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的组卷原则和教学策略(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三、符合语文学科要求
    高考考查的不是学生的一般能力,而是建立在学科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特殊能力。所以,高考组卷和命题时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思想、语文能力立意、注重语文知识积累、讲求语文学科逻辑、作文命题开放中有限制等方面。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落实这一课改精神,北京卷设计了阅读延伸题,分别为第13题和第19题(题目见前文)。阅读延伸题要求调动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特性,把语文学习带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视野不是仅仅局限在文本范围之内,而是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联想、拓展和探究。
    现以第19题为例阐释。题目的第一问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二问是延伸的内容。要答好第二问,就要紧扣“观山”与“读史”的互动关系,把握住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而加以生发。考生可以从诸种角度谈从“观山”与“读史”中引发感悟,比如:在作者原文提供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观山”如“读史”?“观山”怎样如“读史”?能否逆向思考转换思路讨论“读史如观山”?除了“读史”之外,“观山”还可以读作其他什么?而从更抽象的角度进行阐释。除了“观山”与“读史”之间,还可以建立哪些其他类似的关联?进而又怎样把“观山如读史”的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这都是在“观山如读史”的基础上可以延伸开去的话题。而在联系个人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时,考生也可以把作者观照祁连山的体验泛化到诸如泰山、华山、黄山等其他名山的观照中,也可以围绕中国文化中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不可分割的整体性,阐释两个不同的领域之间如何建立更内在的关联性。
    由此可见,设立阅读延伸题的目的,旨在考生借助于阅读原文所获得的启示能更广泛而深入地延伸和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而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个性化阅读的精神。
    2.语文能力立意
    在教学大纲的语境下,语文能力从学科内容的角度,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可以分为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从人认知的角度,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鉴赏评价等能力。
    课程标准则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构建和阐释了语文能力要求,提出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应用,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也是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有助于促进人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探究,是方法和能力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如果从课程目标的角度阐释这三种能力,就是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形成的能力。
    语文高考能力也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科能力的界定来重新确定。所以,新高考也要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但高考不同于教学,它是在严格时限内考生以笔答方式独立完成规定考查内容的一种选拔性考试。它对能力的界定必然要受到独特考试形式的制约。高考能力要求既与教学能力要求有一致性,但也有差异性。
    基于高考的特殊性,我们对语文的三种能力作了以下界定: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评价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文本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及发现、创新能力的考查,它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中。
    2011年北京卷就是对三种语文能力的深入考查。全卷150分,考查能力的题目共有136分:考查语文应用能力的题目104分,考查审美能力的题目12分,考查探究能力的题目20分。能力测试的题目占总分的90.7%。
    3.注重语文知识积累
    基础知识是能够最为直接体现学科特点的内容,因而也是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它是培养高层次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所以,北京卷加大了考查基础知识的力度,尤其注重对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记忆、背诵大量经典的古诗文,将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11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名句名篇背诵默写题目的分值为8分,在全国17张试卷中占分最高。此外,北京卷还坚持考查字音、字形和文学常识。全卷150分中,直接考查知识的题目占到14分,而一些考查能力的题目,尤其阅读延伸题也考查到学生的知识积累。
    4.讲求语文学科逻辑
    试卷不是试题的堆砌,而是逻辑严密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从哲学角度看,试卷作为一个整体,由各个素材、题目、设问、选项等组成,只有当它们以有序的结构组织在一起,整体的功能才能大于各个部分之和,否则就会有损整体功能的发挥。组卷时,要注意题目之间的逻辑顺序。
    以阅读题为例。考试说明中的阅读能力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微观理解阅读、宏观理解阅读、评价阅读和发散阅读。微观理解阅读包括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与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两个子活动。宏观理解阅读,是指对文章的整体形式和整体内容的理解,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构性阅读和信息性阅读。结构性阅读一方面是指文章本身的内部逻辑框架,另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信息性阅读指读者通过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筛选信息,获取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信息,同时还指读者通过阅读过程中的精加工推理获得的文章潜在信息。评价阅读,即对文章的评价与鉴赏,包括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形象、思想内容、作者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和鉴赏。发散阅读,即文章独特的领悟与迁移,是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产生的一种与文章有关的、新颖独特的、有意义的联想和领悟,以及有可能运用到其他阅读材料或者其他情境中的迁移。这4个方面显示了阅读的逻辑顺序。命题也体现了这种学科逻辑。例如考查古代诗歌阅读能力的题目。
    示秬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试题12①考查的是微观阅读能力和宏观阅读能力;②要求学生对诗歌的语言风格作出赏析,考查的是评价阅读能力;13题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入手,考查的是发散阅读能力。题目各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对文本的分析逐步深入,显示了思维的递进与衔接,带有很强的逻辑性。
    再如现代文大阅读《祁连雪》,先设置一个整体理解题,中间设置两个局部理解题(但都需要考生从整体上考虑行文结构思路),最后再设置一个具有整体综合意味的发散题,这也提示学生:文章的阅读是观照整体、局部、整体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一个点的理解,如果没有整体的观照就可能把握不住它的深刻内涵。题目的顺序实际上也是阅读的顺序,是体现着思维逻辑和阅读方法的顺序。
    此外,语文学科的逻辑还体现在大题内部由易到难排列试题、考查的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等方面。
    5.作文命题开放中有限制
    高考作文命题和教学作文训练有诸多不同,其中重要一点在于对开放和限制关系的处理。作文教学意在培养,题目可以更多地开放,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发散思维,展现才能,不局限于樊篱之内,以激发其对写作的兴趣并有益于其个人风格的形成;高考作文意在检测,以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必须考虑公平,在开放中有所限制,以保证学生的作文是独创的“这一个”。从写作训练的过程来看,放过之后似乎还应该收,示以规矩,晓以方法,使其由不分边界的汪洋恣肆到在既定领域的纵横捭阖,方能更上层楼。高考作文处于“放”后的“收”阶段,从写作规律上来说,在保持激发开放功能的同时也应该有所限制。
    2011年的作文题力图在开放中有所限制。题目从鹿特丹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冠军入手,虚拟了一次师生对话。应该说材料是新颖鲜活的。由世乒赛引发的话题,具有思考的力度与价值,各行各业都能从中得到启示。省略号代表着更为广阔的发散空间,学生尽可以独辟蹊径。材料的新鲜、话题的普适、广阔的立论空间,这都是题目的开放性。
    但在开放中还是有限制。三名学生的议论都是从中国包揽金牌延伸出来的,这提示考生不能脱离材料,写作中心的确立要从“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冠军”引申出来,要与之有着令人信服的逻辑联系。这是题目的限制性。
    那些对生活有感悟、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就能在开放与限制中找到结合点,写出有个性特征的文章来。
    综上,是以2011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为例阐释的语文命题的组卷原则和命题策略。这些原则和策略在组卷之前和命题过程中需要贯彻。组卷完成后,还应从整体上再衡量试卷的效果,注重考查不同思维方式题目的组合,注重各种题型、题目之间的搭配和衔接,处理好试题和试卷的关系,让试题在试卷的不同位置上,发挥着各自的考查功能,这样才能使试卷产生整体效应,实现考试目标。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