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推动名著阅读的作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①这里的“她”是谁?
②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此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由节选文段中关联的人物信息(“阿廖沙”)及典型的人物描写“识别”出人物——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属面向“大众”的给分题,考生只需对原著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便可得分。第二问命题者将检测的触角伸向了整个作品——外祖母对“我”的人生产生的影响。这既要求考生对人物间关联故事内容有全面的熟悉把握,还必须从“对人生产生影响”的角度对内容进行筛选,这无论是对作品的熟悉程度,还是对考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都比前一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试题的甄别梯度。
3.考点具体,便于审题解答
设置名著阅读检测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具体的阅读经历、阅读积累与阅读体验,笼统的、大而无当的考查要求易让学生产生“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恐慌,从而产生“读了也考不对”的消极心理,进而挫伤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在命题时,应尽量考虑考点指向具体,不提大而玄的要求,让学生易于捉摸,不在审题与解答上为难学生。
例如,有这样一个考题:
细读下面两个选自《水浒》的情节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甲)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①A处人物是谁?请概述他险遭这一灭顶之灾的故事背景。(3分)
(乙)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②这段描写揭示了人物A怎样的身份与性格特点?(2分)
片段(甲)两个考点,一是说出人物是谁,二是说出他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故事背景),可谓要求明确具体,不存在审题障碍。再从答题难度分析,题干说明出处《水浒》,片段语境中又有“松树林”和鲁智深的标志性兵器——铁禅杖,若是真读过《水浒》,判断被救者为林冲基本不存在困难。片段(乙)要求说出人物身份性格,作答前提是判定人物为谁,应该说,检测要点明确。而从提供文字中可以找出相关信息,“认出”杨志不难:“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与祖宗争口气”、“祖上留下这口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出身名门,家传宝刀,又有卖刀之举;又吃“高太尉”这一闪,说明曾受高太尉陷害。而人物性格,从这段心理描写文字中便可分析得出。这样的设题,考点具体明确,作答的要求又没有架空文本,这会让真正读过作品的学生找到阅读的成就感。
4.坚持“文段再现”,由点切入原著
既是“以考促读”,名著考查题的设置就应尽可能不抛开原著文本,不能让学生觉得光做讲义也能解题得分。所以,在拟题时,应尽量考虑原著片段在试题中的再现,并确保解题的关键信息来自文段。这类试题的文本材料只是一个切入口,检测的点往往深入到整个作品,深入到原著,答案可能在所选的文段内,也可能在选文外的整个作品中。这样,就迫使学生远离成堆的讲义去读原著,也让教师更重视平时的名著阅读督促与指导。
例如,2011年福建厦门中考卷有这样一个考题:
下面是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孙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pī)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①在这则日记中,鲁滨孙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②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孙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2分)
此题选文是作品中突显人物生存智慧很典型的片段。第一问较简单,答案能在选文中直接找到。而第二问则“由点到面”,将考点拓展到原著整个作品,要求回答选文内容之外呈现的“智慧”做法。这样设题,答案来源延伸到选文之外,让检测的空间大大拓宽,当然考生只有在读过原著,对作品内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完整的回答。
5.关注课本附录,检测“指导”的存在
每册课本附录推介的作品,是课标推荐阅读的名著中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这些作品的阅读。作为导向,命题者应首先考虑将附录中推荐的作品作为命题对象,特别应较多考虑附录的推介文字,因为这些文字是对作品精华的解读,难点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内容精髓与艺术特点。而这些作品的阅读要顺利有效展开,还必须有教师的悉心指导。所以在命题中也应渗透这样的意识:通过检测来了解在学生阅读名著过程中,教师有没有作为“指导者”存在,有没有作为。
例如,有这样一个考题:
根据你对冰心《繁星》、《春水》整体特点的了解以及你的阅读印象判断,下面几首诗中不是从该诗集中选出来的一首是( )。(2分)
这道考题要求学生找出不是选自《繁星》、《春水》的小诗。初看以为有点为难考生,似乎在要求学生对《繁星》、《春水》中的诗都烂熟于心。但细看却不是。题干中明确指出根据对“整体特点的了解以及你的阅读印象”判断,也就是说考生不一定记得该诗集中的这首诗,但教师指导过,或在课本附录中看到过这类诗的特点介绍:内容主要围绕三主题——母爱、童真、自然,艺术上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就不难解答这样的试题。当然,如果真正品读过这个诗集,一看内容及风格就能找出B项是个“异类”。
坚持这些命题原则,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要从名著阅读类试题中得分,必须进行踏踏实实的原著阅读,且读了定有直接收获;同时也让广大语文教师感到,要让学生在这类试题上不吃亏,介入指导,责无旁贷。
