中……。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有“未来”:真正的、别样的、作为它者的未来,作为到来着的可能性的未来?
--------------------------------------------------------------------------------
[1] 参见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页97。当然,克劳斯·黑尔德也承认,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都已经把世界作为其现象学的课题了,而且“根本上是现象学的世界概念构成了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的桥梁”。同上。
[2]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152。
[3] 中译本此处是“以”字,疑为“与”字误。——笔者
[4]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99。
[5]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99-100。
[6]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100。
[7] Maurice Merleau-Ponty: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Gallimard, 1945, Avant-Propos, I.
[8] 德里达:<知识与信仰>,见德里达、瓦蒂莫编:《宗教》,杜小真译(香港:道风书社,2005),页54。
[9]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页45;参见:Heidegger: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Tübingen: Niemeyer, 1987, p34。需注意的是,geistig在该译本中被译为“精神性的”。
[1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北京:三联书店,1999),页54。
[11] 同上。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59。
[13] Derrida: De l’esprit, Heidegger et question, Galilée, 1987,p.38.
[14] Derrida: De l’esprit, p.44.
[15] 同上。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17。
[17] Derrida: De l’esprit, p.45.
[18] 同上。
[19]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17。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91。
[2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92。
[22] Derrida: De l’esprit, p.51.
[2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92。
[24] Derrida: De l’esprit, p.51.
[25] Derrida: De l’esprit, p.54.
[26] Heidegger: Die Selbst 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Das Rektorat 1933/1934,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Frankfurt am Main 1983, p.9,译文参考吴增定、林国荣译文(),下同。
[27] Heidegger: Die Selbst 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Das Rektorat 1933/1934, p.14.
[28]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页45,译文稍有改动。参见:Heidegger: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Tübingen: Niemeyer, 1987, 页34。
[29]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9。
[30]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7。
[3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6-49。
[32] Derrida: De l’esprit, p.24.
[33] Derrida: De l’esprit, p.29.
[34] Heidegger: Die Selbst 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Das Rektorat 1933/1934, p.11, p.19.
[35] Derrida: De l’esprit, p.70-72.
[36] Derrida: De l’esprit, p. 72. 但这与其说是退却,不如说把隐藏在《演说》中的思想进一步展开。
[37]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5。
[38] Derrida: De l’esprit, p.72, p.73.
[39]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50。
[40] Derrida: De l’esprit, p.163-164.
[41]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页75。
[42]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页110。
[43]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5-46。
[44] 当然,我们愿意再次提醒:海德格尔思想的复杂性,在他的后期,他已经对他中期的这些思想有过重新思考。
[45] 但正如德里达在评述福山的历史终结观时问道,“历史的终结是否只是某个历史概念的终结”?见Jacque Derrida: Spectres de Marx, Éditions Galilée, 1993, 页38。
当我们今天在全球(世界)一体化的大潮中进行哲学思考时,尤其是就世界之为世界展开思考时,与我们性命攸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世界,是否已经,或正在,或将要被某种精神叙入它的世界历史中?但这样一种对世界历史进行叙事的精神,是否真的就是那所谓“唯一者”,那唯一的根据、本原、原则、道路、真理?谁能保证这一点?更根本的一个问题是:是否,在开端处,在本原处,就只能有一种精神?只能有一种叙事原则?因此只能有一个世界、一种历史?如果是,谁能保证他找到的就是那唯一者?但如果实事本身(现象学要求我们要面向实事本身)恰恰是:在开端处从来就没有一个现成的本原、原则,在“本原”处“原本”就没有一个“什么”,“本来”就是“缘起性空”(如龙树中观所思考的),“本来”就是“延异”(如德里达所思考的),那又当如何?那是否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所谓的虚无主义或相对主义?但本原的“延异”就一定是相对主义?也许,把本原空出来,把本原延异掉,恰恰是为了绝对地尊重每一个到来的“缘起”的绝对独一性?尊重每一个作为到来者的他者的独一性?解构唯一本原恰恰不是不要本原,而是为了接纳多个“本原”。解构唯一精神也不是不要精神,恰恰是呼唤多个精神:必须要有精神,而且要有多个精神。这也正是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里一直强调的。而且这多个精神也不一定非要以“精神”之名出现。当然可以以精神之名,但也可以以逻各斯之名,以天道之名……而且这多,也不能是同一者的自身重复,而应当是异质的多,是多个不同的精神、神、逻各斯、天、道、自然……而且,这不同的、异质的、复数的精神、神、逻各斯、天、道、自然,也不能也不应当是已经完成的、现成的、在手的,可以被概念(Begriff)把握(begreifen)为一个现成的对象,给我们提供一劳永逸的依靠。相反,它们必须保持为纯粹的可能性本身,追问的可能性本身,开路的可能性的本身,未来的可能性本身,它们必须而且也已经且将永远处于延异(différance)之中……。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有“未来”:真正的、别样的、作为它者的未来,作为到来着的可能性的未来?
