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问题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 问题教学法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其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采取的过程主要有五步,即提出问题、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课堂分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总结。要充分发挥好问题教学法的作用,需要做到精选问题、做好课堂组织、完善成绩考核等保障措施。

  论文关键词 PBL教学法 近现代史 纲要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最初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19世纪提出的教育思想,他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的过程。215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对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详细的论述。问题教学法指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先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育人实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将问题教学法引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之中,符合这一趋势。本文对问题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作用、操作的步骤流程和保障措施简单做一阐述。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内容多,课时少,教师为了完成全部教学任务,非常容易造成“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也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的局面,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很难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问题教学法是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通过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团队合作、互动交流来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问题与知识的发现者,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成为导演和引路人,学生则成为主要演员,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通过思维活动获取知识,教材也由教师的一人钻研变成师生共同钻研,教师、学生、教材都在应用的位置上和谐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问题教学法教学实践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根据所设置的问题,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和其他同学、老师交流,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并通过自己的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迁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就是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对于学生来说,远远要比记住教材中所陈述的文字更为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采取问题教学法,有效的突出了师生互动环节和学生实践环节,以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如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学习这门课程无用论等皆可迎刃可解。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提升改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达到这门课程特殊的育人目的至关重要。

  二、问题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步骤流程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步骤流程主要有以下五步:
  (一)教师提前提出问题
  问题教学法之中,首先在于问题的提出,即在正式讲解本章内容之前,预先将问题布置给学生。科学的问题设置对于问题教学法的成功的关键。问题的设置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问题必须具有代表性,反应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问题的难度适中,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真正起到开掘学生思维的目的,而过难的问题则容易导致学生遇难而退;再次是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发散性,即能从一点发散出诸多知识点,便于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基于以上原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根据每一章设置一个统领全章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如上编综述问题设置“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社会、”、第一章设置“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二章设置“如何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是又失败了,其教训是什么?”、中编综述设置“为什么把官僚资产阶级看做中国革命的敌人”、第四章设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五章设置“如何认识大革命失败之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兴衰”、第六章设置“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七章设置“如何认识抗战胜利后国内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之争”、下编综述设置“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第八章设置“如何认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第九章设置“如何看待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初期的挫折”、第十章设置“如何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这13个问题可谓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需要学生对其有深刻的认知,体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育人方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