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探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对策

  (一)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广大学生精神文明、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还应把性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处理感情纠纷,减少性犯罪和情杀事件的发生;学校要抓好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保卫工作,预防大学生犯罪;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引导他们正确释放活力;学校应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所造成的心理焦虑。
  (二)合理设置和调整法制教育的内容
  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学习法学理论,让学生能够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树立法律权威和法律意识。我国目前高校统一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但由于课时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全面了解的需求。各高校除了开设宪法、刑法、民法等一些基本法以外,还要开设与专业有关的和学生需要的法律课程,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法律制度方面的教育,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三)改革法制教育的方式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法制教育教学环节中,要主动把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第二,联系实际开展案例教育。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案例,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法律教学的吸引力。第三,设置模拟法庭和参加旁听庭审。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设置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诉讼过程;还可以参加当地庭审活动,通过旁听来提高法律实践能力。第四,开展专家讲学活动。根据教学和学生成长需要,定期聘请法学专家和著名律师来校讲学,拓展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他律素养。第五,建立稳定的法律实践基地。学校可以与当地司法、执法、行政等机关部门建立联系,并建立学生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第六,改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考核方式。多年来高校对学生法律的考试仍依传统的成绩考试为为依据,这种方式决定了教师重视对知识的灌输,轻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加强了法律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法律精神的领悟,如果运用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则会使学生的法律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四)加强对高校法律教师队伍的培养
  法制教育关键在教师,目前高校法律教师队伍中,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较少,他们缺乏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这就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就必须加强法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现有现有法律教师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法律教师的基本素质;积极引进高层法律人才,着力提高法律教师的质量;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律教师队伍,提高法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总之,只有提高了法律教师的素养与水平,法制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
  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法律修养。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让学生通过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第二,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开发潜能、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和发展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从而抵制不良习俗的侵蚀,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六)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
  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校园成为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塑造具有浓郁氛围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建立全员育人的法制教育体制,使全校教职工的法律素质都有所提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要同心协力,构建起一个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校内外相结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是法制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依法治国的要求。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决不能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落实法制教育实效性为归宿点,创建新石器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新模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