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儿”和“差不多”的语文意义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五、“差点儿”与“差不多”的意义同异
    正是因为“差不多”跟“差点儿”在预设意义上相同、在推演意义和断言意义上相近,所以它们在有些句子中可以互相替换。例如:
    (11)a.我这一手牌,黑桃差不多全了。b.我这一手牌,黑桃差点儿全了。
    (12)a.他乐得差不多找不着北了。b.他乐得差点儿找不着北了。
    (13)a.我当时差不多要发疯了。b.我当时差点儿要发疯了。
    (14)a.比分差不多就要超过对手了。b.比分差点儿就要超过对手了。
    虽然“差点儿VP”的推演意义只有“没有VP”一种可能性,而“差不多VP”的推演意义有“没有达到VP”、“超过了VP”、“正好是VP”三种可能性;但是,由于世界知识(一手牌中同一种花色的13张牌全落在一个人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修辞知识(“找不着北”是夸张的表达,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语法知识(“要VP了”一定是“还没有VP”)等的作用,这些句子中“差不多VP”的推演意义只能是“没有达到VP”。这样,这些句子中“差不多VP”和“差点儿VP”的意义差别就在一定程度上被语境中和(neutralize)了。
    但是,“差点儿VP”和“差不多VP”的断言中的否定意义,其性质是极为不同的:“没有VP”这种意义(即对VP实现的否定),决定“差点儿”差不多成为一个否定性的词语;“不一定正好是VP”这种意义(即说话人对VP实现程度的精确性或确信性进行否定,但并不对VP的实现进行否定),决定“差不多”差点儿成为一个否定性的词语,但仍不失为一个肯定性的词语。(17)两者的这种意义差别,有时是十分明显的。例如:(18)
    (15)a.我跟她差点儿撞了个满怀。b.我跟她差不多撞了个满怀。
    (16)a.乌黑油亮的头发差点儿齐肩。b.乌黑油亮的头发差不多齐肩。
    (17)a.一年的血汗钱差点儿全搭了进去。b.一年的血汗钱差不多全搭了进去。
    (18)a.那一次他差点儿剃了一个光头。b.那一次他差不多剃了一个光头。
    (19)a.三杯酒下肚,他差点儿把正事给忘了。b.三杯酒下肚,他差不多把正事给忘了。
    (20)a.朱预道当时差点儿都不敢认她了。b.朱预道当时差不多都不敢认她了。
    其中,“差点儿撞了个满怀”的意思是“没有撞了个满怀”,而“差不多撞了个满怀”的意思是“基本上可以说是撞了个满怀”;“差点儿都不敢认她了”的意思是“没有不敢认”(即“最终还是认了”),而“差不多都不敢认她了”的意思是“基本上可以说是不敢认”。
    并且,正是因为“差不多”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强调的是数量上的模糊和不确切,所以“差不多VP”的VP中一般都包含数量或程度词语,(19)至少VP所表示的事件或事态是可以从数量或程度上去衡量的;(20)而“差点儿”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强调的是VP所表示的事件或事态没有实现(即是对于实现的否定),所以“差点儿VP”的VP所表示的事件或事态必须是可以实现的,(21)即具有某种内在的终结点(intrinsic terminal point)。例如:(22)
    (21)a.我等他差不多等了两个小时。
    b.*我等他差点儿等了两个小时。
    (22)a.他们兄弟四个差不多一样壮。
    b.*他们兄弟四个差点儿一样壮。
    (23)a.广州跟南美的哈瓦那差不多在同一纬度上。
    b.*广州跟南美的哈瓦那差点儿在同一纬度上。
    (24)a.空气阻力的影响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b.*空气阻力的影响差点儿可以忽略不计。
    (25)a.重庆这地方差不多天天有雾。
    b.*重庆这地方差点儿天天有雾。
    (26)a.莱比锡的居民差不多都会演奏乐器。
    b.*莱比锡的居民差点儿都会演奏乐器。
    (27)a.那次世锦赛,他差点儿吃了个大“鸭蛋”。
    b.*那次世锦赛,他差不多吃了个大“鸭蛋”。
    (28)a.想当年,你爷爷差点儿闹出人命来。
    b.*想当年,你爷爷差不多闹出人命来。
    (29)a.他在深山老林中迷了路,差点儿被老虎吃掉。
    b.*他在深山老林中迷了路,差不多被老虎吃掉。
    (30)a.爸爸迷恋赌博,差点儿把我们家给毁了。
    b.*爸爸迷恋赌博,差不多把我们家给毁了。
    (31)a.她高兴得差点儿失声喊叫起来。
    b.*她高兴得差不多失声喊叫起来。
    例(21)-(26)中的句子,侧重在表达某种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的静态的状态(non-dynamic state),上例中“等待、壮实、有雾、会演奏”等所表示的状态,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终结点,谈不上有没有实现。因此,通常不能把这里的“差不多”换成“差点儿”。相反,例(27)-(31)中的句子,侧重在表达某种有明显的终结点的动态性的事件(dynamic event),上例中“吃鸭蛋(得零分)、闹出人命、被吃掉、喊叫”等所表示的事件,一般不能用数量或程度来衡量。因此,通常不能把这里的“差点儿”换成“差不多”。
