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触摸语文的本真(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2.精读
精读,就是围绕文本的重点语段带着关键问题进行深读,具体地讲,就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精细阅读。精读必须做到字斟句酌,条分缕析,搜寻信息,比较推敲,以求得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如果说略读是从宏观上对文章作“面”的把握,精读则是从微观上对文章作“点”的研究;宏观上的把握为微观的分析提供了大的语言环境,微观分析又加深了对宏观认识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精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结合语境,全面理解
文章是用一定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采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这就构成了文章特定的语境。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如果片面地孤立地去分析,是这么一个意思,但如果把它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就可能是另一种意思,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法国小说家左拉的《猫的天堂》。“真正的幸福与天堂,就是关闭在一间有肉吃的屋子里挨打。”这里给“天堂”下了一个定义,联系上下文便知,这显然是反讽。关闭、挨打,受凌辱,是谈不上精神上的幸福的,但由于物质上的丰足(有肉吃),不自由、无人格却变成了幸福。它意在告诉人们:奴性的麻木是可悲的。表面写猫事,实则说人事。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可是在这里比直接、正面的表述更为惊心动魄,也着实把人的麻木批了个体无完肤。由此看来,分析语句,就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把握文意,理清脉络
一篇完美的文章必定有一个完美的结构形式,即文意的起承转合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把握了文章的这个规律,才能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弄清文章的结构形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精读中的理脉络较之于略读中的理思路虽然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内涵上是对文意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如南帆的《蚂蚁》,文章从蚂蚁发现一粒饼干屑写起,承接到以人的思维写蚂蚁的心理活动,由蚂蚁想到自己,进而联想到人类生存的困惑。理清了文章的这个脉络,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原来作者用幽默的语调,流露了内心对生命的敬畏,思考了人生的哲学意义:我们无非是发现了“饼干屑”的另一只蚂蚁。这样一想,深刻文意的理解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3)搜寻隐含信息,理解深层含义
隐含信息又叫潜在信息,是指没有在文字上明白说出的信息。有些文章由于特定的写作背景,作者不能将要表达的意思明白地写出来,往往闪烁其辞,写得比较隐晦;有些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已在其他语句中有所暗示,作者不必再明确指出。认真地审视文章的一些细枝末节,对一些关键的语句涵咏咀嚼,仔细推敲,方能捕捉到隐含在文字深层中的信息,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历来为大家垂青,苏轼评论说:“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对床夜话》则说:“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江雪》之外,绝少佳者。”为何这首五言绝句如此受人青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句句背后隐含着丰富的信息。作者纵目所及,由上到下,写出一个清幽空寂的世界。“千山”、“万径”,视野极为辽阔,让人不由想到过去山峰险峻,层峦叠嶂,人们寻径探幽,乐乎其中;游人散去,群鸟争歌,翱翔自乐。如今,情况大变,鸟“绝”人踪“灭”,虽未着“雪”,雪景自现,白茫茫的天地山川又增添了无限高洁的神韵。就在这阔大无边的洁白中,诗人将近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安排在远处,与背景相比,渔翁确实令人有一粟之感,这其中是大有深意的。微小的人迹打破了先前的孤寂,大有“浓绿万枝一点红”的意蕴。渔翁“孤”身一人,“独”钓江雪之上,在万山重岭一片晶莹的天地中,他的高洁、孤傲,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神情,又该是多么的耐人寻味!诗中实和虚、有和无、静和闹、大和小、生和灭矛盾而又统一在一起,不用形容,不用夸张,只用白描,便可写尽人间万种风情。这种高境界非搜寻隐含信息而不能为之。
3.细读
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它能够让学生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和肌理,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细读既是畅游在语言之河,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又是沉浸在人文之舟,解读文本透视的天地万物。细读,不可轻易地放过一个字、一个句子,相反,要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知。
细读,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发现“矛盾”,是细读常用的方法
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关注文章语言的“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章风景的绝美之境。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题目很有讲究,是因为处处现出矛盾之意。雨在一般文章中,是看的,或者主要是看的。而这里,作者却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读者,我这个雨是听的;其次,听雨,就是听觉感受,怎么又听出个冷的感觉来?我们就要想想,为什么不看雨呢?好多作家写雨不都是以看为主吗?这是作者的选择,且看他怎么个听法?听出些什么名堂来?发现了文章的这些矛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2)善于比较,是细读的便捷之道