②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此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由节选文段中关联的人物信息(“阿廖沙”)及典型的人物描写“识别”出人物——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属面向“大众”的给分题,考生只需对原著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便可得分。第二问命题者将检测的触角伸向了整个作品——外祖母对“我”的人生产生的影响。这既要求考生对人物间关联故事内容有全面的熟悉把握,还必须从“对人生产生影响”的角度对内容进行筛选,这无论是对作品的熟悉程度,还是对考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都比前一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试题的甄别梯度。
3.考点具体,便于审题解答
设置名著阅读检测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具体的阅读经历、阅读积累与阅读体验,笼统的、大而无当的考查要求易让学生产生“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恐慌,从而产生“读了也考不对”的消极心理,进而挫伤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在命题时,应尽量考虑考点指向具体,不提大而玄的要求,让学生易于捉摸,不在审题与解答上为难学生。
例如,有这样一个考题:
细读下面两个选自《水浒》的情节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甲)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①A处人物是谁?请概述他险遭这一灭顶之灾的故事背景。(3分)
(乙)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②这段描写揭示了人物A怎样的身份与性格特点?(2分)
片段(甲)两个考点,一是说出人物是谁,二是说出他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故事背景),可谓要求明确具体,不存在审题障碍。再从答题难度分析,题干说明出处《水浒》,片段语境中又有“松树林”和鲁智深的标志性兵器——铁禅杖,若是真读过《水浒》,判断被救者为林冲基本不存在困难。片段(乙)要求说出人物身份性格,作答前提是判定人物为谁,应该说,检测要点明确。而从提供文字中可以找出相关信息,“认出”杨志不难:“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与祖宗争口气”、“祖上留下这口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出身名门,家传宝刀,又有卖刀之举;又吃“高太尉”这一闪,说明曾受高太尉陷害。而人物性格,从这段心理描写文字中便可分析得出。这样的设题,考点具体明确,作答的要求又没有架空文本,这会让真正读过作品的学生找到阅读的成就感。
4.坚持“文段再现”,由点切入原著
既是“以考促读”,名著考查题的设置就应尽可能不抛开原著文本,不能让学生觉得光做讲义也能解题得分。所以,在拟题时,应尽量考虑原著片段在试题中的再现,并确保解题的关键信息来自文段。这类试题的文本材料只是一个切入口,检测的点往往深入到整个作品,深入到原著,答案可能在所选的文段内,也可能在选文外的整个作品中。这样,就迫使学生远离成堆的讲义去读原著,也让教师更重视平时的名著阅读督促与指导。
例如,2011年福建厦门中考卷有这样一个考题:
下面是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孙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pī)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①在这则日记中,鲁滨孙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②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孙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2分)
此题选文是作品中突显人物生存智慧很典型的片段。第一问较简单,答案能在选文中直接找到。而第二问则“由点到面”,将考点拓展到原著整个作品,要求回答选文内容之外呈现的“智慧”做法。这样设题,答案来源延伸到选文之外,让检测的空间大大拓宽,当然考生只有在读过原著,对作品内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完整的回答。
5.关注课本附录,检测“指导”的存在
每册课本附录推介的作品,是课标推荐阅读的名著中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这些作品的阅读。作为导向,命题者应首先考虑将附录中推荐的作品作为命题对象,特别应较多考虑附录的推介文字,因为这些文字是对作品精华的解读,难点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内容精髓与艺术特点。而这些作品的阅读要顺利有效展开,还必须有教师的悉心指导。所以在命题中也应渗透这样的意识:通过检测来了解在学生阅读名著过程中,教师有没有作为“指导者”存在,有没有作为。
例如,有这样一个考题:
根据你对冰心《繁星》、《春水》整体特点的了解以及你的阅读印象判断,下面几首诗中不是从该诗集中选出来的一首是( )。(2分)
这道考题要求学生找出不是选自《繁星》、《春水》的小诗。初看以为有点为难考生,似乎在要求学生对《繁星》、《春水》中的诗都烂熟于心。但细看却不是。题干中明确指出根据对“整体特点的了解以及你的阅读印象”判断,也就是说考生不一定记得该诗集中的这首诗,但教师指导过,或在课本附录中看到过这类诗的特点介绍:内容主要围绕三主题——母爱、童真、自然,艺术上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就不难解答这样的试题。当然,如果真正品读过这个诗集,一看内容及风格就能找出B项是个“异类”。
坚持这些命题原则,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要从名著阅读类试题中得分,必须进行踏踏实实的原著阅读,且读了定有直接收获;同时也让广大语文教师感到,要让学生在这类试题上不吃亏,介入指导,责无旁贷。
上一篇: 从2012年看中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 2012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热点题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