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积极取向道德教育的构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5

 摘 要:消极取向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的优点得不到肯定,自我完善、自我激励等自主发展能力受到限制。积极取向道德教育针对消极道德教育的弊端,从受教育者已有的积极道德品质出发,采用正面的、积极的道德教育方法,促进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养成。


  关 键 词:积极取向道德教育;消极取向道德教育;思维方式

   
  对道德教育低效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多方面探索。笔者认为,要改变低效态势,最根本的是反思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变革思维方式,变消极取向道德教育为积极取向道德教育。
  一、消极取向道德教育的弊端:
  限制自主发展
  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其宗旨在于使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身心健康的人。因此,教育承担着改造人性的三大使命:第一是纠正人的缺点,帮助有问题的人消除问题并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二是使人更具有生产性和道德性,使原本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而成为社会人;第三是在对人进行鉴别的基础上使天才得到充分的发展。[1]
  教育应全面担负其使命。如果一种教育能很好地兼顾这三大使命,它至少在理论上是一种好的教育。但在实践中,存在另一种教育,它把重心放在第一项使命上,把纠正缺点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唯一的任务。我们把这种教育称之为消极取向教育。消极取向教育过分强调矫治功能,习惯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在消极取向教育实践中,教师习惯的是学生的问题、擅长的是矫正学生的问题,家长眼里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缺点、不足。相应地,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教育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是如何帮助困境中的受教育者,使他们克服缺点、修正不足以适应社会,而不认为、不知道或者不懂如何发展受教育者已有的积极品质和潜在力量、能力。“这种单一的矫治技能导致教师只会用问题的眼光去审视他碰到的每一个学生,最好的学生在他眼里也可能被看到问题。”[1]这种矫治型、修补式的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消极取向道德教育作用下,教师、家长等教育者普遍关注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品德问题,而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发展潜能关注不够,受教育者的优点得不到肯定,自我完善、自我激励等自主发展能力受到限制,最终导致道德教育低效。
  二、消极取向道德教育的成因:
  思维方式作怪
  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从国家政治的宏观层面,到百姓生活的微观层面,道德浸染无处不在。中国人习惯于用道德的眼光看问题,擅长对人对事进行道德评判,伦理道德已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因此,受教育者的道德问题(或称品德问题)很容易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甚至一些与道德没有关系或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也容易被泛化为品德问题、道德问题因而导致“泛道德化”。[2]如课堂教学中某些学生嬉戏打闹,不仅有可能被界定为注意力不集中或不遵守课堂纪律,而且很可能被提升到不尊重教师的高度;有些孩子在家中不服从父母的教育,进行争辩反抗,有可能被界定为不孝敬父母、品德有很大问题。因此,当受教育者身上暴露出一些“品德问题”的苗头时,教育者往往担心不已,进而产生矫正和改造的迫切心理,希望能将他们身上的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而且要时时关注、处处小心,以免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另外,人们对“积极”和“消极”的看法存在一种思维定势,即认为只有把消极因素消除了,才有积极因素产生的可能,因而把“积极”看作是消除“消极”之后的结果。这种思维定势,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教育者常常将视野局限在消极因素上,首先看到的是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不足,然后自然而然地、毅然决然地去消灭缺点、矫正缺陷、改正不足,以为这些问题、缺陷、不足减少了、消除了、灭绝了,受教育者就能回归到正常、恢复到积极状态。
  在这种思维主导下,人们会用挑剔的眼光、问题的视角去看待现实、对待他人,而忽视事物的积极因素,遗忘人类与个体已有的积极品质与发展潜能。体现在道德教育中,就是教育者更多采用挑剔、质疑、批评、指责、训斥、惩罚等消极方式对待受教育者,这会降低教育者的威信和正面教育的影响力,妨碍受教育者良好品德的培养。消极取向道德教育亟待改变。
  三、消极取向道德教育的超越:
  转变思维方式,确立积极取向
  “道德乃是人类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一种消极防范的力量。”[3]道德教育作为人类道德精神和道德原则得以培育的重要手段,更应体现“重视人、满足人、发展人、成就人”的这种积极取向,更应具备促进人“成为人”的积极手段与途径、方式与方法。
  确立积极取向道德教育,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在理念与策略上全面变革。
  积极取向道德教育应坚守对人性的积极看法与信念。人性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德性发展空间和潜能,人的品德的实际发展与潜在可能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人的本性是趋向于善的,如果能提供一个充满信任、接纳和关爱的健康的环境与氛围,受教育者就会趋向于德性的良性生长、积极生成,原有的劣行和不良品质也会趋于减少、消失;相反,如果长期处于敌视、压抑、伤害的恶劣的环境与氛围中,受教育者向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压抑,德性便无法积极健康地生长,甚至还有可能向恶的方向发展。向恶并不是道德发展的本来面目,而是向善、趋善的积极性和发展力量受到压抑和打击之后扭曲发展的结果。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