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得好坏,可以在比较中得到最直观地展现。“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乌申斯基)。如普希金的著名诗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其中两句有人这样翻译: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戈宝权先生翻译为(这也是选入课本采用的译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变成亲切的怀恋。比较两种翻译,我们不难发现,后者翻译得更准确,因为它更能突现回忆会使不幸变为心头的喜悦。通过比较,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3)无疑处生疑,是细读的最高境界
细读就是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处、逆情悖理处和貌似无疑处,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如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我凝望着碧蓝如玉的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却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向我慢慢走来,他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对吹笛者,不叫“吹笛子的”,而叫做“弄笛的人”。这个“弄”字,大有古典趣味。“弄”是戏弄、把玩,用在音乐中,指奏乐,也含“玩赏”之意。当年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饮酒,就以“弄琴”把卓文君“弄”得神魂颠倒。古典琴曲有《梅花三弄》,这里笛子与梅花之间,用一“弄”字,就颇有韵味,而且这种沉郁的古典韵味,竞使得弄笛者和我之间的关系,有点朦胧,似乎传达着一种恋情。这样生疑,文章的诗意美便淋漓尽致地感悟到了。
4.背诵
“记诵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学习之舟车也”,背诵是文本阅读的较高形式,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俞平伯说过:“仅仅念诗是不行的,念出的诗还是平面的;翻来覆去地背,诗就变得立体的了,其中的味道也就体会出来了。”其他的文章何尝又不是这样呢?一篇文章教师讲得再好,分析得再透,还是别人的见解,学生也只能断章取义地领会。让学生自由地、多次地诵读课文,才便于学生整体感知和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更何况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它的弦外之音与韵外之味不容易分析出来,讲解也难以深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才能恍然有所意会。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这样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文本,在此基础上重视背诵,特别是名篇佳作,不分古今,不论中外,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还要肩负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要达到这一目标,文本阅读首当其冲。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重视文本阅读这把触摸语文本真的钥匙,语文才会真正成为生动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生态的语文。
精读,就是围绕文本的重点语段带着关键问题进行深读,具体地讲,就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精细阅读。精读必须做到字斟句酌,条分缕析,搜寻信息,比较推敲,以求得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如果说略读是从宏观上对文章作“面”的把握,精读则是从微观上对文章作“点”的研究;宏观上的把握为微观的分析提供了大的语言环境,微观分析又加深了对宏观认识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精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结合语境,全面理解
文章是用一定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采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这就构成了文章特定的语境。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如果片面地孤立地去分析,是这么一个意思,但如果把它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就可能是另一种意思,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法国小说家左拉的《猫的天堂》。“真正的幸福与天堂,就是关闭在一间有肉吃的屋子里挨打。”这里给“天堂”下了一个定义,联系上下文便知,这显然是反讽。关闭、挨打,受凌辱,是谈不上精神上的幸福的,但由于物质上的丰足(有肉吃),不自由、无人格却变成了幸福。它意在告诉人们:奴性的麻木是可悲的。表面写猫事,实则说人事。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可是在这里比直接、正面的表述更为惊心动魄,也着实把人的麻木批了个体无完肤。由此看来,分析语句,就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把握文意,理清脉络
一篇完美的文章必定有一个完美的结构形式,即文意的起承转合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把握了文章的这个规律,才能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弄清文章的结构形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精读中的理脉络较之于略读中的理思路虽然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内涵上是对文意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如南帆的《蚂蚁》,文章从蚂蚁发现一粒饼干屑写起,承接到以人的思维写蚂蚁的心理活动,由蚂蚁想到自己,进而联想到人类生存的困惑。理清了文章的这个脉络,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原来作者用幽默的语调,流露了内心对生命的敬畏,思考了人生的哲学意义:我们无非是发现了“饼干屑”的另一只蚂蚁。这样一想,深刻文意的理解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3)搜寻隐含信息,理解深层含义