    六、“差点儿”中的隐性否定跟其后的否定的抵消和叠加
    在“差点儿VP”格式中,“差点儿”中的隐性否定可以跟VP中的显性否定互相抵消,并且跟VP中的隐性否定互相叠加(而不是互相抵消)。例如:(23)
    (32)她手里的碗差点儿没托稳。(最终托稳了)
    (33)我今天差点儿不能跟你见面。(最终能跟你见面)
    (34)上一回他差点儿上不了夜班。(最终上得了夜班)
    (35)我差点儿要冲进去。(最终没有冲进去)
    (36)我差点儿要流下眼泪了。(最终没有流下眼泪)
    (37)乐梅差点儿就仰后跌落水池。(最终没有跌落水池)
    (38)她鼻子一热,差点儿就哭出了声。(最终没有哭出声)
    (39)十七年前,我们差点儿就走到一起来了。(最终没有走到一起来)
    (40)他身子差点儿就要摔倒在船舱里。(最终没有摔倒在船舱里)
    (41)我差点儿就要当众承认错误了。(最终没有当众承认错误)
    例(32)-(34)的VP中有显性否定词语,这种VP可以记作:“~VP'”。“差点儿”中的隐性否定意义跟VP中的显性否定意义互相抵消,结果“差点儿+~VP'”的意思是肯定性的VP'。并且,由于“差点儿”中的隐性否定意义(没有)在时态(tense)上是终极性的(terminal),它在对“~VP'”进行否定的时候,不仅抵消了“~VP'”中的否定意义,而且还表示最终实现了VP'这种终极性时态意义。例(35)-(41)的VP中有表示将来时的词语“就/要…(了)”,这种VP可以记作:“就/要VP'(了)”。这种VP中的将来时意义(将要VP'了),隐含着否定性的现在时意义(现在还没有VP'呢)。也正是由于“差点儿”中的隐性否定意义(没有)在时态上是终极性的,因而它跟VP中的否定性的现在时意义(现在还没有呢)不仅不冲突,而且这两种否定性的时态意义还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最终没有”这种终极性时制意义(即是对于VP'最终实现的否定)。结果,这种“差点儿+就/要VP'(了)”的意思是否定性的“最终没有VP'”。“最终没有”是一种卷积性的(cirro-cumulative)时态意义,渐次打开来的话,在其前面有“现在还没有呢”、“此前曾经将要”等被它隐含的时态意义。
    七、“差点儿、差不多”是多重空间的建造者
    从上文的讨论可以看出,“差不多VP”和“差点儿VP”是一种由关键词“差点儿”和“差不多”造成的构式(construction),包装进了比较复杂和微妙的多重语义内容(预设、推演、断言、情态);它们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意义”配对,储存在汉语使用者的长期记忆中,(24)使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可以不假思索地生成和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差不多VP”和“差点儿VP”构式中都含有“接近VP”和“没有VP”两种意义。也就是说,这两种构式的概念结构都涉及作为参照标准的“VP了”和实际上的“没有VP”两种空间。并且,作为假想的概念空间“VP了”和作为现实的概念空间“没有VP”是互相对立的。(25)说话人正是利用这种理想与现实、假定的反事实与事实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主观评价(庆幸、遗憾、不确信、委婉)等语用意义和会话蕴含。因此,可以说“差点儿”和“差不多”是多重概念空间的建造者(space builder)。(26)
    附记
    汉语“差点儿”和“差不多”之间的意义纠结,有点儿像英语中的almost和nearly。为便于对比,我们把王立非(总主编)《新英汉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第49页)对于almost和nearly的辨析抄录如下:
    almost和nearly的共同意义是“几乎,差不多”,在一般肯定结构中或在表达时间时常可互换;在all,always,every等词前,二者也可互换,区别在于:①almost强调“十分接近”,如:He was almost dead.他差点儿死掉。而nearly强调“尚有不足”,所以在表示“想要做而没做成”,“很可能发生但还未发生”时,要用nearly;如:I nearly missed the train.我差点儿误火车。而表示“简直”,“像”等意思时,要用almost。另外,修饰表示思想感情的动词时,只能用almost。②almost比nearly更接近。③在有趋势向某个目标发展的情况下,两者可互换;而在没有这种趋势或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场合下,则只能用nearly而不能用almost。(④almost只是一般陈述;而heady则具有较明显的惊讶、抱怨等感情色彩。⑤与no,none,nothing等连用,只能用almost而不能用nearly;反之,与not,never连用,只能用nearly而不能用almost(但美式英语可说almostnever)。⑥在more than,too前用almost,不用nearly。⑦nearly可用very,pretty等修饰,而almost不可。
