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新思路的分析和启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现在我们常见的古诗排列方式,总是一行两句,两两对应,整齐美观。这样的排列符合人们的读诗习惯,横向排列,清楚自然,并且从左到右,也符合人们眼睛观察的顺序。
可仔细地想一想,古人的诗词都是竖行排列的,由右向左,自上而下,也是十分的有序,并且体现着古人的思考习惯。现在,我们换种排列方式,竖行单句排列,那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变成了这样的形式: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我们姑且就把这种格式叫做单行排列,以区别于常见的双行排列。
对于一首诗,我们总是习惯于横向思考,从作者生平到时代背景,从意象到人物形象,力求全面把握。实际上,这样处理往往很难到位,写出的答案甚至与命题者的初衷相背。运用单行思考,有利于考生对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更有利于他们做好诗词题。
下面,我就谈一下单行层次的思考方式。
【示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鹳雀楼高几层?
(2)前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们先用单行划分层次,四句可分为两层,一二句为第一层,是写景;三、四句为第二层,是抒情。(1)题的关键在于要照应到上下两层,第二层中的“更上”表示第二次上了一层楼。我们不妨推理,第一次上一层楼就上到二层楼,第二次再上一层就上到三层了,大致就可以确定鹳雀楼高三层。再推上下两层的关系,我们已知第三、四句是作者站在第三层楼上看到的,那么,第一、二句就是作者在第二层楼上看到的景色。
该答案的推理过程,充分运用了单行、层次的原理。抓住上下两层的关系,以诗人的位置变化为中心,让解题思路和作者的游览、行进路线一致,使平面的诗变成了立体的图画,因而极具精确性。
(2)题探讨景情的关系。本诗的景情就很有特点,我们先分析景色本身的特点,作者通过“白日”“山”“黄河”“大海”这些硕大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意境,造成了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我们再用竖行、层次原理,以一、二句为中心,向上下看,上句就是题目,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描绘意境,是为鹳雀楼服务,把鹳雀楼放入这宏大的意境中,让读者想象鹳雀楼的宏伟气势。在诗中,这种宏大意境的作用,就是烘托鹳雀楼的气势。再向下看,三、四句是一种远大的境界,这种远大境界就是从一、二句宏大景色中联想出来的,一、二句景是三、四句情的基础,同时,三、四句包含的哲理是对一、二句的升华。
我曾统计过此题的答案,70%的学生可以答出诗歌本身的意境,但只有20%的学生可以答出上下句作用,也就是说,80%的学生在上下层次方面存在问题。现在用单行、层次的原理,至少可以从认知、感受方面,给学生一个体验,让学生明白,作用必须从上下段、上下层看。我想,再辅之以一定数量的训练,当可解决这个问题。
单行、层次,不只是处理前后层次的关系,它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景情先后次序的判断,明晰整首诗的次序。
【示例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2)作者为什么写到雁?
我们先用层次的格式来分析一下,第一、二句是抒情,第三、四句是写景,这与常规的诗词有矛盾,一般都是先景后情,由此我们可大致推知此诗为倒装。不妨先摆正顺序,先景后情,理解起来就比较自然了。
(1)抒发的情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题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思乡之情从何而来。从诗来看,是大雁引起的。在古代诗词中,大雁经常被用来比喻书信,大雁南北迁徙可比作游子四处漂泊。借此可整理为:大雁多比喻游子,用大雁南归比喻游子思乡,用雁可归而游子不归,衬托游子的凄凉伤感之情。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判断是倒装呢?这就需要用常规的诗词知识去推理。在一般诗词中,总是先景后情,由景引发情,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养成了先景后情的习惯。阅读中,一旦发现次序不对,就应换用单行、层次的思路进行整理,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诗词的次序。
古人在诗词中所运用的方法,有时十分巧妙,短短的四句,却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因为押韵,有时是为了强调,有时是为了对称。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改变,却给现代人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请看下面一首诗。
【示例三】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2)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首先,整体把握这首诗,一、二句有“昔”“今”。表明是回忆;三、四句有“南窜”“北流”,表明是对比,有方向性。一、二句有景有情,三、四句借景抒情。
(1)题,从单行、结构上看,第三句是诗歌的记叙中心,作者在“南窜”的路上,看到花鸟忧伤,看到园林回忆起过去伤感,看到湘江水,就联想到返回朝廷。很显然,此句是关键。从内容上讲,所有的抒情都围绕着该句,都是从该句生发出来的,此句是抒情的基础。故题(1)的答案为: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展开,从这一句生发的。
(2)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出来就是“伤感时,看到落花就流泪;听到鸟叫就心惊”,是移情于景,同时,用花鸟这些欢乐的景反衬伤感的情,也可叫乐景衬哀情。原诗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就是典型的例子。故题(2)的答案为:“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诗人以“花鸟”来反衬“边愁”,可见内心悲伤之重。
古代诗歌中,对仗性极强,对偶句也比较多,第三、四句,第五、六句也经常以对偶的形式出现,上下包含着许多的联系,通过两句对举,可以明白许多隐藏的东西,此时,单行、层次理解的方式,可以让你迅速、准确地理解诗句。
【示例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可仔细地想一想,古人的诗词都是竖行排列的,由右向左,自上而下,也是十分的有序,并且体现着古人的思考习惯。现在,我们换种排列方式,竖行单句排列,那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变成了这样的形式: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我们姑且就把这种格式叫做单行排列,以区别于常见的双行排列。
对于一首诗,我们总是习惯于横向思考,从作者生平到时代背景,从意象到人物形象,力求全面把握。实际上,这样处理往往很难到位,写出的答案甚至与命题者的初衷相背。运用单行思考,有利于考生对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更有利于他们做好诗词题。
下面,我就谈一下单行层次的思考方式。
【示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鹳雀楼高几层?