隐含信息又叫潜在信息,是指没有在文字上明白说出的信息。有些文章由于特定的写作背景,作者不能将要表达的意思明白地写出来,往往闪烁其辞,写得比较隐晦;有些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已在其他语句中有所暗示,作者不必再明确指出。认真地审视文章的一些细枝末节,对一些关键的语句涵咏咀嚼,仔细推敲,方能捕捉到隐含在文字深层中的信息,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历来为大家垂青,苏轼评论说:“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对床夜话》则说:“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江雪》之外,绝少佳者。”为何这首五言绝句如此受人青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句句背后隐含着丰富的信息。作者纵目所及,由上到下,写出一个清幽空寂的世界。“千山”、“万径”,视野极为辽阔,让人不由想到过去山峰险峻,层峦叠嶂,人们寻径探幽,乐乎其中;游人散去,群鸟争歌,翱翔自乐。如今,情况大变,鸟“绝”人踪“灭”,虽未着“雪”,雪景自现,白茫茫的天地山川又增添了无限高洁的神韵。就在这阔大无边的洁白中,诗人将近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安排在远处,与背景相比,渔翁确实令人有一粟之感,这其中是大有深意的。微小的人迹打破了先前的孤寂,大有“浓绿万枝一点红”的意蕴。渔翁“孤”身一人,“独”钓江雪之上,在万山重岭一片晶莹的天地中,他的高洁、孤傲,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神情,又该是多么的耐人寻味!诗中实和虚、有和无、静和闹、大和小、生和灭矛盾而又统一在一起,不用形容,不用夸张,只用白描,便可写尽人间万种风情。这种高境界非搜寻隐含信息而不能为之。
3.细读
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它能够让学生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和肌理,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细读既是畅游在语言之河,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又是沉浸在人文之舟,解读文本透视的天地万物。细读,不可轻易地放过一个字、一个句子,相反,要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知。
细读,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发现“矛盾”,是细读常用的方法
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关注文章语言的“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章风景的绝美之境。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题目很有讲究,是因为处处现出矛盾之意。雨在一般文章中,是看的,或者主要是看的。而这里,作者却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读者,我这个雨是听的;其次,听雨,就是听觉感受,怎么又听出个冷的感觉来?我们就要想想,为什么不看雨呢?好多作家写雨不都是以看为主吗?这是作者的选择,且看他怎么个听法?听出些什么名堂来?发现了文章的这些矛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2)善于比较,是细读的便捷之道
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得好坏,可以在比较中得到最直观地展现。“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乌申斯基)。如普希金的著名诗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其中两句有人这样翻译: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戈宝权先生翻译为(这也是选入课本采用的译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变成亲切的怀恋。比较两种翻译,我们不难发现,后者翻译得更准确,因为它更能突现回忆会使不幸变为心头的喜悦。通过比较,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3)无疑处生疑,是细读的最高境界
细读就是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处、逆情悖理处和貌似无疑处,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如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我凝望着碧蓝如玉的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却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向我慢慢走来,他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对吹笛者,不叫“吹笛子的”,而叫做“弄笛的人”。这个“弄”字,大有古典趣味。“弄”是戏弄、把玩,用在音乐中,指奏乐,也含“玩赏”之意。当年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饮酒,就以“弄琴”把卓文君“弄”得神魂颠倒。古典琴曲有《梅花三弄》,这里笛子与梅花之间,用一“弄”字,就颇有韵味,而且这种沉郁的古典韵味,竞使得弄笛者和我之间的关系,有点朦胧,似乎传达着一种恋情。这样生疑,文章的诗意美便淋漓尽致地感悟到了。
4.背诵
“记诵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学习之舟车也”,背诵是文本阅读的较高形式,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俞平伯说过:“仅仅念诗是不行的,念出的诗还是平面的;翻来覆去地背,诗就变得立体的了,其中的味道也就体会出来了。”其他的文章何尝又不是这样呢?一篇文章教师讲得再好,分析得再透,还是别人的见解,学生也只能断章取义地领会。让学生自由地、多次地诵读课文,才便于学生整体感知和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更何况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它的弦外之音与韵外之味不容易分析出来,讲解也难以深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才能恍然有所意会。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这样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文本,在此基础上重视背诵,特别是名篇佳作,不分古今,不论中外,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还要肩负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要达到这一目标,文本阅读首当其冲。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重视文本阅读这把触摸语文本真的钥匙,语文才会真正成为生动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生态的语文。
上一篇: 协调文化发展内外关系关乎科学发展大势
下一篇: 试论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