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标准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研(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07-30
在实践和研究中,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应该是在对教师能力的培训上。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
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完成对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教学产品(媒体、资源)三个层次的设计,尤其是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设计。
2、教育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
要求教师应知道教育信息产生、传播的规律,了解信息表征元素(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在教学中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教育信息获取、储存、加工、利用、评价和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3、媒体(资源)开发、应用能力的培训
要求教师能了解教学媒体(资源)的分类、特性、在教学中的作用,掌握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应用、管理和评价的方法,必要时能够设计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媒体和资源。
4、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能力的培训
要求教师掌握教学系统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操作、使用和维护,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构建新的教学系统。
5、研究能力的培训
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能够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6、管理能力的培训
要求教师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对教学系统、资源、信息、项目、知识进行管理。
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上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思路,这表现在:
(1)从培训方式看,应该采取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
(2)从培训时间上看,应该采用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
(3)培训的理论要跟具体的教师教学实践相结合。
(4)培训机构或学校应该建立培训过程的跟踪体系。
在培训途径的选择上我们认为,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是关注学校的实际需要,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培训基地,使教师所学到的教学技能和理论能迅速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而其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可实现培训的经常化和长期化,使全体教师经常处于一种终身教育的氛围之中,是实施继续教育工程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因此它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落实,有利于把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校内教师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校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培训成本,提高培训实效。从2002年4月截至2004年10月,我县就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了1个教育城域中心、29套校园网、11套闭路电视、166个多媒体教室和51个计算机教室。“在此基础上,我们开设了‘直播课堂’节目,以此作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阵地。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可操作性。
此外,在培训实施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应注意的问题:如要注重参训教师的参与和反思,要引导参训教师进行自主——协作学习,要帮助参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要以校为本,外援支持。
培训阶段性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培训任务的终结,在培训成果的转化方面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培训成果的转化是指参训教师将所学内容(知识、技能、态度、策略等)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并长时间地持续应用新获得的能力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人能力和组织绩效水平。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措施加速培训成果的转化:
首先是营造学习型氛围。在学校管理中通过营造学习型组织,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成果转化氛围。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集体共享的观念,即个人与小组之间的学习分享,凝聚成组织成长的力量,身在其中教师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巨大力量。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教研组集体学习和交流或采取网上远程学习和沟通与面对面的交流紧密结合,或是现场培训和指导,教研组组长和指导教师亲自到参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现场指导,让教师在实践中体会接受培训的可用性。
其次是建立支持机制,增加执行机会。鼓励参训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的网络来增强培训成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面对面讨论或通过网络等来交流所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多种方式帮助教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互相分享成功的实践经验。
教师培训成果的转化是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这一环节在传统培训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执行的不够彻底,而校本培训就拥有促使培训成果转化的优势,这正是其特色之所在
总之,通过对教育技术标准的吸收和实际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经验,我们认为教育技术中的理论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理论和理念的深化需要技术与应用做支撑,技术与应用的升华需要理论做指导。不仅如此,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雍潜,李龙,教育技术基础[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2.
4、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