(2)前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们先用单行划分层次,四句可分为两层,一二句为第一层,是写景;三、四句为第二层,是抒情。(1)题的关键在于要照应到上下两层,第二层中的“更上”表示第二次上了一层楼。我们不妨推理,第一次上一层楼就上到二层楼,第二次再上一层就上到三层了,大致就可以确定鹳雀楼高三层。再推上下两层的关系,我们已知第三、四句是作者站在第三层楼上看到的,那么,第一、二句就是作者在第二层楼上看到的景色。
该答案的推理过程,充分运用了单行、层次的原理。抓住上下两层的关系,以诗人的位置变化为中心,让解题思路和作者的游览、行进路线一致,使平面的诗变成了立体的图画,因而极具精确性。
(2)题探讨景情的关系。本诗的景情就很有特点,我们先分析景色本身的特点,作者通过“白日”“山”“黄河”“大海”这些硕大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意境,造成了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我们再用竖行、层次原理,以一、二句为中心,向上下看,上句就是题目,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描绘意境,是为鹳雀楼服务,把鹳雀楼放入这宏大的意境中,让读者想象鹳雀楼的宏伟气势。在诗中,这种宏大意境的作用,就是烘托鹳雀楼的气势。再向下看,三、四句是一种远大的境界,这种远大境界就是从一、二句宏大景色中联想出来的,一、二句景是三、四句情的基础,同时,三、四句包含的哲理是对一、二句的升华。
我曾统计过此题的答案,70%的学生可以答出诗歌本身的意境,但只有20%的学生可以答出上下句作用,也就是说,80%的学生在上下层次方面存在问题。现在用单行、层次的原理,至少可以从认知、感受方面,给学生一个体验,让学生明白,作用必须从上下段、上下层看。我想,再辅之以一定数量的训练,当可解决这个问题。
单行、层次,不只是处理前后层次的关系,它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景情先后次序的判断,明晰整首诗的次序。
【示例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2)作者为什么写到雁?
我们先用层次的格式来分析一下,第一、二句是抒情,第三、四句是写景,这与常规的诗词有矛盾,一般都是先景后情,由此我们可大致推知此诗为倒装。不妨先摆正顺序,先景后情,理解起来就比较自然了。
(1)抒发的情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题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思乡之情从何而来。从诗来看,是大雁引起的。在古代诗词中,大雁经常被用来比喻书信,大雁南北迁徙可比作游子四处漂泊。借此可整理为:大雁多比喻游子,用大雁南归比喻游子思乡,用雁可归而游子不归,衬托游子的凄凉伤感之情。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判断是倒装呢?这就需要用常规的诗词知识去推理。在一般诗词中,总是先景后情,由景引发情,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养成了先景后情的习惯。阅读中,一旦发现次序不对,就应换用单行、层次的思路进行整理,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诗词的次序。
古人在诗词中所运用的方法,有时十分巧妙,短短的四句,却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因为押韵,有时是为了强调,有时是为了对称。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改变,却给现代人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请看下面一首诗。
【示例三】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2)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首先,整体把握这首诗,一、二句有“昔”“今”。表明是回忆;三、四句有“南窜”“北流”,表明是对比,有方向性。一、二句有景有情,三、四句借景抒情。
(1)题,从单行、结构上看,第三句是诗歌的记叙中心,作者在“南窜”的路上,看到花鸟忧伤,看到园林回忆起过去伤感,看到湘江水,就联想到返回朝廷。很显然,此句是关键。从内容上讲,所有的抒情都围绕着该句,都是从该句生发出来的,此句是抒情的基础。故题(1)的答案为: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展开,从这一句生发的。
(2)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出来就是“伤感时,看到落花就流泪;听到鸟叫就心惊”,是移情于景,同时,用花鸟这些欢乐的景反衬伤感的情,也可叫乐景衬哀情。原诗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就是典型的例子。故题(2)的答案为:“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诗人以“花鸟”来反衬“边愁”,可见内心悲伤之重。
古代诗歌中,对仗性极强,对偶句也比较多,第三、四句,第五、六句也经常以对偶的形式出现,上下包含着许多的联系,通过两句对举,可以明白许多隐藏的东西,此时,单行、层次理解的方式,可以让你迅速、准确地理解诗句。
【示例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上一篇: 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联
下一篇: 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方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