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牵手教育及运行模式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2.牵手教育运行中的层次性
  层次性是系统论的特征之一,是指一个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该系统又可以看做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开展牵手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是母系统,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作为学校的子系统。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同时又是各学生会、社团的母系统。在这样大的系统中,上传下达、互相协调,多层次的牵手。
  3.牵手教育运行中的整体性
  整体性作为系统论的特征之一强调的是各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整体,整体的作用大于各个部分作用的简单相加之和。整体性要求包括高校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党政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等在内的每一位“高校人”,充分运用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方式,开展牵手教育。

  4.牵手教育运行中的关联性
  关联性作为系统论的特征之一强调的是母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在开展牵手教育的过程中,母系统对子系统进行指导,并根据子系统的反馈进一步优化牵手方式。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也可以协作、配合,以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同时,食堂、宿舍、安全保卫等后勤保障部门,作为学校的子系统也可以为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构建牵手教育运行的动力机制
  1.构建高校各部门参与牵手教育的利益驱动机制
  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谈到“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认识进展的动力”。开展牵手教育也要有利益驱动机制。如对牵手教育实施较好的教职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对于开展的牵手教育活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彰显学校开展牵手教育的决心,激发全体“高校人”参与到牵手教育当中来。
  2.构建高校各部门参与牵手教育的心理推动机制
  心理推动是社会活动动力机制中的隐形推动力量,但却容易被人们忽视。高校开展牵手教育的心理推动,主要是指高校对参与牵手教育教职工的积极性调动。使教职工从内心愿意参与牵手教育,只有“愿意”牵手,才能更好地牵手学生,以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推动机制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实施牵手教育的持久热情以及完善的制度设计。必要的奖惩机制,也是心理推动的重要方面。
  3.构建高校各部门参与牵手教育的政令推动机制
  在开展牵手教育之初,教职工没有意识到牵手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参与牵手教育的热情之时,强制性的政令推动尤显必要。强制性的政令主要包括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等。通过政令强制性地推动牵手教育的开展。
  (三)选择牵手教育运行的有效载体
  载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牵手教育的实效性。开展牵手教育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灵活选择载体。牵手教育的有效载体主要包括:课程载体、实践载体、传媒载体。
  第一,课程载体是专业课教师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在教学中传递正能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高校校内党校对党员、非党积极分子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实践载体是通过课程以外的与学生有关的活动,开展牵手教育,如师生间开展结对子、党员一联一活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社团等组织机构通过举办开学典礼、迎新晚会、献爱心、学雷锋、学郭明义、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第三,传媒载体是充分利用校园新闻网、红色网站、校报、校内BBS、博客(含微博)、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E-mail等载体开展牵手教育,如教职工可以通过学生QQ状态、空间日志、微博、微信的更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教育。同时教职工也可以通过网络牵手毕业生,关注其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并以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加以改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