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今天单讲“群文阅读”。
一、从两个“群文阅读”的案例说起
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这样的一堂“群文阅读”课,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似乎“格格不入”,但是不少听课教师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当局“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2010年,我反复上教材里的一篇神话《盘古开天地》,教学方案换了好几个,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错:生字认识了,词语理解了,故事会讲了,盘古的精神也了解了……总而言之,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都基本达成了。可是我还是觉得有遗憾:对神话的神奇与玄妙,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
于是,我要“开天辟地”似的大刀阔斧地换一种上法。我在50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读了7篇神话(详见“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堂实录)。在那堂课里,孩子们疑惑、好奇、不解、发现,在一种轻松而又充满挑战的氛围里,发现了神话的许多“秘密”,发现了一些神话的“母题”——“宇宙卵”的母题;“英雄创世”的母题;“垂死生化”的母题。每个母题下都有着丰富的可讨论的内容。这些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是太难了,太深了?其实在现实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的探索与发现中,讨论积极而热烈放松而坦率。
于是,我决定,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补充“群文阅读”。
二、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意味着什么
技能取向的课文教学(如认字、识词、句式掌握、篇章组织、理解等等)自然有其一定意义。笔者所指的“群文阅读”,是指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5~6组文章或者更多,进行教与学。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教师不能讲太多话,不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联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这样的课堂,“群文阅读”不可能实现。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教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是内容分析式阅读的典型特征。20字的《登鹳雀楼》,在小学二年级要条分缕析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生活化阅读。
三、把怎样的文章如何放在一起是个关键
“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以下是我校已经和打算实践的4~6年级的群文主题:
四年级
“反复结构的故事”一组
“友情诗”一组(《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
“图像诗”一组
各个版本“龟兔赛跑”一组(一个故事多种版本)
“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一组
“大作家也写流水账”一组
各个版本“三个儿子”的民间故事一组
“淘气包”文章一组
穿越式“幻想小说”一组
“大人国小人国”类文章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