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感恩文化培养探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2
【摘要】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在农村的学校教育中还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诸种弊端,还存在感恩教育缺失的问题。考察当前我国农村感恩教育培养现状,分析了教育滞后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初中 感恩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一部分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甚至成人都存在感恩意识缺失、感恩传统淡化的现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危机事件。这种现状引起了全社会对于感恩和感恩教育培养的关注,本文作者在考察农村初中的学生和农村中学教育环境之后,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观点,希望对社会有所启示,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感恩文化培养的缺失
农村学生大都居住偏僻,远离城市,只限于农村局部的生活环境现状,接受新鲜信息面窄,学生遇事和处事的意识和方法都远远不及城市中的孩子。他们接受先进思想文化教育的机会不多,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较为全面的初高等教育。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升温,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留守儿童比例逐年增加,而受农村“隔代亲”传统思想的影响,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的儿童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过份溺爱下成长,天性活泼好动的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和健康极为不利,同时也给学校管理、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 、感恩文化缺失的原因
旧的传统观念,旧的思想意识,在农村中小学依然存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实施的仍然是一套应试教育。尽管学校按教委要求开设了全部课程,但为了追求升学率,重视主科,忽视了副科,导致一些学校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教育课无关紧要,只重视所考学科,把分数当成学生的命根,把考试视为法宝,忽视了感恩教育和感恩文化这也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教育中也存在其他的误区: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实施中,存在着理想化、圣人化、形式化的特点,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成人化、笼统化、抽象化,脱离了孩子所接触的现实生活,形成了一定差距,使学生缺乏认同感;再如目前的德育手段和方法,未能有效地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灌输式、说教式致使学生被动接受道德规范和规则,直接导致其参与热情的缺失;往往把德育置于较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未能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后,很难切实有效的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
我们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在国外平等开放风气的吹动下,对带有封建痕迹的感恩思想避之不及,才有了今天因感恩教育缺乏而出现的种种后果,因此社会应关注感恩教育,积极宣传感恩的典型事例,建立感恩培养的肥沃土壤。
三、本阶段感恩文化培养的主要内容
结合本阶段的教育目标,我们认为应该:增强感恩意识,激发报恩情感。通过感恩文化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增强学生感恩情怀,拓展感恩的认知范围,从感恩于身边的人或物,到感恩于无形的遥远的恩惠,如爱社会、爱国、爱大自然、爱护整个地球;引发对于美丽自然、温馨家庭、生命存在、幸福生活、安宁社会的感动,培养强烈的感恩情感;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报答可以回报的恩情;同时,培养学生愉悦、积极健康向上的优良道德品质;初步了解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感恩文化培养的原则
针对中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更趋向于理性思辨,行教脱离,其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体验和理性结合,重视教育的实效性,反对呆板说教的原则。感恩作为一种思想内涵,它需要一种理性的思辨,同时,它也属于德育的重要内容,教条呆板的说教将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的“感恩教育”,从形式上看,基本沿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或理论说教,学生记住了大量的教条,却没有激起内部的认知冲突,没能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和辨析,那么真实的德育过程仍然没有发生。所以,“感恩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动学生,震撼学生,激起他们的“理性思辨”和“生命体验”,把道德规范升华为道德信念。
第二,坚持讲究实效,反对流于形式的原则。
当代的中学生由于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关于社会方面的内容,其中也包括对于现实的负面报道,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鲜明个性,然而中学生本身生活经验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差,又处于青春叛逆期,所以,他们对于流于形式的东西非常敌视,所以,要坚持实效性原则,对于形式主义,没有效果的教育要及时发现、及时反思、及时改进。追求教育实效,学校开展相应的多样的教育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单向教育,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是一项综合的工程,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师表育人影响力,教师的师表言行对学生的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感恩教育是老师、学生共同的事。
关键词: 农村 初中 感恩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一部分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甚至成人都存在感恩意识缺失、感恩传统淡化的现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危机事件。这种现状引起了全社会对于感恩和感恩教育培养的关注,本文作者在考察农村初中的学生和农村中学教育环境之后,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观点,希望对社会有所启示,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感恩文化培养的缺失
农村学生大都居住偏僻,远离城市,只限于农村局部的生活环境现状,接受新鲜信息面窄,学生遇事和处事的意识和方法都远远不及城市中的孩子。他们接受先进思想文化教育的机会不多,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较为全面的初高等教育。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升温,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留守儿童比例逐年增加,而受农村“隔代亲”传统思想的影响,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的儿童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过份溺爱下成长,天性活泼好动的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和健康极为不利,同时也给学校管理、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 、感恩文化缺失的原因
旧的传统观念,旧的思想意识,在农村中小学依然存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实施的仍然是一套应试教育。尽管学校按教委要求开设了全部课程,但为了追求升学率,重视主科,忽视了副科,导致一些学校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教育课无关紧要,只重视所考学科,把分数当成学生的命根,把考试视为法宝,忽视了感恩教育和感恩文化这也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教育中也存在其他的误区: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实施中,存在着理想化、圣人化、形式化的特点,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成人化、笼统化、抽象化,脱离了孩子所接触的现实生活,形成了一定差距,使学生缺乏认同感;再如目前的德育手段和方法,未能有效地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灌输式、说教式致使学生被动接受道德规范和规则,直接导致其参与热情的缺失;往往把德育置于较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未能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后,很难切实有效的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
我们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在国外平等开放风气的吹动下,对带有封建痕迹的感恩思想避之不及,才有了今天因感恩教育缺乏而出现的种种后果,因此社会应关注感恩教育,积极宣传感恩的典型事例,建立感恩培养的肥沃土壤。
三、本阶段感恩文化培养的主要内容
结合本阶段的教育目标,我们认为应该:增强感恩意识,激发报恩情感。通过感恩文化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增强学生感恩情怀,拓展感恩的认知范围,从感恩于身边的人或物,到感恩于无形的遥远的恩惠,如爱社会、爱国、爱大自然、爱护整个地球;引发对于美丽自然、温馨家庭、生命存在、幸福生活、安宁社会的感动,培养强烈的感恩情感;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报答可以回报的恩情;同时,培养学生愉悦、积极健康向上的优良道德品质;初步了解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感恩文化培养的原则
针对中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更趋向于理性思辨,行教脱离,其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体验和理性结合,重视教育的实效性,反对呆板说教的原则。感恩作为一种思想内涵,它需要一种理性的思辨,同时,它也属于德育的重要内容,教条呆板的说教将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的“感恩教育”,从形式上看,基本沿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或理论说教,学生记住了大量的教条,却没有激起内部的认知冲突,没能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和辨析,那么真实的德育过程仍然没有发生。所以,“感恩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动学生,震撼学生,激起他们的“理性思辨”和“生命体验”,把道德规范升华为道德信念。
第二,坚持讲究实效,反对流于形式的原则。
当代的中学生由于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关于社会方面的内容,其中也包括对于现实的负面报道,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鲜明个性,然而中学生本身生活经验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差,又处于青春叛逆期,所以,他们对于流于形式的东西非常敌视,所以,要坚持实效性原则,对于形式主义,没有效果的教育要及时发现、及时反思、及时改进。追求教育实效,学校开展相应的多样的教育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单向教育,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是一项综合的工程,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师表育人影响力,教师的师表言行对学生的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感恩教育是老师、学生共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