    注释:
    ①Chao(1968:666)把谓词性成分前的“没有”看做是助动词。朱德熙(1982)指出:谓词性成分前的“没有”跟体词性成分前的“没有”的语法功能在许多方面都是平行的,把谓词性成分前的“没有”看做动词是合理的(第70-71页)。本文为了从俗和方便,把谓词性成分前的“没有”看做是副词。
    ②关于“不”和“没有”的意义差别,参考吕叔湘(2009:383)。
    ③对于词语的意义解释,主要依据吕叔湘(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9)。但是,对部分释义和举例,我们做出了调整和补充。下同。跟“差点儿、差不多”意义相近的副词有“差一点(儿)、差不点(儿)、几乎、几近、近乎、近于、险(~遭不测)、险些”等。
    ④Givón(1978:89)指出:从历时的角度看,语言中的否定标记大多源于否定性动词,最通常的是“refuse,deny,reject,avoid,fail,lack”等。更加详细的讨论,见Givón(1973)。关于汉语中的这类隐性否定动词,详见袁毓林(2010)。本文讨论的两个副词,都包含有隐性否定意义的动词性语素(“差”≈缺少、不够)。
    ⑤严格地说,这里的VP狭义指“差不多”和“差点儿”之后的谓词性成分,广义指包含“差不多”和“差点儿”的句子中除了这种副词之外的成分。这种广义的VP往往是一个主谓结构,而“差不多”和“差点儿”是插在这种主谓结构之间的。
    ⑥一般地说,如果p推演q,并且~p也推演q;那么q是p的预设。直观地说,预设q是使命题p为真的真值条件。详见Allwood,at al.(1977),pp. 149-153,中译本第175-178页。参见Leech(1981:74),中译本第106页;详见Levinson(1983:167-225)Chap.4:Presupposition。另外,关于推演的定义,见本文附注⑨。
    由于像(3a)、(4a)这种带“差不多/差点儿”的句子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因而我们只能用由于跟预设矛盾而造成的语义反常和语用否定等比较迂回的方式,来证明“差不多/差点儿”的预设意义。
    ⑦关于预设矛盾和语义反常,详见Leech(1981:74-75),中译本第105-106页。
    ⑧语用否定又叫元语言否定(metalinguistic negation),详见Horn(1985)。
    ⑨“推演”的定义为:如果“语句(或命题)p为真,则语句(或命题)q一定为真;语句(或命题)q为假,则语句(或命题)p一定为假”;那么“p推演q”。参考Leech(1981:74),中译本第106页。
    ⑩类似(5c)的真实文本中的例子是:“不是朱预道痛哭流涕地忏悔和张普景政委及时赶到,那个青年女学生差点儿就被岳秀英毙了——虽然最终没毙,但是岳秀英还是在那位女学生的脚下开了几枪,吓得那个女学生成了稀泥一摊”,搜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11)断言指一个表达式(命题或语句)直接陈述的意义,可以通过否定来颠倒其真值:如果它原来是真的,那么其否定式便是假的;反之亦然。因此,可以用否定操作来测试一个表达式的某种意义是不是其断言。
    (12)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共有3亿多字语料。
    (13)具体的分项统计和分析,详见袁毓林(2011)。
    (14)在这里,大于号“>”读作:“优先于”。
    (15)下面这些例句均搜自CCL语料库。
    (16)就像在联合结构中,即使已经完全地列举了各个项目后,仍然可以用“等”来煞尾。比如:“中国古代有造纸、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等四大发明”。详见吕叔湘(2009:167)。
    (17)参考沈家煊(1999:86-89)。
    (18)下面这些例句中的a例,均搜自CCL语料库,但做了精简处理。
    (19)详见吕叔湘(2009:112)。
    (20)详见沈家煊(1999:86)。
    (21)详见沈家煊(1999:86)。
    (22)下面这些例句中的a例,均搜自CCL语料库,但做了精简处理。
    (23)下面这些例句均搜自CCL语料库,但做了精简处理。
    (24)关于构式和记忆的关系,详见Ungereer&Schmid(2006),中译本第284-285页。
    (25)正是因为“差点儿VP”的概念结构中有“已经VP了”这种参照性的假想空间,所以说话人有时可以把“差点儿VP”的预设意义“接近VP”夸大成“已经实现了VP”这种假想的参照意义。例如:
    你差点儿把做人的道德丢了!现在,拣回来了。(《中国青年》1980年第12期)
    说“拣回来”,其前提是“已经丢了”;显然,这跟“差点儿VP”的推演意义“没有VP”相悖。但是,凭借着“差点儿”能够建造多重概念空间(包括假想空间)的功能,可以消弭这种语义乖违(参考沈家煊(1999:84),例子也转引自此)。可见,“差点儿/差不多VP”除了预设、推演和断言意义之外,还有参照意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