--------------------------------------------------------------------------------
[1] 参见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页97。当然,克劳斯·黑尔德也承认,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都已经把世界作为其现象学的课题了,而且“根本上是现象学的世界概念构成了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的桥梁”。同上。
[2]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152。
[3] 中译本此处是“以”字,疑为“与”字误。——笔者
[4]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99。
[5]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99-100。
[6] 黑尔德:《世界现象学》,页100。
[7] Maurice Merleau-Ponty: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Gallimard, 1945, Avant-Propos, I.
[8] 德里达:<知识与信仰>,见德里达、瓦蒂莫编:《宗教》,杜小真译(香港:道风书社,2005),页54。
[9]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页45;参见:Heidegger: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Tübingen: Niemeyer, 1987, p34。需注意的是,geistig在该译本中被译为“精神性的”。
[1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北京:三联书店,1999),页54。
[11] 同上。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59。
[13] Derrida: De l’esprit, Heidegger et question, Galilée, 1987,p.38.
[14] Derrida: De l’esprit, p.44.
[15] 同上。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17。
[17] Derrida: De l’esprit, p.45.
[18] 同上。
[19]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17。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91。
[2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92。
[22] Derrida: De l’esprit, p.51.
[2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页492。
[24] Derrida: De l’esprit, p.51.
[25] Derrida: De l’esprit, p.54.
[26] Heidegger: Die Selbst 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Das Rektorat 1933/1934,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Frankfurt am Main 1983, p.9,译文参考吴增定、林国荣译文(),下同。
[27] Heidegger: Die Selbst 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Das Rektorat 1933/1934, p.14.
[28]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页45,译文稍有改动。参见:Heidegger: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Tübingen: Niemeyer, 1987, 页34。
[29]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9。
[30]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7。
[3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6-49。
[32] Derrida: De l’esprit, p.24.
[33] Derrida: De l’esprit, p.29.
[34] Heidegger: Die Selbst 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Das Rektorat 1933/1934, p.11, p.19.
[35] Derrida: De l’esprit, p.70-72.
[36] Derrida: De l’esprit, p. 72. 但这与其说是退却,不如说把隐藏在《演说》中的思想进一步展开。
[37]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5。
[38] Derrida: De l’esprit, p.72, p.73.
[39]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50。
[40] Derrida: De l’esprit, p.163-164.
[41]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页75。
[42]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页110。
[43]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本,页45-46。
[44] 当然,我们愿意再次提醒:海德格尔思想的复杂性,在他的后期,他已经对他中期的这些思想有过重新思考。
[45] 但正如德里达在评述福山的历史终结观时问道,“历史的终结是否只是某个历史概念的终结”?见Jacque Derrida: Spectres de Marx, Éditions Galilée, 1993, 页38。
上一篇:塔斯基对于“真理”的定义及其意义
下一篇:刘蕺山“虚无”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