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牵手教育及运行模式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 “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手机网络的发展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以系统论指导牵手教育运行模式构建,在构建牵手教育利益驱动机制、心理推动机制、政令推动机制的基础上,选择课程、实践、传媒等恰当载体开展牵手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 高校 牵手教育 运行模式

  一、高校开展牵手教育的必要性

  (一)“90后”学生特点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以个人利益和个性发展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同时“90后”大学生拟成人化,即他们多数认为自己是成人,并且不希望教师、家长把他们当孩子看待,对问题有自认为正确的看法。部分学生受后现代幸福观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即时享乐。人际交往能力趋弱,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内心空虚,人际交往方式主要为电话、短信、网邮、微博客或者QQ等网络及时通讯工具。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网络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网络发展迅速,尤其是手机便捷上网功能的实现,wife信号的广泛覆盖,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网络信息,他们面临更多的西方意识形态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真空和失控。大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也更容易受这种“西化”的影响,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迷失方向。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效性不足。学生工作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无论是社团活动,还是思政课,都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倾向于从批判的视角看待。尤其是思政课教学,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习惯于课堂上“谆谆教诲”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也习惯于洗耳恭听或者干脆不听,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

  二、牵手教育的内涵阐释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牵手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和发展人。在开展牵手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唤醒、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能动性,进而进行自我教育。
  (二)坚持主体间性是牵手教育的理性要求
  主体间性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之中。牵手教育的主体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主体间性要求在开展牵手教育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地位,使牵手教育成为平等的、双向主体的教育活动。
  其二,主体间性要求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要求包括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政工作人员、辅导员、班导师、后勤工作人员在内的每一位“高校人”都作为教育者开展牵手教育。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之间要注意沟通、协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避免出现“教育盲区”,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恰当的引导。
  其三,主体间性强调开展牵手教育过程中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有关爱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交往的过程,“没有交往,教育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豍“有关爱的良性互动”指教育者与学生改变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教”、学生在“学”的模式,要求两者在互动中交换信息。
  (三)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牵手教育的最终目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任务,是牵手教育的最终目的。21世纪,科学分支不断交叉,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开展牵手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格健全的人。

  三、高校牵手教育运行模式构建

  基于“90后”学生呈现的特点,手机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构建高校牵手教育运行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尤显重要。
  (一)构建牵手教育运行的协调机制
  1.以系统论指导牵手教育运行模式构建
  1932年,贝塔朗菲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他认为所有的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构成这一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调整系统结构,协调组成系统各要素的关系,使系统达到最优化目标。
  以系统论指导牵手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使开展牵手教育的各个部门,充分运用制度、载体等要素,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